北凉国的石窟艺术(图)
2010年03月19日 10:01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 】 【打印共有评论0

张掖马蹄寺北寺石窟(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宗同昌拍摄)

在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原一带战乱频繁,河西走廊也分别由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五个国家往复更替着。公元412年,匈奴族的沮渠蒙逊占领了姑藏(即凉州),统一了河西走廊,自称为“河西王”,使北凉国发展到了极盛。沮渠蒙逊本人是很相信佛法的,也怀有弘扬佛教的远大志向,他不但在国内修建了华丽壮观的佛寺,还特意邀请了很多中外著名高僧前来凉州翻译佛经,使凉州成为了当时全国的译经中心之一,河西佛教的重要基地。北凉国的佛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很重视禅定修行,也出现了很多历史上有名的习禅僧人,这对以后中国佛教中的禅定与观想修行影响很大。要想安静地修行禅定,就需要寻找一个幽雅僻静的场所,而位于河边山崖间的石窟就为习禅僧人们提供了优良的修行地。因此,石窟寺的开凿就在北凉国境内兴盛起来了。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在中国的新疆以东年代最早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开窟造像活动,是开始于凉州的南山。

据唐代和尚道宣的《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等书记载:沮渠蒙逊曾经在凉州以南百里的地方为他的母亲祈福雕凿了一尊5米多高的石佛像,还开凿了几所石窟,里面的佛像有泥塑的也有石雕的,千变万化,常常令前来礼拜的信徒们心惊目眩。一些中原来的僧人在经过这里时,有时会远远地望见那尊大佛正在来回不停地走动着,但等他们走到跟前时大佛就又恢复了静止,不过它的脸上还显露着刚刚活动过的神态。有的人不相信,就取来一些细土撒在地上,想看看它到底会不会走动。撒土人刚刚走远,大佛就离开了山崖不停地行走起来,它的双脚踏着大地,留下了清晰可见的足迹。几百年来,这尊大佛就是这样经常地向人们显示着它的灵异。

但在公元7世纪以后的中国历史文献中,就再也看不到有关这处凉州南山石窟佛像的记载了。直到公元20世纪40年代初,著名历史学家向达先生才开始怀疑武威东南40多公里的张义堡天梯山大佛寺,有可能就是沮渠蒙逊开凿石窟的地方。1954年,浙江学院的史岩先生亲往天梯山进行了勘查,从而确定了那里就是沮渠蒙逊开创石窟寺的地点,但是这位北凉国的国王当年凿出的石窟与大佛像已经不在了,据记载这一带隋明以后,平均每60年发生一次大地震,所以,最先开凿出来的大佛像可能早已毁坏于大地震了。

天梯山石窟大约有15座,其中有4座是中心塔柱式洞窟,还有一些唐代开凿的石窟。中心柱窟都是中等规模,平面近似于方形,中间立着一座通顶的方柱,象征着楼阁式的佛塔,方柱的每面开出二或三层佛龛,再在龛内塑制佛像。在公元20世纪50年代末,天梯山一带修建水库,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包括第1、4这两所中心柱窟在内的几座重要洞窟进行了拆迁保护,发现在这两个中心柱窟壁面上有两层壁画,上层的和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壁画很相似,那么下层的就很有可能是比北魏更早的北凉国壁画了。在那些下层的壁画中,有手提净水瓶的观世音菩萨立像,有手握兵器的天王形象,有双手合掌蹲跪着的供养菩萨像,还有体现西方极乐世界思想的化生童子形象。这些壁画人物在绘制时都是以线描为主,面相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壁画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的思想,与龟兹地区的通过道式中心柱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来自印度的绕塔礼拜思想被北凉国佛教徒接受以后,就开始形成了最初的具有中国内地特色的石窟艺术,并对以后中国石窟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常青 编辑:崔越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