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江南佛教艺术
2010年01月06日 10:51《香港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天水麦积山石窟维摩诘及侍女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一向以博大宏富著称。中国的疆域辽阔广远,不同的民族、宗教和地区各有其文化特点,又彼此沟通融会,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佛教文化上下两千年,中国江南地域横跨十余省,本文着重以苏(州)、(无)钖、常(州)为中心的吴地佛教艺术向海内外朋友作一介绍。

梁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苏州名画家张僧繇应请为建康安乐寺绘壁画。他大笔挥洒,没几下,四条龙已形态飞扬升腾壁上。在旁观看的众人仔细分辨:“咦!怎么,四条龙都不点眼睛?”张僧繇仅颔首微笑。众人一再请求:“点上眼睛吧!点吧!”张僧繇无奈应允,随手点了两条龙的眼睛,使龙神采更加逼真。不一会,雷电交加,两龙竟破壁飞升而去。这就是“画龙点睛”的成语出典。张僧繇以擅长佛画著名,他尽力吸取当时来华天竺僧人所传“凹凸”技法,擅于应用中国水墨的“点、曳、斫、佛”等笔法,独创“疏体”,所绘极富立体感。他为建康一乘寺画藻饰“凹凸花”,“远望眼晕如凹凸”,近看才知是平面,具有浮雕的效果。由于此画,当地人盛称该寺为凹凸寺。他画的佛像,如《行道天王图》、《定光佛像图》,都色彩鲜艳,形态丰盈,被誉为“张家样”。画坛“望其尘躅”,名声极大。

东晋兴宁年间(公元363-365年),无钖名画家顾恺之也曾为江宁瓦官寺北小殿绘维摩诘像。为了精心绘制这幅像,他闭门不出长达月余,也不允旁人偷窥。这样反而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待到画像揭幕那天,士大夫与佛教徒闻讯纷纷前来观赏:“哟!原来是维摩诘居士略带病状,正凭几若有所思呢?”“怎么,也没画眼睛?”观众正起疑的剎那间,顾恺之凝神挥毫,当众点睛。顿时,画像光彩夺目,满壁生辉。信众被感化了,于是纷纷解囊捐施,以助弘法。这幅画的技巧,典型地体现了顾恺之“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中”的主张。顾恺之作画成功的关键,则在于他既吸取印度传来的佛像画法注重比例协调,飘逸庄严之长,又体现了中国玄风火炽的时代精神。像顾恺之、张僧繇这样的大画家纷纷涌现于江南,说明了产生辉煌的艺术作品需要继承、借鉴,也需要融合、独创;说明了六朝时唯有江南才具备有利于艺术发展的各方面条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郁永龙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