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涐水话石佛(一)
四川乐山凌云寺石窟大佛
四川,古为巴、蜀之地。境内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名山大川,素以奇雄秀丽著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秦昭主时(公元前306年—250年)蜀郡太守李冰,率领劳动人民,在灌县城西的岷江上游,凿开玉垒山,建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四川的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自南北朝历隋唐五代,印度佛教的石窟艺术也传播到我国。在新疆、甘肃、山西、河南、四川、山东、江苏、云南等地,相继出现了以中国雕塑和绘画为基础,吸收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石窟艺术。
公元八世纪中叶以后,唐王朝内部战乱不已,中原地区的生产遭到破坏。天府之国的四川,由于偏处西南,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日趋繁荣。安史之乱期间,唐玄宗避难来蜀,中原地区不少能工巧匠随之迁来,为四川佛教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几十年后,唐僖宗因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而避蜀。在他的提倡下,当时四川境内修建寺庙、凿刻佛像之风很盛,使四川佛教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蜀主王建也以凿窟造像为朝廷盛举。自此以后,直至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凿石佛的流风余韵,绵延不绝,遂使摩崖造像遍布于四川境内的水隈山谷,为山川增色不少。
四川境内已经查明的摩崖造像达一百二十四处、五十余万尊,上起北魏宣武帝延昌三年(514),下迄公元1926年,历时1412年。其中十米以上的摩崖大佛有十九尊,大部分集中在峰峦起伏、群山透迤的长江西岸,其中属于唐代的十尊,属于宋代的五尊,属于明代以后的四尊。
下面根据有关资料,对几尊重要的石佛作一简单介绍。
作者:刘学文 编辑:闫秀勇
|
更多新闻
频道头条 Big News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