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慈善事业之教育
2007年07月12日 14:07佛教慈济基金会 】 【打印共有评论0

综观慈济「全方位的完全教育」,有下列重要的意义:

一、启发良知、良能的「全人教育」

慈济的教育理念不仅只限于学校教育,「一步八脚印」都可说是全人教育的一环──一步是慈济精神,八脚印是慈善、医疗、教育、文化、环保、骨髓捐赠、国际赈灾、小区志工。志工以慈济精神参与「八脚印」,人文精神也就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教育及提升。全人教育不仅仅只是专业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启发人的「良知」、「良能」。

证严上人认为一个人从小到三十岁人格定型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累积外,尚有历史文化、道德伦理、生活教育和人文关怀等素养;「全人教育」着重重建人本精神,除了启发「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和生活本能,也期待能型塑出「诚于中,形于外」的健全人格,以全人格为本质,作为「全人教育」的方向。

二、立己立人、学程兼备的「全程教育」

慈济教育除了专业智能的培育,更着重「尊重生命」、「全人教育」等慈济人文精神的涵养;从基础教育零岁到三十岁的学程兼备,包括托婴中心、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国中、高中、大学、硕士班、博士班。
证严上人说,人生从零岁到三十岁教育至为重要,是能真正自内心散发出来的人文修养──内在修为齐整,没有放任之感;外在尊重别人,并且守法认分。

孔子说「三十而立」。三十岁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撑起一个家?或是撑起一个更大的家?己欲立而立人,从家里走出来服务他人,这个「家」的意义变得无限宽广。

三、人本精神与生活的美善教育

「人文精神」贯串慈济教育的精神轴心。慈济教育体系中都规划有「慈济人文」的共通课程,而慈济人文所特重强调的是中国传统精神所着重的道德、礼仪、廉耻、合作、互助等观念,意即「人本精神」。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梅文惠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