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济群法师谈人生》
作者:济群法师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定价:¥70.00元
本书简介:“人生佛教”是佛教与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思想。济群法师在从事僧教育之余,注重关注现实社会和人生的通俗弘法。这套丛书是法师在海内外作弘法演讲的结集,涉及现代人群所关注的许多热点。人生佛教的内涵非常广泛。我们试图从佛法的角度关注社会人生,包括:信仰、道德、财富、环保等现实问题,以及对佛教怎么看世界、生命的痛苦和如何解脱……
精彩书摘:
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着。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有唯求自我解脱的声闻众,也有发愿救度众生的菩萨众。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发心,有不同的追求。
1、人天行中 责无旁贷
对于在家居士来说,首先要解决个人生计。与此同时,往往还肩负着家庭责任。为人父母者要养育后代,为人子女者要赡养老人,这都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佛教徒要慈悲一切众生,如果我们连身边的亲人都无力照料,又怎能利益更多的人呢?不仅如此,作为公民,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还有相应的社会责任需要承担。如果我们连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都无法维持,本身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并加深社会对佛教徒的误解。
除了以上这些责任和义务,身为佛弟子,还要具有助人为乐的情怀。不论是儒家还是基督教,都劝导我们要有爱心。在今天这个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悬殊,虽然部分人已达到了小康水准,但还有很多人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在边远地区,不少孩子因为家庭贫寒而失学,不少老人因为生活困窘而晚境凄凉,这些人都需要我们以实际行动去帮助。只有具备了相应的财力,才能为他们解决现实困难,提供生活保障。否则,即使有心帮助他人,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出世修行 少欲知足
作为出家僧人来说,如果倾向于出世解脱,就应奉行少欲知足的生活准则。早期的原始僧团,佛陀要求比丘们依四依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坐、穿粪扫衣、吃腐烂药。除此而外,出家后所能拥有的,不过是三衣一钵而已。因为出家就意味着对世俗生活的放弃,对物质享乐的放弃,从而排除一切干扰,将整个身心安住在对佛法的体悟中。
从修行的角度来说,简单的物质条件更容易使人保持内心的单纯。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随境转,今天的人为什么心特别乱?就是因为生活环境太复杂了,物质享乐太丰富了,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沉溺于声色刺激中。
所以,佛法提倡的出世修行,是以俭朴的生活方式为原则。我曾去法国的梅村参观,那是由一行禅师主持的禅修中心。虽然法国的现代化程度很高,但梅村营造的氛围却简单而又自然。因为修行是为了断除烦恼、熄灭妄想,在俭朴的生活环境中,物欲刺激相对要小得多,干扰也相对要少得多,心自然就容易静下来。
而奢华的生活,对财富的过多占有,都会使我们的贪着越来越大,妄想越来越多,从而对修行构成巨大的障碍。尤其当我们缺乏相当的定力时,更需要以简单的生活来减少物欲,借助环境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心。
3、积聚资粮 广度众生
菩萨道的修行与解脱道又有着不同的特点。菩萨不仅要自我完善,还要慈悲一切众生,广度一切众生。在菩萨奉行的六度四摄中,都是布施为先,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施。
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修行时,曾发十二大愿,帮助一切为饥渴所恼的有情。他教导我们:“应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可见物质给予也是帮助众生的方式之一。所以,发了菩提心的人可以去赚钱,可以拥有很多财富。只有拥有更多的财富之后,才有相应的能力帮助众生。但前提是不能有贪着之心,否则就不是菩萨的境界了。
与财布施相比,法布施才能令众生真正地离苦得乐。法布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存技能,一是佛法真谛。对于生活无着的人来说,物质救济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而帮助他在社会上自强自立,才能使他得到更大的受用。而更为究竟的方式,则是引导他契入佛法,“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所以说,作为学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财富,关键是看自己的发心,看自己是在哪一个层面上修行。如果从出世解脱的层面来说,就不应追求财富;如果想进一步发菩提心,那么,以财富来利益众生,也是行菩萨道的途径之一。
作者:济群法师 编辑: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