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教文化各有特点
2009年04月28日 15:55 】 【打印共有评论0

儒释道三教文化各有特点——2003年3月16日讲于北京三学书坊:

我今天来到这里(三学书坊),很高兴,为什么?这里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图书,大家在进行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些工作。

现在中国提倡“德”治,讲究精神文明建设。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因为缺乏这个精神。从五四运动开始到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高峰,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消灭传统文化的。五四运动喊“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来破除“封建”,这种思潮发展到“文革”十年浩劫形成高潮,出现很偏激的“打倒一切”:所有传统文化都是被消灭的对象,从事传统文化相关工作的人员也被打成反革命,成了“牛鬼蛇神”。这样一来,传统文化的中心“德”——孝悌忠信、慈悲仁爱就基本丧失掉了。尽管后来落实了政策,但是余波、余毒还没有扫清,社会人心很混乱,产生了五毒现象。

你们看现在抢劫、放火、杀人、贪污、黄色淫乱、吸毒贩毒等等五毒现象风行得很。许多刑事犯罪分子一“进宫”、二“进宫”、三“进宫”,不思悔改,直到最后被枪毙,什么原因?心理问题,丧失了“德”的恶果!尽管有法律,但他们不怕!现在中央看到这些现象,提出“德”治,德治与法治并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是很有道理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开始复兴,是个好事情。

一、传统文化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上分为六个时期: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法家、军事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

(二)秦朝:发生了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下令销毁除法家以外的所有诸子百家的著作,并坑杀了几百名儒士。

(三)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特别提倡读经,是经学时期。

在三国魏晋时期,出现玄学,《周易》、《老子》、《庄子》被称为三玄,玄学之风盛行。

(四)南北朝、隋唐:佛学时期。

中国史书上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是在公元前2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支国(原居我国甘肃的一个强盛的少数民族西迁中亚后建立的国家)国王的使者伊存到当时的都城长安(今西安),他口授佛经给一个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而正式传入中国,比较流行的说法则是东汉初年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前往天竺求法,天竺高僧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以白马驮经像来华,在当时的都城洛阳建立白马寺,进行翻译、讲学,但是这个影响并不大。

南北朝以后,佛教就慢慢鲜明、显著了,由讲学翻译时期到成立宗派时期,发展到唐朝最鼎盛,祖师分科判教,将佛教融入到中国文化系统,形成大乘八个宗派: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真言宗、法相宗、净土宗、律宗、三论宗;小乘两个宗派:俱舍宗、成实宗。当时的都城长安(今西安)就成立了六个宗派,成为六个宗派的发源地。这种宗派是中国正式有的,一般叫做中国佛学。

(五)宋元明时期:理学时期,讲究理学。理学家有南宋朱熹、明代王阳明等。理学讲究内心修养,发扬天理,强调良心不可断,理性不可断,断了就不叫人。

(六)清代:朴学时期。讲究考证,考哪部经是真的,哪部经是假的。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释惟贤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