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者的信念》——导论(5)
2009年03月27日 15:00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中国佛教史上,《华严经》先后有过三次翻译。最早是在东晋,由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罗根据梵本翻译,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共60卷,34品,又称《晋译华严》或《六十华严》。到了唐代,从西域传来消息,称《晋译华严》只相当于梵本的三万多偈,非为全本,于阗还有更为完整的梵本。于是武则天专门派遣使者前往于阗寻访该经梵本,并迎请译经人。使者果然在于阗找到梵本,迎请高僧实叉难陀一同返回长安。为体现对这一甚深经典的尊崇,武则天为实叉难陀组织了专门的译场。动笔翻译的那天,武则天亲自参加,担任笔受。此次的汉译本与晋译同名,共80卷,39品,又称《唐译华严》或《八十华严》。不过,《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中都未见《普贤行愿品》的内容。唐贞元年间,般若法师从印度前来,重新翻译了《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共40卷,又称《四十华严》,最后一品即现在流通的《普贤行愿品》。

一部经典的名称,与经文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该经,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行愿品》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其中,“方广”是一切大乘经典的通称。“佛”是梵语佛陀的略称,意为觉者,此处指释迦牟尼佛。“不可思议”即超越凡夫的思维,无法以我们有限的思维来想象,也无法以世间的语言来表达。“解脱境界”即断除烦恼,了脱生死,永远不再于六道沉沦流转。解脱又包括心解脱和慧解脱。心解脱,即内心没有任何困扰;慧解脱,即成就般若智,不再被世间万象迷惑。“普贤”即由普贤菩萨讲述十种大愿。“行愿”即发愿之后按这一心愿修行实践。“品”相当于普通著作中的章节,一部经典往往由很多品组成。

普贤菩萨是汉传佛教家喻户晓的四大菩萨之一,其它三位分别是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这四位菩萨的应化道场,历代都是佛教徒朝礼参拜的胜迹,被称为“佛教四大名山”。其中,观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地藏菩萨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峨嵋山,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四大菩萨中,观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为予乐,悲为拔苦。无缘,就是不分亲疏、没有条件地帮助他人;同体,则是将自己和众生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将众生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将众生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如果在座的具有这种精神,那么我们就是菩萨了。而文殊菩萨所代表的智慧,也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而是透彻诸法实相的般若智,是无上正等正觉。

学佛的究竟目标,就是成佛,就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但成佛不是一句空话,还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由积资培福而逐渐圆成佛道。十大愿王,正是我们积累成佛资粮的有效途径。

学习《行愿品》,目的不仅在于读诵经文,关键是学习普贤菩萨的“愿”和“行”,以此调整自身心行。愿和行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明确的愿力,行就会失去方向;没有切实的行动,愿就会流于空谈。所以,我们要将《行愿品》的学习落实于行持中,在发起广大愿心的同时,精进实践,才能功德圆满,最终成佛。

了解一部经典的组织结构,能帮助我们从整体把握全经思想脉络。《普贤行愿品》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长行,一是偈颂。长行,即前面的散文部分;偈颂,即后面的诗歌部分。偈颂基本是对长行的重复,但在语言表达上更为精炼,内容也有部分新意。

《普贤行愿品》主要由十大愿王组成,分别为:“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是普贤菩萨修习菩萨道的十项具体方法。经文中,分别以长行和偈颂两种方式,对这些修行方法做了详细阐述。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济群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