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愿品》出自《华严经?入法界品》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参”记述了善财童子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而证入法界的过程。这一经历,被作为广学多闻的典范,历代为人称扬,受人推崇,并有许多表现这一题材的雕塑、绘画作品传世。而在很多佛教造像中,善财童子还常与龙女一起伴随观音菩萨左右,使他的形象为大众所熟知。
据《华严经》记载:印度福德城中有一巨富长者,家财万贯,乐善好施,年近半百方才得子。有意思的是,这个孩子出世后,家中财物与日俱增。福德长者深感此子来历不凡,便请精通相术者前来察看。相士观察后告之曰:“家中财宝与此儿大有关系。”故为之取名“善财”(意为能够生财)。善财童子逐渐长大,虽家境富裕,却对钱财没有丝毫兴趣。他要寻找的是生命价值和人生归宿,他所思考的是如何摆脱生老病死等与生俱来的痛苦。自己虽然富足,但世间却有很多穷苦之人,怎样才能帮助他们从痛苦深渊中解脱出来?对于贫穷者来说,钱财固然能暂时解决温饱问题,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更何况,即使衣食无忧者,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未必过得幸福。可见,仅仅依靠钱财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而,善财童子想要寻找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的真理。
就在此时,文殊师利菩萨来到福德城讲经弘法。善财童子听闻妙法后,豁然开朗,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曙光。他向文殊师利菩萨请示说:“我要发菩提心,解脱生死,并帮助世间众生摆脱痛苦,应该怎样修行?”文殊师利菩萨告诉他:“如果想要修行,首先应当参访善知识。”善知识是有能力给予我们正确引导的老师。唯有亲近善知识,我们才有因缘听闻佛法,走上修学正道。否则的话,即使有心学佛,也可能误入歧途。善财童子遵照文殊菩萨的教诲,四处寻访,先后参见了五十三位善知识。
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最早参访的善知识是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最后参访的,正是宣讲本品的大行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告诉他:“我的修行法门,就是十大行愿。”所谓十大行愿,就是十种广大的愿力和行为,分别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这不仅是对善财童子的教诲,也是对每一位菩萨道学人的教诲。
作者:济群 编辑: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