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分段解释(2)
2009年03月27日 14:43中国文史出版社 】 【打印共有评论0

(二)第一段解:宇宙之迷早已揭开

原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直译:能够自由自在地观察自身佛性之奥秘的觉者,在运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达光辉彼岸的过程时,真实地看到,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五种因素(色、受、想、行、识)原本具有可变的空态性质,没有不可变的实体,一切痛苦灾难,都能被这一空态所度脱而化解掉。

解释:“观自在菩萨”,大致有三方面含意:

1、“观自在菩萨”是《心经》的作者释迦牟尼佛的自称,这是第一层意思,是作者以主人公姿态为自己找到一个真实而平易近人的称呼。前面曾说过,任何佛都可以被称做菩萨,而佛陀不能自己称自己为释迦牟尼菩萨。在经文的开头也不能用我、吾、予、如来佛等来自称;而用观自在菩萨,却是一个恰如其分的、非常科学的、具有文采韵律的、含意深远、而又明白准确的称呼。观自在菩萨这一词语,应该说是如来佛有创造性地、别开生面地专利、专用的一项发明吧。

已达大彻大悟的释迦牟尼佛,从宇宙生命之始、人类有史以来,是第一个开创以佛法为师、以悟法为令、以自悟为师、无师自通地成就了无上大觉,成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人天最高导师的。(唯我独尊的本意是指每个众生的佛性而言,佛陀本身也不例外。以下文中人间代表地球,天上代表外星球高级生命的领域)到目前为止,大彻大悟的佛陀仍是(包括历代经传及一切文字记载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宇宙间唯一奇迹。科学越来越发展,使得众多的科学家越来越清醒地发现:是佛陀在指引人类步入和深入到科学领域的。因为他老人家是全人类的佼佼者,并捷足先登、率先步入了神圣完美的科学殿堂。实际上,佛家就是一个宇宙间最神圣的大智慧群体,是人类觉悟得道的神圣摇篮;佛家经典是全人类美德和智慧的总汇和最高结晶;而佛陀又是推动佛家走向完美完善而成熟的宇宙间至高无上的神圣大哲。

人们对于佛陀和佛法的种种科学认识,是世界性乃至全宇宙性的。追随佛陀的道路,修炼与佛的缘法,领悟佛陀的志向,体会佛陀的教导,依此走好自我人生之路,将会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滚滚洪流。

英国的鲍罗登博士说:“佛教为今日人类之救星!现今研究佛教学者渐多,只因佛教高出一切宗教。虽科学、哲学有长足进步,然其发明之最如理处也要和佛法相通。况佛法有其深奥、广大处,最真实适用处,决非现世一切学术、宗教所可企及。”崇拜佛教就是崇拜真理和佛陀,这需要宝贵的心灵感应力和智慧穿透力。

在鲍博士的这段名言中,似乎透射出这样一个哲理:
                                离开佛法终会有解不开的迷;
                                亲近佛法焉能有释不开的惑。

2、“观自在菩萨”第二层意思是:这五个字标明心经作者本身,首先是一个能够观察自我佛性存在和其演化的大觉者。能看清自身佛性的来源、发展、变化等特性及来龙去脉,这属于最高层次的“观”。能观测到自我生命和佛性的起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乃至终极的演化过程,这需要有特大的能量和特大超级智慧才能做到。对于佛陀具备这种不可思议的大智慧和其感人魅力,科学家们的感触尤为深切。

著名的摩尼.巴格西在“我们的佛陀”一文中说:“最让人吃惊的一点是,佛陀是一个冷静的科学大脑与一颗饱含深切同情的、热诚爱心的独特的结合体。今天的世界越来越朝向佛陀,因为,只有他是人类良知的表率。”

摩尼?巴格西的话为什么能令人感佩和使人热血沸腾呢?那是因为他的肺腑之言恰恰与真理和实际相吻合。
我们在学习佛法中,如何去做才适宜呢?当然应以佛陀为榜样,采用反观内照、观想、检查、修正自身心性中之弱点的方法,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可以获得良好效益的科学途径。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而进行工作和学习;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忘记时时处处将改造主观世界当做首要,并经常进行自我反观内照,这样在修学中就不会失去根本,而使自已能立于节节进取的不败之地。这是我们在学习“观自在菩萨”一词中所得到的启示。

一位佛菩萨在经文《彼己》中曾深切地教导我们说:
                     了解自己的人才是英雄,
                     能够解剖自己的人才是勇士,
                     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
                     谦虚礼让和睦待人才是人的美德。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凡夫子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