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得起,也要放得下
2009年09月17日 10:20《禅门》 】 【打印共有评论0

点击请购

释迦牟尼在未出家时,发现人世间有生、老、病、死的痛苦,自然界有弱肉强食的惨象,认为必须要解决众生的困苦,所以发心出家修行,寻求帮助众生解脱苦难的方法。这就是慈悲的表现。

释迦牟尼贵为王子,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他却宁可舍弃王位的继承权,割爱离俗,即使是在他父王的追迫之下,仍毅然决然地出家修行。就是洞察了生命的苦难,立意要寻求解脱之道。这就是智慧的抉择。

从以上来看,可以说明释迦牟尼在未成佛以前,便已经具备了一般人的慈悲与智慧。

释迦牟尼经过了六年的苦修,终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明心见性,这时他大彻大悟,体认到一切的自我中心都是虚妄的,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不实在的,因此涌现出大智大慧而证得无上的佛果。

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已经从一切众生所有的困苦中得到了解脱。但他仍留在人世间,以他证悟的智慧,弘化奔走四十九年,广度众生,建立了佛教的团体,这是大慈大悲的体现。

佛陀涅槃之后,他的弟子,无论是小乘的声闻,还是大乘的菩萨,都是在人世间,一代一代的,上求佛法以自利,下度众生以利他。以佛法来帮助自己是智慧,以佛法来帮助他人是慈悲。佛法的义理与修行的实践,是修福与修慧。同时运用慈悲来修福报,运用智慧来修智慧;用智慧来培育福报,用福报来配合智慧。福报与智慧、慈悲与智能,这两个项目如缺其一,修行即不会圆满。

因此,福报圆满的人,一定也是智慧圆满的人,智慧圆满的人,一定也是福报圆满的人。这就是“佛”。我们尊称佛是“两足尊”,就是说,佛陀是福报及智慧都已圆满的人。

在我三十多岁时,讲经说法,多半只有二十多个人来听我的演讲,最多五十多个听众,我已非常满意,而我的师父却说:“圣严,你有一点小小的智慧,但是没有一点点的福报,你要好好修福,否则以后就没有人要来听你讲经。”如何修福报呢?就是要广结人缘。相反地,如果仅有福报而没有智慧,虽也能帮助众生,未必就是正确的佛法了。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圣严法师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