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行程:石窟之旅——北凉国的石窟艺术
2009年03月17日 16:43《中国石窟艺术》 】 【打印共有评论0

令人瞩目的是,在同属于北凉国境内的肃南与洒泉地区,也发现了类似于凉州石窟的北凉国的中心柱窟。

在张掖县以南约60公里有祁连山脚下,有一处颇具规模的马蹄寺石窟群,从马蹄寺向东南再走大约5公里,就会看到在高约100米的峭壁上,开凿着两座石窟,这就是肃南的金塔寺石窟。这两座东西相寺石窟。这两座东西相邻的石窟,都是平面近似于方形的中心柱窟,其中东窟宽9.7米,高6米,正中的方形中心塔柱每面开凿了三层佛龛,龛内龛外安置着彩塑的佛、弟子、菩萨、千佛、飞天等像(图12),窟室的左、右、后三壁都绘制着壁画,共有三层,而最内的两层壁画内容却不太清楚。西窟的规模稍小一些,方形中心柱的每一面也是开凿了上下三层佛龛,在龛的内外有彩塑佛、菩萨、思维菩萨、弟子、千佛、天王等形象。窟室的左、右、后三壁也保留了三层壁画,最里面的一层画的是千佛题材,很有可能是北凉国时期的作品。西窟顶部在环绕中心柱的地方画着供养菩萨,外侧还绘着一系列飞天,象征性地表现着无际的碧空。

从洒泉城向南大约行走15公里,就到了文殊山石窟群,它们分别开凿在前山和后山两处,在前后山之间还有六七所小石窟。其中前山的千佛洞和万佛都是平面近似于方形的中等规模的中心塔柱窟。千佛洞的宽度在3.8米左右,高3.6米,在主室的前部还有前室,但原来的进深已经不清楚了。中心塔柱的每面都开了两层佛龛,一般是在龛内塑坐佛像一尊,在龛外的两侧各塑一尊胁侍菩萨。窟室西、北两壁的壁画保存蒋好,其中北壁的壁画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画的是排列整齐的小千佛像,下部画的是10身立佛像;西壁的中部画着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到菩萨,阿弥陀佛的两侧上部也画着千佛,下部画的是供养人行列。千佛洞的窟顶环绕着中心塔柱画着翱翔于空中的飞天与伎乐天。万佛洞也是北凉国的石窟,不过窟内的表面都被西夏的壁画所覆盖了。

金塔寺与文殊山的北凉国石窟艺术,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壁画方面,金塔寺石窟顶部的菩萨与飞天都是高鼻深目的形象,有着体高肩宽的身材。它们的画法是用朱色线条准确而又简练地勾出人物的形体,再用石绿、浅黄或纯白等色来涂绘衣饰部;文殊山前山千佛洞壁画中的佛与菩萨也表现出了魁梧的体格特点,它是先用土红或白色绘出人物的基本形象,再用较深的宽线在颜面和肢体边缘勾出轮廓,然后以红线或黑线勾勒,以鲜艳而又浓厚的色彩涂衣裙和饰物,衣裙的边缘最后还要用较深的颜色晕染一次,以增强人物的立体效果,这种技法与龟兹早期石窟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在塑像方面,主要是金塔寺石窟的塑像,佛和菩萨都是面相浑圆,眉眼细长,深目高鼻,身躯健壮;菩萨与飞天姿态多样,造型生动。特别是在中心柱表面大量采用高塑的方法,使一些塑像贴壁而坐或凌云飞翔,烘托得佛国世界更加热烈非凡。

看到北凉国的石窟,会使我们联想起克孜尔石窟象征性中心塔柱,的确,这两个地区之间同样盛行的绕塔礼拜思想应该存在着相互继承的关系。龟兹地区虽然流行的是小乘佛教,但与它隔着大沙漠对峙着的丝路南道间的于阗国里,流行的却是大乘佛教,而且在当时兴建了许多带有佛塔的寺院。龟兹与于阗的佛教艺术传到了河西走廊的北凉国,才造就了这里崭新而独特的石窟艺术。真正体现汉民族精神的佛教石窟艺术,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常青 编辑:李保华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