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行程:一千多年后再走“玄奘之路”
2009年05月06日 10:50大河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没有玄奘就没有大雁塔

17年,有着太大的分别,这倒不是因为时间的距离,而是因为待遇的天壤之别。17年前的公元629年,玄奘逃出了西安,17年后,他这个“偷渡客”,因为修得“正果”,受到了分外的礼遇。而大慈恩寺大雁塔,就是这种礼遇的具体体现。

结果决定一切,就是这样。

朝廷重臣的列队迎接、唐太宗的彻夜长谈、举国上下的敬仰,其实说到底,都是因为玄奘求法的成功。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十二月,慈恩寺落成。这原本是高宗李治为其母文德圣皇后追福而建造的。慈恩寺“渐向毕功,轮奂将成”,但僧徒缺乏。太子李治就奉太宗皇帝旨意,宣令度僧三百人,另请50名大德“同奉神居,降临行道”,正式赐寺名为“大慈恩寺”,并增建“翻经院”。同时,太子又令玄奘法师充任该寺上座,作为对玄奘的褒奖。

当年12月,太宗皇帝为玄奘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入寺仪式。《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载:“……又装宝车五十乘,坐诸大德;次京城僧众执持香花,呗赞随后;次文武百官,各将侍卫部列陪同;太常九部乐挟两边,二县音声继其后……帝(太宗)将皇太子、后宫等,于安福门楼手执香炉,目而送之,甚悦。”

玄奘入住大慈恩寺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49年,太宗卒于翠微宫,李治即皇帝位,改号永徽。

永徽三年(652年)三月,玄奘想在大慈恩寺端门之阳造一座高30丈的石塔,一为安置、保存从西域请回来的经像,以避免年久散失,也防火患;二是借之以彰显大国威风;三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故迹垂世,供人瞻仰。高宗听说后,向玄奘提出:一、建议用砖造,因为用石造塔工程大,短时间难以完成。二、一切用度皆以“大内东宫、掖庭等七宫亡人衣物助师,足得成办”。就这样,在慈恩寺的西院开始建塔。塔的形制,由玄奘亲自设计。塔奠基那天,玄奘自述诚愿,略述自己皈依佛门经过、赴印求法原因、太宗父子护法功德等。两年后,塔建成,至今屹立在大慈恩寺,成为西安的一张名片,也成为玄奘过往的历史见证。

塔仿造的是印度样式,共五层,高180尺,建成后每层塔中心都存放有舍利子,有一千的,也有两千的,总共一万左右。塔的上层以石为室。南面竖着两块石碑,一是太宗《三藏圣教序》,一是高宗《述圣记》,碑文由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执笔书写。后来,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

玄奘以后,大雁塔已经不单是藏经之地,而是文化人聚合之地。

唐中宗时,每年重阳节,皇帝都要亲临慈恩寺道场,登高赏秋,和随行官员一起赋诗抒怀,雁塔诗会一时蔚然成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诗人杜甫、岑参、高适、储光羲和薛据,到长安城南的慈恩寺游览,并登上大雁塔眺望长安的秋景,每人赋诗一首。

2006年10月,金秋时节,走进大慈恩寺,登临大雁塔,除了“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的秋色外,比之大唐一代,出现在眼前的,更多的是历史,是历史的温暖和苍凉。

玄奘译经图、玄奘取经线路图、雁塔晨钟、题名碑、玄奘供奉佛之座、大雁塔佛舍利、大雁塔上的释迦如来足迹石等,都提示着一个伟人的不灭印记,无声地述说着一个伟人的故事。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李保华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