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变异性、历史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地域性是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于空间范围所显示出来的乡土特征。
地名文化中的佛教色彩
村落地名是地域文化的标志和载体。忻州地处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汇地带,历代以来战乱频繁,人口稀少,直到明太祖实行移民政策,人口才有较大发展,村庄也相应发展。有些地方是先有寺庙、后有移民,便以寺庙名称为村名。五台县的刘定寺村、法华村、佛光村、灵境村、建安村等31个村庄皆以寺名村。至今古寺已废而村名依旧。有些村庄又与佛教遗迹有关,如五台县天塔界、南塔、塔沟、石佛村、牌楼岩等。还有许多以佛教传统起名的村庄,如五台清宗石、白龙池、维摩庄、澡浴池、大插箭等等。
受佛教影响命名的村庄,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同时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地域特色,也构成了忻州地名文化的地域特色,为研究地名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现实资料。
思想信仰中的佛教情结
人类的思想信仰,即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崇,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孔子创立的儒学儒教,始终是中华民族思想信仰的主体,忻州地域的广大民众也概莫能外。但是由于受五台山佛教的影响,使很多民众的思想信仰带上佛教色彩,蕴含了浓重的佛教情结。
印度佛教从东汉永平年间传入五台山,使五台山成为名闻遐迩的佛教圣地。佛教基本的义理是空苦两论,认为世界一切皆空,人生苦难无边,号召人们自我解脱。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忻州广大民众始终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加上文化落后,精神空虚,很容易接受佛教所宣扬的思想,相信因果报应的说教,把美好的生活愿望,寄托在佛和菩萨的保佑与庇护上,自然对佛教顶礼膜拜,虔诚信仰。
供佛拜佛是佛教信仰的主要体现。许多民众在家中供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等,摆上香炉蜡台,按时燃香点灯,念经礼拜,成为民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有的群众虽然不懂经文,但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心诚意真,表现了信仰的虔诚。
受佛教信仰影响,还有部分家庭妇女生了小孩后,便到附近寺院“寄寺”,把小孩名字记在寺里,并由寺僧为小孩“带锁儿”,以求菩萨保佑健康长命。
忻州地域民众深厚的佛教情结,也潜移默化地孕育和滋养了广大民众优良的民情民风。待人处世中的慈悲善良、宽容忍让、诚实谦恭、忠信孝义,成为忻州民众的主体品性。行善积德、乐善好施,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守则。
节日庙会中的佛教理念
佛教寺庙是僧尼修行居息的场所,也是举办佛事活动的地方。受五台山佛教影响,忻州地域内的广大农村,历代均有寺庙建筑。五台多达数百,代县、原平、定襄、忻州、河曲、宁武等皆有著名寺庙。
举行法会是佛教寺庙的主要宗教活动,为纪念佛和菩萨的圣诞日、成道日、涅槃日等,佛教仪规中规定了许多纪念节日,按期举行法会纪念,并逐渐演变成固定的庙会。届时,附近佛教信徒居士、善男信女,相邀到寺庙燃香拜佛,念经吃斋,民间俗称“坐会”,体现了浓郁的佛教理念。
举办节日庙会时,为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一般都宴请剧团班社助兴演出。附近各村群众都相约赴会,俗称“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庙会也逐渐发生变异,增加了新的功能和社会效应,摔跤、杂技、歌舞也成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节目,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生活礼仪中的佛教文化
随着五台山佛教的传播,忻州地域内的民众在生活礼仪习俗上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生的第一需要,汉传佛教戒律规定,僧人饮食必须坚持吃素食,不沾晕腥,不喝酒、不吸烟。农村中凡皈依的佛教信众,大多坚持吃素。还有部分善男信女,也怀着对佛教的信仰,按照斋期,坚持定期吃素。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由于吸入过多的动物脂肪,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症状,困扰着许多群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的增加,已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因此,按照佛教礼仪,提倡多吃素食,戒烟限酒,在当前生活中更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佚名 编辑:李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