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丁士章游历至五台山显通寺,忽闻僧侣敲响云牌,叮咚悦耳。出于好奇,以手轻轻敲击了云牌几处部位,“叮叮咚”,云牌发出的声音带有一定节奏。“编钟能做乐器,云牌如何?”丁士章突发奇想,仔细观察云牌各个部位,发现云牌由不同模具分块铸造而成,共分31块,每块的几何形状、大小及面积各不相同,打击各个部位分别发出不同声音,“为何部位不同,发出的音色随之不同?这块云牌的各个部位中隐藏着多少声音频率?这块云牌能否作为乐器使用?”脑海中带着一堆问题,丁士章兴冲冲召集课题组,对此展开研究。先后8次往返五台山,测试表明,用木锤敲击云牌的31块结合体,其中间部位及边缘部分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包含了“1、2、3、4、5、6、7”几乎所有音质。而他们对其它几处寺庙的云牌实验表明,那些只由一块整体铸铁做成的云牌没有这些效应,显通寺云牌成为国内发现的唯一可以作为乐器使用的云牌。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显通寺内,丁士章等用云牌奏起了自己熟悉的旋律,令寺内僧侣们大为惊讶。自此之后,原先被悬挂在殿外的云牌被收入室内细心呵护,成为显通寺“无量殿”、“铜殿”、“铜塔”之后的又一镇寺之宝。
滴水不再回声减弱
“水滴石穿”,自1683年翻修至1982年,数百年间,春夏秋三季,不论晴雨风天气,五台山菩萨顶文殊殿檐瓦总在有规律滴水,为五台山十大奇观之一,文殊殿因此得名“滴水殿”。
奇怪的是,自1982年文殊殿翻修之后,这种滴水现象从此绝迹。经丁士章等反复考察分析,发现原来是有的瓦上有洞,下雨时雨水通过小洞流到瓦下,瓦下有复杂科学的贮水装置,水又利用毛细原理渗到檐瓦,再通过小孔下滴形成滴水。而在贮水装置下方,有着良好的防水层,确保雨水不会流进大殿。遗憾的是,这座极具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旅游价值的巧夺天工建筑,1982年翻修殿顶时,由于事先没有请有关专家学者论证,滴水装置遭到破坏,除去下雨再不滴水。
同样的悲剧在莺莺塔也有体现。因《西厢记》中有围廊的有关记载,当时丁士章等学者对塔的回声机制尚未搞清,当地有关部门斥资40万元在莺莺塔四周盖了一圈围廊,使塔的回声效应受到极大破坏,只有部分能够听到微弱蛙鸣,令“莺莺九声”大打折扣,许多游客反映,此地回声效果没有宣传中那么明显。也正因为这些原因,除学术界外,丁士章他们的研究成果多年来在外界一直鲜为人知。
作者:李建军 编辑:李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