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吴成国 王小玫: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与中缅文化交流


来源:凤凰佛教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境,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在我国与东南亚国际关系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季羡林先生认为,文化交流是促进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宗教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有着不可

南传佛教(图片来源:资料图)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境,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在我国与东南亚国际关系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季羡林先生认为,文化交流是促进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宗教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缅甸位于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缅甸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缅甸人口中信奉佛教的占据人口总数的80%。这种在宗教和地理空间上的相似,使云南佛教在中缅文化的交流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南传上座部佛教作为云南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缅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缅甸的传入和发展

南传上座部佛教不但在印度佛教体系中有重要的影响,对东南亚各国,如缅甸、泰国,亦有深远的影响。

上座部佛教是印度佛教众多派别之一,历史悠久,诚如大多数宗教创立之初只在本国盛行一样,上座部佛教创立之初只在印度本土恒河流域一带流行。据佛教史籍《大史》、《岛史》记载,到公元前三世纪,公元前242年,阿育王时期佛教盛行,佛教僧侣在华氏城举行佛教第三结集。随后,阿育王向9个地区派遣法师弘扬佛法。

其中,须那法师和郁多罗法师来到了杜温那崩米地区弘法。这个地区就是以今直通为中心的下缅甸孟族地区。5世纪时,相传孟族高僧佛呜长老将其在锡兰大寺中整理的巴利文三藏经典及其注释带回直通,为孟人引进了纯正的上座部佛教。后来上座部佛教又流传到室利差呾罗、掸邦、若开等地。1906年考古学家曾对骠国故城室利差呾罗一带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佛像和巴利文经典残片。证实了有骠人“喜佛法”“民七岁祝发止寺,至二十,有不达其法,变为民”的记载。上座部佛教于公元前3世纪由水路传入缅甸南部孟族地区,尔后虽有衰落,但未曾灭绝。

7~9世纪时上座部佛教沿伊洛瓦底江北上,传人骠国。骠国是缅甸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影响最久远的王朝,尤其是佛教对周边地区有着影响,现在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北传佛教最早都是骠国传入的。

真正将南传上座部佛教发展成为国教,使上座部佛教鼎盛一时的是蒲甘王朝。政治上的统一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元1044年,蒲甘王朝的建立者阿奴律陀完成了统一,阿奴律陀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积极推崇佛教,尤其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大量的僧人涌入、大批的佛经引进、寺庙佛塔的建立,加上其后继者的传承,可以说使当时的缅甸成为东南亚佛教的中心,其首都蒲甘亦成为缅甸佛教的中心。

公元1287年蒙古军推翻了蒲甘王朝的统治,但上座部佛教的发展并未因此而停滞,但此时的中心以由蒲甘转移到阿瓦。十六世纪,缅甸又重新统一,此时当权者是东吁王朝,其统治者同蒲甘王朝的统治者一样也十分推崇上座部佛教。此时期其统治者与云南交往甚好,对云南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从蒲甘王朝到东吁王朝,这期间是缅甸上座部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周边地区影响深远,尤其是云南地区。

二、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云南的传入和发展

(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云南的传入

云南佛教大体从空间上看由三部分构成,以云南南部和中部为中心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以云南西北部为中心的藏传佛教和以云南中部为中心的禅宗、密宗。而云南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今在中国仅存的盛行地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使得其成为云南佛教别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作为现今中国唯一盛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是何时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云南的呢?学术界的看法各不相同。

有学者依据汉、傣文资料和考古发现的铭文,提出上座部佛教是6、7世纪时由缅甸传入。中唐时上座部佛教通过骠国传入云南。我国傣族已于中唐前后与掸傣各族一起信奉了佛教,其在政治上和版图上属于我国南诏辖区的一员,其在文化上则是东南亚佛教文化区的组成者与缔造者。佛教自缅甸孟族地区传入西双版纳,取代本地原有祭祀祖先的社神,建立这里的第一座佛寺——瓦巴姐寺,其时间为祖历纪元前23年。

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境内各地区的时间亦不相同。小乘佛教传入西双版纳最早在公元七世纪的隋末唐初时期,十六世纪以后获了大的发展;传入德宏地区是十三世纪晚期;传入临沧是十五世纪晚期;传入景谷已经是十七世纪中期。

有学者从佛经、语言的角度研究认为,佛教的传入与语言是同步的。西双版纳南传佛经是和傣文同时传入的,公元14世纪南传佛教从老挝或清迈传入西双版纳为上限,公元15世纪从景东传入是下限。有学者根据泰、傣文献和解放后在西双版纳的地区的调查,认为西双版纳的上座部佛教是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由泰国北部古代的蓝那图(今清迈地区)传入的。也有学者认为,传入的时间比上述都要早,依据《帕萨坦》等傣文史籍记载以及其它有关实地调查材料说明,小乘佛教传入西双版纳,既不是公元12世纪,也不是公元8、9世纪,据传早在公元前3、4世纪,释迦摩尼及其弟子就到东南亚及我国西双版纳一带传教。公元前后,佛经、佛像相继传入,并先后在景洪、勐龙、勐海等地建盖了佛寺和佛塔,最后才从景洪逐渐传到勐腊等地。

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隋唐传入说,该说从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均可找到例证。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显示,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大约是在隋唐时期经今缅甸传入,但传入初期由于政治、传播方式等因素并未广泛流传,真正盛行繁盛是在明清时期。西双版纳文管所藏有一尊青铜佛像,是1981年从缅甸收购而来,是一尊头顶有尖状王冠的标准的上座部佛像,莲座上刻有“傣历一一七年”的字样,也就是公元755年,在中国就是唐代天宝十四年,证明在那时这种佛像已经盛行。20世纪50年代曾在勐海大佛寺柱子上发现该寺建造年代:“祖腊历十三年动工,三十三年落成。”又勐海曼拉闷佛寺也是在同一年建成,在它的第二棵厅柱上曾贴有100片金箔,是一个名叫“南麻达纳干罕”的商人捐献的,其目的是祈求“帕拉阿尼佛”拯救自己。柱子上有傣文记:“尼板纳巴宰约,混独婼尼战,三十三年”,译意是:“祈求佛祖保佑,以至终生,三十三年”。勐海土司府收藏的《地方大事记》手抄本有如是记载:“我勐海总佛寺于祖腊历三十三年完工,举行隆重开光法会时,特到景洪敬请总佛大僧正长老亲自前来主持法会。同年,勐海城子佛寺亦在达谢海建成。祖腊七十五年,达谢海寺迁至靠近城边的新寺,因同一城有两所佛寺,僧侣和信众常有争执,于祖腊一一三年,撤销新寺,合并到总佛寺来。”再有,在勐海县南勐混乡景恩山上有一座景恩塔,据傣文经书《担兰塔景恩》记载,建于公元七世纪勐混第一代阳腊罕达佛爷几达公满时期。该塔碑文记载此塔于傣历朱腊萨哈一四一年、一一三三年、一一三九年三次维修。

从上述例证可以看出,上座部佛教是在隋唐之际传入云南的。

[责任编辑:邢彦玲 PFO003]

责任编辑:邢彦玲 PFO003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