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龙:中国人对菩萨特感兴趣 觉得菩萨比佛形象高大
2015年04月22日 06:46
来源:凤凰卫视
比如做七,我们这个做法完全来自于佛教转世投胎的说法,佛教认为人死以后,最长不超过七七四十九天要转世投胎。
民间丧葬习俗“做七”来自于佛教转世投胎说(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混元三教九流图充分表现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特点(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李四龙:我今天要讲《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这个主题,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了,从古至今具有很广泛的群众信仰基础,对中国民间的社会生活影响极大,和文人、学士喜欢参禅悟道、谈空悟玄不同,民间的这种佛教主要表现在,譬如吃素念佛、布施行善、许愿还愿、朝山进香、超度亡灵、在家设佛堂供佛像、初一十五烧香拜佛等等等等。这些东西都流行在民间,那么接下来我就具体讲一些历史上的主要表现。
首先,这种佛教表现为出现了一大批佛教民俗,譬如说出现了一批具有佛教色彩的民俗节日,像浴佛节、盂兰盆节、腊八节等等。浴佛节,印度原本就有浴佛的习俗,传说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的生日,我们就在那一天给佛灌浴,佛诞日因此也被称为浴佛节,因此根据《浴佛功德经》的说法,这是为了挣得如来清洁身、积累智慧功德。但是在老百姓那里,这主要是为了消灾祈福,根据历史的记载,东汉的时候我国已经有浴佛的活动,宋代以后这个节日十分热闹,僧俗齐聚,有时甚至还抬着一尊小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沿街灌浴,在杭州城里绕境游行,声势浩大,现在浴佛法会主要是在寺庙内进行,通常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活动之一,这是浴佛节。我接下来再讲一个习俗许愿还愿,我相信在座各位可能主持人都去许过什么愿,我们不打听了,那么这个许愿在佛教徒的日常生活里面十分常见,甚至于很多人就因为许愿灵验了,他就逐渐变成了佛教徒,其实即便不灵验,对很多人来讲就是在内心很烦的时候,到庙里面去找佛菩萨倾诉自己的苦恼,倾诉以后他的心情就会好很多,也觉得自己做了一些事,感觉有佛菩萨做靠山有信心了,如果灵验了那就不得了了,他可能就要皈依佛门,以后还要还愿,那是一定要还愿,甚至还要带上一家老小一起去还愿,浩浩荡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慢慢慢慢就形成了一些什么朝山敬香这样的一些习俗。他们会在一些佛菩萨的生日,赶到庙里去参加法会,有时候是由居士组织的,规模很大,有的时候是零零星星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实际上是菩萨信仰慢慢就烘托起来了,我们会对有一些菩萨特别感兴趣,菩萨的形象甚至于比佛还高大,在我们中国给四位菩萨一人一座山,普陀山供观音,五台山供文殊,峨嵋山供普贤,九华山供地藏,你看一人一座山,佛还没有这个待遇。尤其是观音菩萨,几乎渗透到我们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民间流传着很多观音灵验的故事,在各地的民间小庙几乎都能找到她的身影,特别是送子娘娘、送子观音,到哪儿都是。再譬如,在我们的丧葬习俗里面也有一些佛教的因素,甚至这个因素很大。比如说做七,大家都知道,人死了以后有七个“七”,每个“七”都要给他做一些工作,把这个功德回献给他,让他真的叫一路走好。那么我们这个做法,完全来自于佛教转世投胎的说法,佛教认为人死以后,最长不超过七七四十九天要转世投胎。那么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我们发现,最晚在唐代这种风俗已经形成,而且还有所谓“十妄灾”的做法,七七加上百日灾、一年灾、三年灾,表示在亲人去世以后,要有十次的祭奠以帮助他们能在阴间度过十个难关。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以佛教的说法丰富与加强了儒家的祭礼,儒家强调慎终追远,你看佛教这个因素加进去,使得这个祭礼更加慎重,更能表达对于亲人的哀思。所以这些你可以看到,佛教在民间社会的一些影响,首先表现为一系列的民俗,这里面既包括节日,也包括一些风俗。
第二个方面,我想佛教在民间它主要表现为目前净土思想极为流行。一般的佛教徒普遍主张念佛,所以他们通常都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到哪儿都是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或者简称“阿弥陀佛”。你要是跟佛教徒交往,给他打个电话,接起来,“阿弥陀佛”,最后要挂掉了,“阿弥陀佛”,一进庙里面第一句话,“阿弥陀佛”。这是什么?净土思想在民间极为流传。这种做法虽然也在高僧大德、知识阶层的佛教徒里面也很流行,但是相对于有文化的佛教徒来讲,他们更愿于参禅悟道,而民间的佛教徒通常基本上只有口称佛号、烧香磕头,通常并不了解还有其他的一些信仰方式,这种情况从宋代以后实际上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个转折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是在宋代开始变的,在这之前,我们整个佛教界还是非常注重经典的学习、思想的研讨,那么宋代以后出家人竞相仿效庐山慧远白莲结社,到后来甚至还有白莲教的出现,这个白莲教最初也主要是白莲结社,他们念的是阿弥陀佛,后来才慢慢变成什么?农民起义的一种方式。念的也不再是阿弥陀佛,而是弥勒佛,变了,因为弥勒佛在佛经里面是一个救世主的形象。那么净土中念佛的方法,在宋以后几乎渗透到佛教的所有宗派,主要是禅净一致、台净一致,也就是说禅宗、天台宗都主张念佛,譬如说延寿禅师,他特别提倡禅净一致,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偈颂,他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跎,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有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你看,他这里面就强调这个念佛法门是最殊胜的。你要是光打坐,不一定能够解脱,但是你要是能够念佛,何愁不开悟!如果是参禅加念佛,那就好像什么?头上长角的老虎,那牛大了!所以风气所及,这种念佛法门在民间流行很广,所以你可以看到在南宋一本书叫《佛祖统纪》里面就讲,杭州地区不论年少年长、不论贵贱,见到师父多喊“阿弥陀佛”,见面打招呼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像这个风气、这个风俗,到现在的江浙一带还保留下来,见面打招呼念阿弥陀佛,在农村未必他是一个佛教徒,它只是一个流传下来的习俗。这种情况到了明代以后更加热烈,在一本书叫《宛署杂记》里,就讲到我们当时北京城有一座东岳庙,里面供的是东岳大帝,结果老百姓在门口排队双手合十,口里面念的是什么?“阿弥陀佛!”你可以看到什么,佛教在民间社会的一种表现,净土、念佛,这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这是第二个方面。
解说: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对于中国民间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是出现了一大批佛教民俗,既包括节日,也包括一些风俗;二是净土念佛的思想颇为流行,佛教徒普遍主张念佛。
李四龙:那第三个方面,实际上是大量的经忏法会的出现。民间常把这些佛事、法会称之为道场,我们做一个道场,实际上就是做一个佛事活动,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对民间影响极大,实际上我们普通的信徒和寺庙的关系,主要是依赖这一个佛事活动。佛事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寺院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这些法会核心内容主要是忏法,忏法就是忏悔,忏悔消除自己今生乃至往世所犯的各种罪孽,所以这时候你可以看到,有些尤其是信徒家里面有丧事的时候,僧人可能会被请到家里去做一些法事。那么这个我想是佛教在民间社会的一些主要表现的第三个方面。
还有第四个问题,这第四方面实际上是比较大,它表现为什么?大量的内容渗透到民间的宗教信仰里面,充分表现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特点,尤其是佛道两教在民间往往是水乳交融,刚刚我已经有所提及了。我们有的时候打了一个比方,佛教和道教是啥东西呢?佛教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里面就好像是一个大门,道教就好像是我们的厨房,你们家有钱,可以这个大门很漂亮,但再没钱这个厨房一定是要有的,所以这个比喻一比较,你就明白这个佛道两教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你现在问一般中国人,你说你信啥,他很有可能会告诉你我信佛,但事实上他到庙里面去怎么样,一磕头升官、二磕头发财、三磕头长命百岁,那些理想是什么?我们在道教里就概括为三个字福禄寿,福禄寿三星是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的一些神明,什么都给你管了。所以你看我们是以什么方式在信仰佛教,这是一个。我刚刚也回答主持人,这是一个方便接引,以后慢慢你就明白佛教原来不是讲这些,佛教要告诉你升官未必一定好,发财也未必一定好,关键你要活得开心没有烦恼。所以说这就是什么?你可以看到在生活里面这个佛教、道教的一个关系。那么在民间社会像这个道教,真的是可以说完全进入到我们的这个民间宗教里去,我们大量的民间宗教在明清时期,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可能有两百多种,那么这些民间宗教实际上主要是依附于佛教的思想。从明清社会来看,三教合流是一个主流的思想,你们去少林寺就可以看到一块著名的石碑,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从中间看就是释迦牟尼,从左边看孔子,从右边看老子,三圣合体,这是很典型的一个三教合流思想,所以我想简单地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在民间社会有这么一系列的表现。
主讲:李四龙,1969年生,现任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研究重点为中国佛教史、佛教哲学与比较宗教学。已发表《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现代中国佛教的批判与反批判》《佛教教育的学科设置和学制管理》《略论中国宗教的两个思想基础》《略论天台智者的“秘教”思想》《论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等论文四十余篇,撰有《欧美佛教学术史: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天台智者研究:兼论宗派佛教的兴起》和《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等著作,并有《佛教征服中国》《当代学术入门:神学》等译著。
相关新闻: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