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农历十月十二 唐代译经家实叉难陀圆寂纪念日

2013年11月14日 09:37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综合

实叉难陀(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实叉难陀(652~710)梵名Sikshananda,又作施乞叉难陀,译作学喜、喜学。为唐代译经三藏。于阗(新疆和阗)人。善大、小二乘,旁通异学。武周时,则天后听说于阗有完备的《华严经》梵本,即遣使访求并聘请译人,实叉难陀便以此因缘,带着《华严》梵本来华。他于证圣元年(695)到达洛阳,住在内廷大遍空寺,与菩提流志、义净等,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重译《华严》,是即新译华严经八十卷。武后很重视,开始还亲自参加。难陀后来又在洛阳三阳宫、佛授记寺、长安清禅寺等处续译诸经。长安四年(704),他以母亲年迈,请求归省,朝廷特派御史霍嗣光送他回归于阗。唐中宗即位,再度邀请他到长安,住大荐福寺。未遑翻译,即患病,于睿宗景云元年(710)十月卒,享年五十九。他于圆寂后一个月荼毗,舍利由他的门人悲智和唐使哥舒道元护归原籍。后人在长安荼毗难陀处建起七层浮图以为纪念,号称华严三藏塔。

实叉难陀来华期间,他还译出属于华严部的《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和《普贤菩萨所说经》各一卷,属于宝积部的《文殊师利授记经》三卷,属于大乘律部的《十善业道经》一卷,属于秘密部的《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等陀罗尼经四种、四卷;另有《右绕佛塔功德经》和《大乘四法经》各一卷。据《开元录》载,他译的经共计十九部,一百零七卷。

实叉难陀所译的《华严》和《楞伽》,都是时人公认的要典。新经译出后,法藏未及详注,但其后慧苑、澄观、李通玄等都依新经发挥经义,特别是澄观从新经文义上理会到理事法门的重要,而大畅其说,乃将《华严》理论更推进了一步。

又新译《楞伽》,梵本的来源不详,与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四卷本对勘,经首多出《罗婆那王劝请》一品,中间开出《无常》、《现证》、《如来常无常》、《刹那》、《变化》、《断食肉》等六品,末又多出《陀罗尼》、《偈颂》二品,计十品、七卷,比四卷本详尽得多了。据武后所作经序说,此译“讨三本之要诠,成七卷之了教”,“三十九门,破邪见而宣经旨”,评价很高。

[责任编辑:谭繁鑫] 标签:佛教纪念日 译经家 实叉难陀 圆寂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