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和实践是佛教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2009年03月28日 22:42 】 【打印已有评论0

深刻反省

我们身为佛教的弟子,时常为自己是大乘佛教的弟子而洋洋得意,亦或为自己能谈玄说妙,谈空说有而自以为是。可往往是高谈阔论而实无修证,故太虚大师说到:

“我认为中国佛教(大乘佛教)衰败的原因固然很多,而最大的病源则为空谈大乘不重实行。行为与教理完全脱离关系。”(太虚大师,30)

而纵观我们批评的小乘佛教,他们的弟子“对内则深研教理,笃行戒律……,对外则广作社会慈善、文化、教育宣传等事业,以利益国家社会及世界人群,表现佛教慈悲博爱的精神。所以说他们所说虽是小乘法,但所修的却是大乘行。”(太虚大师,28)

虽然这几年,中国大乘佛教开始重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但是与佛陀知行合一的本怀还差之甚远。知者,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更应该是智的培养。只有以理论上的知而培养出心灵上的智,才能使我们在实践四摄六度万行时,做到如说而行,如行而说,而不是口头上修行。如说水不能解渴,真正饮水才能解渴。可惜现代很多所谓的学佛人不理解佛陀的本意。佛陀的本意是我们要认识苦,然后结束苦。但不仅仅我们个人得解脱,更要助他人离苦得乐。我们应该以理论之佛法来指导实修----智慧之培养,然后再依智慧为基础,去实践大乘佛法。但现在经常出现一种状况:研究理论者批评实践者缺少智慧盲修瞎炼;而实践者又说研究理论者是空谈。殊不知,知与行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翅,缺一不可。缺一则会失去准确的方向。佛所说的解行合一不正是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吗?若无智慧的基础,那实践的行为也可能落入偏差,甚至走火入魔;而若没有实践的智慧,那理论也可能落入空谈与戏论了。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而理论(智慧)又是指导实践的基础。

定慧的培养

在前面曾说过佛陀是一位医师,他用不同方法去教化不同的众生,让众生都能得到解脱。但不管佛陀用什么方法去教化众生,基本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智慧。而智慧又从何而来呢?从禅定而来。这正如佛陀在《阿含经》中说到: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宏正法师   编辑: 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