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地佛教院校课程设置调研报告
2009年03月29日 13:28 】 【打印已有评论0

微软的盖茨先生早在1994年美国的COMDEX电脑展上就曾提出近乎预言的警告:‘我们正跨过一道科技的大门,它将永远改变了人类的教学、工作与社交的习惯,改变所有人与任何模式的商业。它的渗透程度将远超出前人所能预计的。’处于资讯化、网路化、全球化、现代化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面对多变而又充满创新契机的时代,越来多越的人意识到,“世界变了,教育制度非变不可!”世界各地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课程推陈出新 。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早在一九九二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已故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便指出,由于原有的佛教教育制度存在五方面的不足, 无法培养出适应当今佛教事业快速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改变佛教教育的现状,刻不容缓。

十八年来,不少佛教界人士把赵朴初居士的呼吁仅仅看成是对佛教教育重视的信号,而非重大转折的契机,使得佛教教育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佛学院校的现状改观不大,教学品质的提高也不明显,现状并不乐观。

其实,赵朴初居士从佛教教育目标出发推动佛教教育的改革,抓住了佛教教育的核心问题,至于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模式、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管理体制、资源整合、特色学院等问题,都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本文通过对佛教院校课程设置的梳理与分析,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今中国大陆佛教汉传佛教院校现状,并与“德、智、体、群、美”整体的教育目标进行比对,以期说明现有佛教院校课程设置之特色与不足,试图化解当今佛教教育中“佛教教育”与“世俗教育”、“丛林教育”与“学院教育”、“丛林熏修”和“专业院校”、“学”与“修”、“道心”与“学问”、“宗教信仰”与“学术研究”之间所造成的人为对立局面,并尝试性地探索佛教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1.资料来源及调研过程

从2007年下半年起,我们首先收集佛教教育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各佛学院基本资料,制定比较详细的调研计画,为正式调研做准备。2008年,我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进行调研。

(一)调研范围:中国大陆范围内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目前进行正常教学活动的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各级佛教院校(培训班),以及若干办学有特色、影响较广、办学规模较大的佛学院(培训班),总计65所。

(二)调研内容:考虑到调研资料的时效性,同时佛学院数量众多,且语系不同、地区不同、级别不同、学制不同,我们以2006年--2007年各佛教院校设置的课程为调研依据,个别包含2008年设置的课程,共收集了1883门课程。此外,在有时间和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尽可能对各佛学院的历史沿革、办学思路、管理体制、经费、学制、师资、教材、招生、毕业分配等方面的情况做了附带调研。

« 前一页12345678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净因 张琪   编辑: 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