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
2009年03月29日 08:49 】 【打印已有评论0

民族化的表现形式,促使中国佛教成为“民族认同”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明清以来已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格局,缺一不可,大量的佛教辞汇成了现代汉语的基本用语,如“世界”、“轮回”。而在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族、蒙古族,佛教是其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最主要的文化特色。佛教在中国社会,一方面是在彰显不同的民族特色,强化不同的民族认同,另一方面也在缩短不同民族的心灵距离,增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之间的融合。“民族认同”强调民族之间不同的身份与特色,“民族团结”是要追求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两者是一对矛盾,但是双方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在历史上,清王朝即以佛教协调民族关系。清初在五台山,把多座汉传佛教寺庙改建为喇嘛庙,延聘蒙藏僧人入住;后来还在北京建雍和宫、在承德建外八庙。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清王朝还规定,活佛转世灵童,须经金瓶掣签方可认定,为此特制了两个金瓶。一个送往西藏,供于大昭寺,用以掣定达赖和班禅等藏区大活佛;另一个供在雍和宫,用以掣定蒙古及青海、甘肃等地大活佛。这些措施,实现了满、蒙、藏、汉的民族团结,维护蒙藏地区的长期稳定。

因此,中国佛教不仅具有民族融合功能,促进中国社会的民族团结,同时还有政治上的融和作用。其中的原因何在?我想,这里既有印度佛教自身的原因,也有中国社会客观的历史条件。印度佛教本身就有“世界宗教”的超越性,也就是具备超越民族的普世价值。佛教的无我、平等思想,这在释迦牟尼创教之初,就有冲破社会等级制度的功能。跨民族的普世性,即缘于此。1879年,英国诗人阿诺德(1832-1904)写了一首赞扬佛陀的长诗,把佛教誉为“亚洲之光”[15]。佛教传到了亚洲各地,这个源出于印度的宗教,并没有像印度教那样局限于自己的民族,而是成为了不同民族的共同信仰。

但是,佛教在它的传播过程中,这种普世价值,需要借助于佛教的民族性来实现。佛教的传播,首先是本土化,佛典的翻译、思想的融合、民俗的养成,无不采用民族化的形式。汉传佛教的成形,经历了儒释道三教的互动;藏传佛教的发展,吸收了民族宗教苯教的元素,同时还受到禅宗等汉传佛教的影响。若是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佛教的普世性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普世性与民族性的结合,促成了佛教在中国的巨大成功。中国佛教具有鲜明的民族融合功能,同样也是这种功能,成就了佛教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

最后,我想建议,佛教学者将来应当多从“民族关系”的角度,重新认识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与影响。以往的佛教史,偏重于它与汉文化的关系,事实上,少数民族同样也是推动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重要因素。如果历史上没有十六国、北魏、蒙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佛教在中国的影响不会如此巨大。

若就中国佛教的发展史而言,十六国是中国佛教重要的孕育期;北魏是中国佛教关键的成熟期;宋元则是中国佛教剧烈的转型期。离了这三个时期,中国佛教将会怎样?至于未来的中国佛教,如何妥善处理汉藏佛教的关系,可能是放在我们眼前很现实、很迫切的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专案批准号:08JJD720043。

[1]引文依据周叔迦辑撰《牟子丛残新编》,中国书店2001年版,第10-11页。

[2]参见何方耀《晋唐时期南海求法高僧群体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97-102页。

[3]何承天《释均善难》,载《弘明集》卷三,《大正藏》第52册,第19页下。

[4]参见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李四龙、裴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7页。

[5]西晋灭亡以后,司马王室南渡,建立东晋王朝。匈奴、羯、鲜卑、氐、羌五个部族,史称“五胡”,相继入主中原,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

[6]羯,即柘羯、柘枝,就是粟特石国,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塔石干。参见林梅村《从考古发现看火祆教在中国的初传》,《西域研究》1996年第4期,第57页。

[7]杨衔之《洛阳伽蓝记》卷三:“伊洛之间,夹御道,东有四夷馆:一曰金陵,二曰燕然,三曰扶桑,四曰崦嵫;道西有四夷里: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曰慕义。”

[8]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中:“鸿胪寺之任,礼四夷远人也。教法初来,须就斯寺,虽兴白马,终隶此司。古云僧尼系鸿胪寺者,是也。”

[9]参见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0页。

[10]1206年,铁木真即蒙古国大汗位,号“成吉思汗”。

[11]参见恰白·次旦平措等:《西藏通史》,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页。

[12]参见贾敬颜《略论汉民族的形成》,载《中国古代民族志》,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3-20页。

[13]若论汉族的族源,即使是最能代表汉文化的华夏族,也是一个复合物,以夏、商、姬、姜四个族系为主。参见唐嘉弘《华夏族--汉族先民的形成》,载《中国古代民族志》,第4页。

[14]参见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

[15]Sir Edwin Arnold,The Light of Asia. New York&Boston:H.M. Caldwell co.,1879。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李四龙   编辑: 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