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道一返蜀的时间、动机及其影响
2009年09月08日 10:28《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 】 【打印共有评论0

关于马祖返蜀的记载,比较正式的禅宗史籍是《高僧传》,传中略记:“马祖还乡开坛说法”。宋绍昙《五家正宗赞》卷一:“江西马祖禅师:师讳道一,汉州什邡人,姓马氏,容貌奇异,虎视牛行,得法南岳,后归蜀乡,人喧迎之。溪边婆子云:将谓有何奇特,元是马簸箕家小子。师遂云:劝君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再返江西。”此后,民国年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太虚大师《希迁与道一》文中记载“道一禅师是四川什邡人,因为他姓马,所以都称他做马祖……”“他从南岳得法后,也曾回到什邡罗汉寺,但他后来常住江西所开龚公山。”民国又信法师在《一千二百年之古罗汉寺》载:“马祖在什邡披裟,渝州受具,南岳学法,悟道归里,筑台说法,可见开元间寺院仍佳”。明代曹楷在《什邡绍宗》记载:“……马祖既得心印,复归什邡罗汉寺,右筑说法台,台角穿一井,为众说法。”当代学者麻天祥、李浩等亦采信此说。麻著《超越与回归》文中记载:“马祖道一禅师是我国唐代著名禅宗大师。他自四川剃发出家,于怀让门下得法,而后弘法蜀湘闽赣等地长达数十年,培养了大批杰出僧材,形成洪州宗,对禅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纯一法师也认为道一一度投无相(金和尚)座下参学。此后,释道一在剑南一带广为游访参学,来到过乾州(治所即今湖南吉首西南乾州镇)。

另外,嘉靖、万历、乾隆、嘉庆、同治、民国十八、1988年各版《什邡县志》中也都有马祖返蜀弘法的记载。除此之外,在以什邡、成都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广汉、成都龙泉驿、彭州、灌县、梓州郪县、什邡等地均建有马祖寺。在广汉龙居寺、成都及什邡马祖故居及附近农村至今还广泛流传有关马祖返蜀弘法或地名簸箕街、马高桥得名缘由的民间传说和碑文。现在罗汉寺还存有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灌邑马祖寺良钝仝两序合堂大众和尚为恭贺罗汉寺住持印山本寿大和尚复建罗汉堂、藏经楼等开九法会的“法相天台”古匾一道。罗汉寺内还遗存有马祖手掘故井及古说法台遗迹。其次,可以作为马祖返蜀弘法,游方剑南证明材料的其它文字还有由日本高楠顺次郎、望月信亨等编著,1933年东京有雅堂出版的《大日本佛教全书》第95册《大觉禅师语录》卷下《颂古》中记录了一道首题为《马大师与西堂、百丈、南泉玩月》的诗,诗云:“戏出一棚川杂剧,牛头马面几般多。夜深灯火阑珊甚,应是无人笑依栏”。作者释道隆,俗姓冉,自号兰溪,南宋四川涪州人,少年出家。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人日本,为建长寺开山第一祖。南宋祥兴一年(1278年)圆寂,谥号大觉禅师。比这更早的间接材料还有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樊南文集续编》中《唐梓州慧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碑铭并序》记载,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年)时,节度川东的柳仲郢(柳宗元之子)造四证堂于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距什邡不到100公里),慧义精舍的南禅院中的墙壁上图绘了益州无相禅师、保唐无住禅师、洪州道一禅师及西堂智藏四人真形,以其“化身作范”、“式扬道风”。与马祖道一同时代诗人号称诗佛的王维的《投道一师兰若宿》一诗。诗云:“一公栖太白,高顶出云烟,梵流诸壑遍,花雨一峰偏。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鸟来还语法,客去更安禅。昼涉松露尽,暮投兰若边。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岂惟留暂宿,服事将穷年”。诗中所说太白山距离长安尚有二百多里,地处京畿道、山南西道和剑南道交接之处。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郭辉图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