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第四章
摘自:咏给•明就仁波切 著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海南出版社 2013年10月
阅读提示:2002年明就仁波切参加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查德·戴维森主持的实验研究,被测出大脑中的快乐指数在禅定状态中跃升了百分之七百,一度让科学家以为仪器坏了,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明就仁波切,在本书中,阐述他自己是如何通过佛法禅修克服童年时代的恐慌症,获得内在真正的快乐的。
|
第四章空性
空性是万物产生的基础。——第十二世泰锡度仁波切,《唤醒沉睡的佛》
单纯地安住时所体验到的开阔感,在佛教名相中称为“空性”,但“空性”或许是佛教哲学中最易被世人误解的名相之一。这个名相对佛教徒来说已经很难理解了,对西方读者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早期有许多梵文与藏文的英文翻译,都将“空性”译为“空无”、“无物”,误将“空性”和“什么都没有”两者画上等号。事实上,这与佛陀试图阐述的真理有着天壤之别。
佛陀确实教导我们,自心本性就是空性,事实上,空性也是所有现象的本质。但佛陀的意思并不是指一切现象的本性像真空一样完全空无。他所说的“空性”,在藏文里由两个字所组成:“东巴—尼”(tongpa-nyi)。“东巴”(tongpa)的意思是“空”,它所代表的意义是某种超出感官能力所能感知,及概念性思考所能理解的状态。在佛教名相中,这往往称为“不可思议”“无法言喻”“不可说”等,但也可直接翻译为“难以想象的”或“无以名状的”。而“尼”(nyi)这个字,在藏文日常会话中并没有任何特别意义,但如果将这个字放在另一个字之后,当作“后加字”时,它表达的是一种“可能性”,也就是任何事物都可能生起,任何事都可能发生的意思。因此,当佛教徒说到空性时,意思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一种能让任何事物显现、改变或消失的无限可能性。
在此我们可采用一个现代物理学家观察原子内部运作时,所看到的奇异又精彩的现象作为类比。根据我的了解,一般物理学家认为所有亚原子现象的产生,起源于所谓的“真空状态”,这是亚原子宇宙中能量最低的状态。在真空状态下,粒子不断地显现和消失。因此,尽管看起来似乎是空的,但这个真空状态却是非常活跃的,充满产生一切现象的潜能。就这点而言,真空状态和“心的空性特质”相当类似。如同真空虽然被认为是“空的”,却是各种粒子显现的根源一般,心在实质上也是“空的”,缺乏真实可陈述的特质。然而这无法界定、不全然可知的状态,却是一切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不断生起的基础。
由于自心的本质是空性,因此你具备了体验无限可能的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的能力,连对空性的误解也是从空性中生起的现象!
有一个简单的例子,也许能帮助你从体验的层次进一步了解空性。
几年前有个学生来见我,请我为他讲授空性。我给了他一些基本的解说,而他看起来蛮高兴的,事实上应该说他兴奋极了。
“真是太酷了!”我们谈话终了时,他这样说道。
在我的经验中,空性不是只靠一堂课就能轻易了解的,所以我指示他接下来几天都要针对今日所学去做禅修。
几天之后,这个学生突然出现在我房门外,脸上带着惊恐的表情:面色苍白、佝偻着背,而且不断颤抖,他步步为营地走进房里,仿佛在猜测前面是否有流沙一样。当他终于走到我的座位前面时,他对我说道:“仁波切,你吩咐我做空性的禅修,但昨天晚上我突然想到,如果一切都是空性,那么这整栋房子也是空性的,地板也是空性的,底下的地面也是空性的,这样的话,我们岂不是会穿过地板掉下去,然后穿透到地底下去吗?”
我等他说完后,问他:“谁会掉下去?”
他想了一下这个问题,然后表情完全变了。“哦,”他叫了出来,“我懂了!如果这栋房子是空性的,而人也是空性的,那么,根本就没有人会掉下去,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穿透过去。”
他叹了长长一口气,身体放松了,脸色也红润了起来。于是,我让他以今天的新体会再回去做空性禅修。
两三天之后,他再度不期而然地出现在我房门外,又是脸色苍白、全身发抖地走进房里。明显就可以看出,他正在尽力憋气,一副很怕把气呼出来的样子。
他在我面前坐下,说道:“仁波切,我依照您所指示的去做空性禅修,也了解这栋房子是空性的,底下的地基是空性的,我也是空性的。但是,当我愈来愈深入这个禅修,不再看到或感到任何事时,我真的很害怕。倘若我只是空性的,那么我不是就要死了吗?这就是为什么我今天早上跑来见您的原因。假使我只是空性的,那基本上我什么也不是,那么,无论如何也无法让我不消融于空无之中!”
确定他说完之后,我问道:“是谁会消融?”
我等了一会儿,让他有时间消化这个问题,然后进一步说道:“你误以为空性是空无了。几乎所有的人一开始都会犯这种错误,试图以一种观念或概念性的角度去理解空性,我自己也曾经犯过同样的错误。但是,从概念的角度是绝对不可能了解空性的,只有透过直接的体验才能真正认证空性。我并不是要你相信我说的话,我只是要告诉你,下几次再正式禅修时要问问自己:‘如果万法的本质是空性,那么谁会消融?什么会消融?谁诞生了?什么生起了?谁会死去?什么会死去?’这样试试看,你得到的答案可能会出乎自己的意料。”
深深叹了一口气之后,他同意再试试看。
几天之后,他回到我的房间,脸上挂着平静的微笑,告诉我说:“我想,我现在开始懂得什么是空性了。”
“我遵照您的指示,针对这个主题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禅修之后,终于领悟到空性其实并不是空无,因为必须先有‘有’,才会有所谓的‘无’。空性其实就是一切,使所有我们想象得到的各种可能的‘存在’与‘不存在’同时显现而出。所以,假使我们的真实本性是空性,那么,没有任何人可以说是真的死去或真的诞生了。因为每一刻在我们身上都同时具备‘可以是如此’或‘可以不是如此’的可能性。”
“非常好,”我告诉他,“现在,你把刚刚所说的一切都忘掉,因为如果你试图一字不漏地记着,那么你就会把所学到的一切变成一种概念。这样的话,我们就得重新再来一遍了。”
胜义谛与世俗谛
没有世俗谛(相对真理)作为基础,就不可能讲授胜义谛(绝对真理)……
——龙树菩萨,《中观论颂》
我们大部分人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禅修才能了解空性。我在讲授这个主题时,通常最先被问及的问题之一就是:“嗯,如果实相的基础是空性,那么万物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非常深奥。不过,空性和经验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简单,或者应该说,就是那么简单。但就是因为那么简单,所以很容易错失。事实上,由于空性的无限潜能才使得所有现象,包含念头、情绪、感官知觉,甚至物质等一切,因而能从空性中显现、移动、改变,最终消失。
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一支,研究物质的原子与亚原子层次,但这并不是我的专长。所以,我们先把量子力学放在一边。我发现说明空性最好的方式,是回到佛陀时代所了解的“虚空”比喻:虚空是一种无垠的开阔感,它本身并不是一种“东西”(thing),而是一种无边无际、不具特性的背景。银河系、星球、动物、人类、河流、树木等都在这背景上,透过这背景而显现和移动。若没有虚空,这些事物就无法彼此有别或一一显现;若没有虚空,就不会有空间容纳万物,也不会有让万物被看见的背景。只有在虚空的背景之中,天体和星球等才能够诞生、移动和消失。我们之所以能够站立、坐下、进出房间,也是由于我们周围的空间之故。我们的身体中也充满了空间:外部的孔窍,让我们能够呼吸、吞咽、说话等,还有内在器官中的空间,如肺部的空间会随着呼吸而张开或闭合。
空性和现象之间也有着类似关系。倘若没有空性,就没有任何事物能够显现;倘若没有现象,我们则无法体验万物之源的空性背景。因此就某方面而言,我们得说空性和现象之间有某种关联,但两者也有很重要的差异点。空性,或说无限的可能性是实相的绝对本质;由空性所显现的一切,无论是星球、银河系、人、桌子、台灯、时钟,甚或我们对时间和空间所体会的一切境,都是这无限可能性的相对显相,都是无限时空中暂时的显现。
我也想借这个机会指出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之间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根据佛教的理解,以及现代西方科学某些学派的看法,只有永不改变、不会被时间或环境所影响,或不能分解为更小的,或跟他物毫无连接关系的,才能称之为绝对真实。以此定义为基础,我所学到的是:空性——这不可计量且难以言喻的潜质、一切现象的背景,既不是被创造出来的,也不受因缘条件影响——是绝对真理。不过,由于本然心是空性的,是全然开阔且不受任何可被命名或可定义的特性所限制,因此,任何人对现象的看法或说法,或者我个人对现象的看法或说法,都不能说是对其真实本性的真正定义。
换句话说,绝对真理是无法以言语、图像,甚至数学公式符号表达的。我听说有些宗教同样也认为这些方式无法表达“绝对”的本质,因此他们也不愿以名号或图像来形容。至少佛教也赞同这一点:我们只能透过体验来领悟绝对的境界。
然而,完全否认在我们居住的世界里,万事万物会在时空中有所显现、改变和消失,也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一件事。人们来来去去,桌子会损毁,有人喝掉杯子中的水之后,水就会不见了。经验不断在改变的这个层次,就是佛教名相中所称的“世俗谛”,也就是“相对真理”。而所谓的“相对”,是指相对于不变且难以言喻的绝对真理。
虽然假装没有体验到桌子、水、念头和星球等事物是非常愚蠢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说这些事物原本就以一种完整、独立、自足的方式存在。根据定义,原本就存在的任何事物必定是恒常不变的,无法被分解成更小的部分,或不受因缘变迁的影响。
这样叙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之间的关系,虽然非常理智,却无法提供我们了解这种关系所需要的直觉性领会,或以现代语言来说,一种“本能式”的领悟。当弟子一再请求佛陀解释绝对与相对真理之间的关系时,他时常以梦境为例,指出日常生活中清醒时的体验,就如同梦境中的体验一样。佛陀列举的梦境自然跟当时弟子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有关,比如说牛羊、谷物、茅草屋顶和泥墙等。
这些例子对21世纪的现代人来说,却不一定具有同样的作用。因此,教学时,我通常都会举对方较为熟悉的例子。譬如说,假设你是喜爱汽车的哈车族,如果你梦到有人送你一辆新车,你一毛钱也不用付,那么你铁定会感到兴奋极了。收到这辆“梦中车”,“梦中的你”心里一定很欢喜,你会很高兴地开车去兜风,很开心地跟亲朋好友大大炫耀一番。
然而,假设梦中的你开着车兜风时,突然间,另一辆车撞上了你,车头全毁,你的腿也断了。这时,梦中的你的心情肯定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马上从快乐的天堂掉到绝望的地狱。你的车毁了,你又没有保“梦中险”,断腿又让你痛得哭爹叫娘的。这时,梦中的你可能就开始哭了。梦醒时,枕头上竟然还湿了一大片呢!
现在我要问你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并不难。
梦中的车是真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既没有工程师设计了这辆车,也没有工厂制造这辆车。车子既不是由真正的零件所组成,也没有任何分子或原子组成车子的不同零件。然而在梦境中,你所体验到的这辆车却非常真实。事实上,你将梦境中的一切都视为真实,而且也以非常真实的念头和情绪回应了这些体验。但是,无论你的梦境体验看起来有多么真实,我们还是不能说这些体验是原本就存在的,你说是吗?当你醒来时,梦境就消失了,你在梦中所感知的一切也融入了空性——万物生起的无限可能性之中。
同理,佛陀教导我们,任何一种体验都是从空性的无限可能性中生起的显相。佛陀言教中,最广为人知的《心经》中说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我们也可用现代人的语言这样说道:
梦中车是原本不真实的车,原本不真实的车即是梦中车。
梦中车无别于原本不真实的车,而原本不真实的车也无别于梦中车。
当然,可能也会有人争辩,日常清醒时所体验的一切跟梦境中所体验的一切,在逻辑上怎么能拿来相互比较?毕竟梦醒之后,腿并没有真的断了,也没有一辆撞毁的车停在车道上啊!此外,倘若真实生活中的你真的发生了车祸,现在你可能已经躺在医院里,还得面对一笔可观的修车费呢!
然而,无论是梦境或清醒时刻,你体验的基础都是相同的,即念头、感受和感官知觉等,都是随着因缘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果你能将这样的对照谨记在心,那么,清醒时刻所经历的一切就会开始失去对你的影响力。念头就是念头,情绪就是情绪,感官知觉就是感官知觉;这一切在清醒的日常生活中轻易且快速地来来去去,正如同在梦境中一般。
你所经历的一切随着因缘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即使只有一个条件改变了,你的体验形式也会随之改变。如果没有做梦者,就不会有梦境;如果没有做梦者的心,就不会有梦境;如果做梦者没在睡觉,也不可能会有梦境。当这些因缘条件都聚合时,梦境才会产生。
空性的禅修练习
心的本质是空性的,虽然是空性,但万物却不断从中生起。
——第三世嘉华噶玛巴,《噶玛巴道歌集:了义大手印祈愿文》
对空性具有智性的理解是一回事,直接体验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我们现在再来试试另一个练习,这个练习跟前几章所说的练习稍微有点不同。这次,你要非常仔细地看着自己的念头、情绪与感官知觉,看着它们从空性中生起,显现片刻,然后又消融于空性之中。如果没有念头、情绪或感官知觉,就蓄意编造一些,一个紧接着一个,愈多愈好,愈快愈好。这个练习的重点在于,尽量去观察不同形式的体验,愈多愈好。假如不去觉察这些体验,一不注意,它们就溜走了。所有的念头、情绪或感官知觉都要观察到,一个都不要漏掉。
一开始,以挺直且放松的姿势坐好,自然地呼吸。安顿好之后,就开始清晰地观察你的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记住,假如什么念头都没有,你就开始在心中胡乱制造一番。无论你感知到什么——痛苦、压力、声音等,都要清晰地看着它们,甚至连“这是好的念头”“这是不好的念头”“我喜欢这个练习”“我讨厌这个练习”等想法,也都可以是观察的对境,连简单感到哪里发痒也可以拿来好好观察一番。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个过程至少要持续一分钟。
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
看着心的变动……
看着心的变动……
看着心的变动……
好,停。
这个练习的重点是单纯地看着从你觉知中经过的一切,看着它们从空性中生起、刹那显现,然后消融于空性之中。这些变动就好像大海中不断起伏的波浪,别想阻挡你的念头、情绪等,也别追逐它们。如果你追逐它们,如果你让它们牵着你的鼻子走,你就会受到它们的制约,无法当下开放、即兴回应。反之,如果你试图阻挡你的念头,那么你的心可能就会变得很狭小、很紧绷。
这是重中之重,因为许多人都误以为禅修就是要刻意停止念头和情绪的自然变动。你也许可以暂时阻挡这变动,甚至因此而达到短暂的平静,但这种平静只不过是僵尸般的平静罢了。这种毫无念头和情绪的状态,完全不具识别能力而且也不是清明的。
如果你能练习让自己的心如实呈现,那么你的心终究会自己安顿下来,你会开始有一种宽广的感觉,你清晰、无偏地体验事物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一旦能够以觉性看着这些念头和情绪的来去,你就会开始认出它们全都是相对的现象。它们之所以能够被界定,完全是由于它们和其他经验之间的关系。能够辨识快乐的念头是因为它和痛苦的念头不同。这就好像某人个子很“高”,是和个子比他矮的人比的结果。事实上,这人本身既不高,也不矮。同理,除非是跟其他念头相比较,否则念头或感觉本身并不能被定义为正面或负面。如果没有这样的比较,念头、情绪或感知就只是念头、情绪和感知罢了,它们本身并没有任何天生固有的特质或特性。除非透过比较,我们无法对它们下任何定义。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经验
物质实体存在于空间性的延展。依此,“虚空”的概念便失去了它的意义。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
与现代科学家的对谈中,我惊异地发现,量子力学原理跟佛教徒对空性与显相关系的理解,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所使用的语汇不同,经过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发现其实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现象,通过无数相关事件的因缘和合,一瞬间、一瞬间地展现。
为了充分领会这些相似处的意义,我发现了解古典物理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量子力学发展的基础。“古典物理学”是一个通称,泛指基于17世纪奇才牛顿及追随他脚步的科学家们,根据实验观测所建立的一系列理论。古典物理学从宏观的角度,阐述自然界的基本物理现象和运作法则。根据古典物理学的看法,宇宙是一台运作有序的巨大机器。根据这种机械理论模式,如果我们知道宇宙中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velocity,指粒子的速度和移动的方向),也知道它们之间在某个特定时间点的作用强度,我们就可能预测宇宙中每一个粒子在未来任何时间点的位置和速度。同理,我们也可以根据对宇宙目前状态的完整描述,得知宇宙过去的全部历史。宇宙的历史可说是个别粒子依据绝对及可知因果定律所连接而形成的历史巨网。
然而古典物理学的定律和理论,主要是基于对宏观体系的观测,诸如行星和恒星的移动,以及地球上物体之间的互动。但是,19世纪和20世纪的科技发展和进步,让科学家能研究愈来愈微细的现象行为。他们的实验开始显示,微观体系(如原子、分子、核子等)的物理现象,并不像古典物理所描述的宏观体系那么有规则、那么可预测。这些实验形成量子力学的基础,也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架构。
这些实验有一些令人意外的发现,例如我们平常所认定的“物质”,可能不像我们过去相信的,是实体而且可以明确定义的。亚原子层次的观测显示,“物质”的行为相当奇特,有时展现粒子的特性,有时却展现波的特性。据我所了解,我们其实无法同时准确测知粒子和波的位置和速度。所以,根据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描述宇宙状态的传统观念于是瓦解。
如同量子力学是由古典物理学定律逐渐发展出来,佛陀针对经验本质的描述也是渐进的,是根据听闻法教者理解程度的进展,逐步加深他所提出的见解。历史上,佛陀所阐述的法教被分为三个系列或三个阶段,也就是所谓的“三转法轮”。“法”,在梵文中称为“达摩”(dharma),在这里的意思是“真谛”,也可以说是“事物的本质”。佛陀首次开讲的地方是鹿野苑的一处空地。鹿野苑位于瓦拉纳西附近,属于现今印度的贝拿勒斯辖区。初转法轮的法教以可观察的实质经验为基础,阐述了实相的相对本质。这些法教总结为众所周知的“四圣谛”,不过,更贴切的说法应该是“洞悉事物本性的四种清净见解”。简单地说,这四种见解是:
一、凡夫的生命受制于痛苦(苦);
二、痛苦起源于苦因(集);
三、苦因可以息灭(灭);
四、有简单的修行之道可帮助我们息灭苦因(道)。
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时,佛陀开始讲述绝对真理的特性。二转法轮的教示是在位于印度东部比哈尔省(Bihar)灵鹫山所讲述的,主题是空性的本质、慈心、悲心和菩提心(bodhicitta,梵文,也称为“觉醒之心”)。三转法轮时,佛陀则说明佛性的基本特质,讲述地点分布在印度各处。
三次转法轮的教导各有特色,除了对心的本质、宇宙,以及心如何感知经验有不同的解释之外,也用于澄清当时佛陀追随者们的疑惑。佛陀涅槃之后,他的追随者对如何诠释他所宣说的法教,时或具有不同的意见,其中有些人可能并没有听闻佛陀前后三次转法轮的全部教导。所以他们之间意见不一致,其实也是很自然的,因为佛陀一再强调,只靠知识性理解是不可能领会这些言教的根本要义,唯有透过直接体验才能真正有所了悟。
那些只听过初转教导的人后来发展成两个学派:“说一切有部”和“经部”。根据他们的见解,极微小的粒子被视为绝对“真实”,也就是说,极微小的粒子本身是完整的,无法分解为更小的部分。这样的极微小粒子在藏文中称为“度趁”(dul-tren)或“度趁恰美”(dul-tren-cha-may),可大致译为“微小至极的粒子”或“不可再分割的粒子”,在汉传佛教名相中称为“微尘”或“无方分极微尘”。这些基本粒子被视为一切现象的基本组成元素,不可能消融或消失,只会转变为不同形式。例如:当木块燃烧时,木头“不可再分割的粒子”并没有消失,只是转变为烟或火焰,这跟“能量不灭定律”并无不同。能量不灭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一项基本法则,意指能量既没有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只会被转化为不同形式,例如汽油的化学能量可被转化为启动汽车的机械能量。
此刻的你可能满头雾水,弄不清楚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跟达到个人喜乐到底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你耐着性子继续听我说下去,这之间的关系就会愈来愈清楚。
佛陀后期的教法说明“极微小的粒子”或“不可再分割的粒子”可以被转化的事实时表示,所谓的极微粒子,其实也只是一种无常或暂时的现象,因此不能被视为根本或绝对“真实的”。2500年之后,爱因斯坦以他最著名的方程式“E=mc2”证明了这一点。这简洁的方程式说明粒子就像是一个能量小包包。
举个日常生活的实例:水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变成冰;在常温下,则是液体;加热之后,会变成为蒸汽。在研究室的实验中,水分子可被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但是当我们深入检验这些原子时,它们又是由更小的亚原子所组成。
有部和经部的见解跟古典物理学说之间,存在着一种很有趣的相似之处。根据古典物理学(为了使这些观念更易了解,我可能过分简化了这个例子),物质基本元素和宏观物体,例如行星、恒星及人体,都可用位置和速度等可精确测量的特质来描述。此外,透过和地心引力及电场等作用力之间的完美协调互动,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运动是可以预测的。古典物理学在预测宏观现象的行为方面,例如星球的运行等,仍然是非常有用的。
不过,19世纪的科技发展提供了许多新工具,让物理学家能够观察物质现象的微观细节。20世纪初期,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Thomson)进行了一连串的实验,发现原子并不是一个固定本体,而是由一些更小的粒子所构成,例如带电的粒子——电子。另一物理学家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以汤姆森的实验为基础,提出了原子模型。学过高中化学或物理的人应该都很熟悉,在这个类似微型太阳系的原子模型中,电子绕着中心的原子核运动。
拉塞福的“太阳系”原子模型学说的问题是,它不能解释原子加热或以其他方式获得能量后,为什么必定会发射出某种特定能量的光。不同的原子有不同的能阶组,称为“原子光谱”。1914年,尼尔·玻尔(Niels Bohr)发现,将原子内部的电子当作一种波时,就能准确说明原子光谱的现象。这是量子力学早期的一大成就,迫使科学界开始重视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质的这个奇异新理论。
大约与此同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指出,我们不一定要把光当成波,我们可以把光当作粒子,也就是他所称的“光子”。爱因斯坦所引证的实验现象是,当超过某种频率的光束照射到金属板上时,金属板中的电子会吸收光的能量而脱离金属表面产生电流。继爱因斯坦的发现之后,许多物理学家便开始以实验证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基本上都可以用粒子来叙述。这样的观点跟“有部”所有现象都是由极微小粒子所组成的见解非常类似。
当现代科学家继续研究亚原子的世界时,他们仍然面对同样的问题:亚原子(“实相”或“经验”的建构基石)有时呈现波的特性,有时呈现粒子的特性。因此,他们只能测定亚原子会呈现某种特性或行为的概率。在实际运用方面,量子理论显然很正确,激光、电晶体、超级市场光电子扫描机和电脑晶片的发展等就是很好的证明。然而量子理论对宇宙现象的诠释,仍停留在一种相当抽象的数学叙述阶段。不过我们也要记住,数学是一种符号语言,是一种以数字和符号代替文字所写成的诗歌,表达潜藏于世俗经验背后的实相。
可能性所带来的自由
对生起的一切保持清新的觉性……就足够了。
——第九世嘉华噶玛巴,《大手印了义海》
佛陀在早期的教导中指出,痛苦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我们执著于某种原本存在或绝对“真实”的经验,包括相信有原本真实的自我(人我)和原本真实存在的物质现象(法我)。当听法弟子的程度愈来愈高时,佛陀就开始较直接地演说空性及佛性的见解。同样地,古典物理学家对于物体的本质和行为的认识,也是在19世纪末期多位科学家的努力之下,逐渐重新加以定义并修正。
诚如先前提到的,现代科学家在观察物质的亚原子层次行为时,发现亚原子世界的元素在特定实验条件下,表现得很像是物质的粒子,但在其他条件下则表现得像波。从许多方面来看,这些“波与粒子双重性”的观察研究显示了新物理学,即量子力学的诞生发展。
我可以想象得到,科学家刚开始观察到这些奇异的行为时,可能会感到很不习惯。我们可以简单类推一下,想象某个你自认为很熟的人,刚刚才把你当成知心好友看待,半小时之后,却表现得好像从来没见过你一样。你可能会把这样的行为称为“两面人”。
另一方面,这必定也非常令人兴奋,因为对物质变化的直接观察,而开展了研究的新视野,这跟我们开始积极观察自心活动,而打开新视野的情况非常类似。有好多要看!有好多要学习!
秉持科学家一贯的投入与努力,20世纪初期的物理学家又开始寻求新的探讨方法,以解释粒子具有波动性的现象。以玻尔原子内电子具有波动性的理论蓝图为基础,科学家最后成功地以精密的数学方程式重新描述亚原子的世界,说明为何已知宇宙中每一个粒子都可由波的角度去理解,而每一种波也都可由粒子的角度去理解。换句话说,组成宏观世界的粒子一方面可被视为“物”,另一方面又可视为延展于时空中的波动现象。
那么,物理学跟快乐有什么关系?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实质且独立的个体,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性格,但如果我们坦然看待现代科学的新发现,就不得不承认我们对于自我的看法实在是很不完整。
佛陀的言教通常被分为两类:一是有关智慧或理论的教导,另一则是针对方便道(方法)或修持的教导(即佛教名相所说的“教证二法”)。佛陀自己时常将教法和证法比喻为鸟的双翼,若想展翅高飞,非得要有一双翅膀不可。“智慧”的羽翼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目标一点基本认识都没有,无论“修持”的翅膀再怎么拍动,也将徒劳无功。譬如去健身房健身的人,不论是汗水淋漓地踩踏跑步机或拼命地举重,他们至少都大概知道自己到底想从中获得什么。直接认证自己天生拥有获得喜乐的能力也是一样,我们必须先弄清楚目标是什么,才能通过适当的努力来达到目的。
现代科学,尤其是量子物理学与神经科学,提供我们探讨及开展智慧的另一种方法。对21世纪的现代人来说,这比佛教通过主观分析而洞悉实相本质的传统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证明。现代科学不仅能够站在确实且科学化的分析角度解释佛法修持为何有效,同时也对佛教所认识的,基于因缘变化而瞬间显现又消失的短暂现象“无方分极微尘”,提出了微妙且深刻的观察,但是,我们必须更深入科学的领域,才能发现两者之间有何相似之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