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慈济视频:培养创造力 英国艺术家驻校教学

2013年11月14日 08:54
来源:慈济基金会

'正在加载中...'

今天海外教育现场直击,我们要从英国经验来看,1990年代末期,英国中学生成绩恶化,从1997年开始,英国试图用创造力改革教育,不增加新科目与新课程,而是把艺术家送进学校。原来,在英国,娱乐与艺术活动,是学习重要的一环,专家认为,多元学习,才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来源。 

英国创造力学习,英国乡间,午后时光静谧美好。 

洪少芸:“我想在这里是轻松许多,人们的生活不只是考试,不像在台湾,一直都在复习,即使到了周末都还有考试,但是在这里,人们至少会有音乐、舞蹈等其它的课外活动。” 

洪少芸,说是对台湾的教育适应不良,不如说,英国的教育模式,让她看到另一片天空。 

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将进入英国劳斯莱斯飞机设计部门实习。 

洪少芸:“我一些朋友对音乐,艺术上也很,这些并非学业成绩所需,但是这些对于创意领域来讲,帮助很大在这里你也被鼓励从事那些领域的兴趣,但是在台湾你会被驱使去念像医学,科学等,因为你可以找到待遇好的工作。” 

少芸证明了学习不只是输入知识,而是把抽象知识在生活中练习。这也是英国,这个工业革命源起的大国,正在进行的教育革命,他们计划用创造力,教出有创意、能思考的学生。 

创意文化与教育中心执行长保罗寇拉:“英国政府有份统计资料,说明了现今在学小孩,日后将从事的工作有60%未发明,(接)现在这个世界需要的,不是求职者,而是工作的发明者。” 

学校到底要教什么?英国在2002年,成立创意文化与教育中心,投入新台币14亿,支持改革计划,而打开创造力大门,就从送艺术家驻校开始。 

教室变活泼了,透过艺术家作为触媒,老师也重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星堤小学幼儿园老师莎莉:“对音乐一窍不通,我既不会乐器,也不懂乐谱,但约莫一年前,有位音乐老师来担任驻校艺术家,因为他都比较早到校,他问我要不要学吉他,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唱歌。” 

逆转发生了,孩子们开始用全新的方式学习唱歌,创造力,才是未来的竞争力。 

创意文化与教育中心执行长保罗寇拉:“他们日后离开学校所从事的工作还没被发明出来所以学校无法教导他们要做什么只能将他们塑造成学习者所以创造力教育的重点在培养学子们用学习的力量去学习各种事物。” 

这或许可以引为台湾借镜,专家指出,在知识上,台湾孩子学习的内容能应用在未来的,不到30%;而每天超过十六小时单调的学习,根本无法出现创造的文化,英国的启示提醒我们,我们正在帮孩子准备的,可能是即将消失的时代,重新思考学习的意义与内涵,把学的责任,还给孩子。

[责任编辑:张虓] 标签:慈济 慈善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