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人文真善美:夏日夜间回收不打烊


来源:慈济基金会

人参与 评论

利用暑期,文儒书院的小朋友及家长参与活动。家长们称赞活动是教育孩子爱护地球的好平台。(摄影者:宋希明) 连续两周夜间环保的队伍中,穿梭着一群身穿黄色恤衫的小菩萨们,他们是参加文儒书院夏令营的小朋友,

利用暑期,文儒书院的小朋友及家长参与活动。家长们称赞活动是教育孩子爱护地球的好平台。(摄影者:宋希明)

连续两周夜间环保的队伍中,穿梭着一群身穿黄色恤衫的小菩萨们,他们是参加文儒书院夏令营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为地球妈妈付出爱护行动。

每周五晚上七点半,漳洲慈济志工与小区民众在君悦小区的空地上,一一展开回收活动,进行夜间环保资源分类。

夏令营师生让迷路垃圾回家

“由于这期的小朋友,大部份是县城里的小学生,他们接触环保的理念较少,有的甚至从来就没有接触过,因此,这是一次很好的体验课。”带领文儒书院夏令营小朋友参与活动的老师黄燕霞说,此次共有八位老师与十四位小朋友参与夜间环保活动。

为了让小朋友在环保活动中有更深刻的体验,下午的学习时间,老师先在学院内通过影片向小朋友普及环保小常识,,晚上再让小朋友亲自动手体验环保物是如何回收、利用、分类,就能更深刻体会到爱护地球的重要。

蒋若轩小朋友十分积极地给垃圾分类,满头大汗却笑呵呵,她说,“我们的垃圾都是有一个自己的家,只是它们迷路了,我要做的就是让它们回家。来到这里,我懂得我们都可以去帮助别人,这种感觉很好。”韩政豪小朋友是第二次参加夜间环保活动,做环保后知道各种罐子的分类也是有讲究的,以后也常常过来,还要叫同学一起来做。

每周五晚上七点半,漳洲慈济志工与小区民众在君悦小区的空地上,一一展开回收活动,进行夜间环保资源分类。(摄影者:吴武龙)

环保队伍中有一位长得很清秀的小学生,只见她不时的拿着玻璃瓶、饮料罐,以及散落的小部件,不时向在场志工询问要如何来区分和分类。她就是陈增欣,“虽然之前在日常生活中,有注意到饮料瓶上可回收或不可收的标志,但自已并不懂得在平常人眼内的垃圾,竟然有这么大的用处。”参加环保活动后,陈增欣知道要如何来区分和利用环保物,回到家也要向爸爸妈妈宣传,为保护地球出一分力。

捐出环保物力行从我做起

人群中,有一位做得满头大汗却不时会露出微笑的女士,这是第一次参加夜间环保活动的翁玲,通过志工陆阿宝的介绍而认识慈济。

知道慈济有回收废旧衣物的翁玲,将家中的旧衣物捐出来,并在陆阿宝的邀约下参加夜间环保活动。她觉得今天过来做环保特别的开心,回家后也要在家里做简单的分类,爱护地球要从自身做起。如果时间允许,她也要多来付出。

第一次参加夜简环保活动的小区民众陈雯婷,一直对环保志业很关注,看了影片之后知道很多的小细节,比如说纸的分类、塑料的分类、回收衣物的去向,“回收之后的意义都是在今天才有感触。”

陈雯婷认为,只要有一个人开始做起,身边的人多少有些感动,慢慢感化,从自己的家开始做起,学习分类。在学校跟同学分享,通过自己发心去做,然后带动更多的人来做。

在志工颜梓华身边学习环保物分类的蔡明亮,是慈济的照顾户。蔡明亮的妻子陈丽雪身患多种疾病,慈济志工长期的关怀与陪伴,使他们一家不再感到彷徨。今年(2014年)蔡明亮一家也开始参与夜间环保活动,使自已由一个由手心向上的人,翻转成为手心向下的人。

有愿就有力成立环保站

许木兰把自家老房子前的院子变成了环保站,带动乡亲们身体力行护大地。(摄影者:严美慧)

夏天的傍晚虽然没有白天的似火骄阳,但大地依旧热浪袭人。来自龙海颜厝和龙海石码的志工们在夕阳的照耀下,欢喜地做起了环保分类。

“以前,我去进货的时候,看到路上有环保物,我就会捡起来,把卖环保物的钱全部投入竹筒。漳州的师兄师姊一直希望、鼓励我能带动大家,成立环保站。我没有多少文化,想来想去也就做环保最适合了。”志工许木兰边整理环保物边这么说。

去年(2013年)10月,许木兰把自家老房子前的院子变成了环保站,“最开始是想做玻璃回收,因为没有那么大的场地,就决定先做日常的环保分类。”由于环保站位处农村带,大多数乡亲都是自己收集环保物自己卖,所以在成立环保站之前,许木兰一直担心大家不愿意无偿把环保物捐出来,也担心乡亲们会碍于面子问题没有人来参加活动。

“漳州的师兄师姊就鼓励我,有愿就有力。在师兄师姊的鼓励和传承下,环保站终于成立了。”渐渐地,许多环保志工知道环保站成立后,纷纷把环保物无偿拿到环保站,同时身体力行投入环保分类活动中。

全家总动员与地球共生息

夏日下午六点,天色还是很亮,环保志工桂梅在自家大门口和院子右侧,各贴上环保标语,让经过的人看了一目了然。

桂梅的房子2012年刚装修好,同年环保站成立,那时婆婆很反对,原因是垃圾脏又臭,哪有人新房子在堆放垃圾?老人家觉得很心疼!经过不断引导后,婆婆了解慈济、知道环保的重要性,如今只要白天儿子、媳妇去上班,邻居拿来的回收物,桂梅的婆婆都会自动做好分类,整理的干干净净。

志工与会众把纸类一一捆绑好,旧衣服也装成一袋袋。(摄影者:林木绅)

在龙海浮宫开了一间店的沈水木,总是沿着店面沿路一直捡回收物,一天两回。现在环保站里看到的塑料瓶,一半以上几乎是沈水木捡回来的。住在村内的民众沈民权第一次参与环保活动,从家里带了回收物来,他表示,“做环保可以积福德,很欢喜!”

另一位民众郑丽鸿是慈济会员,平时就经常收看大爱电视台,“很想加入慈济当志工,也想学习电视上的草根菩提,尽心尽力做环保。”

距离上次的环保活动才一个多月,回收物依然很多,志工们把纸类一一捆绑好,旧衣服也一袋袋就好……环保志工洪小惠说:“我们做环保,重点是要倡导。为什么要做环保?就是要救地球。人人‘以我做起’,才有办法影响别人,不让地球再有负担。”

回家时,不忘看了大门口的环保标语,“简朴‧回归自然”,一天五善,力行减碳,这不是口号,而是一种行动,但愿人人身体力行,与大地共生息。

(文:许雅玲、郭品铄、林小鸿、吴艺惠福建漳州报导2014/07/13)

相关专题: 台湾慈济视频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马本州]

标签:慈济

人参与 评论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