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曾文:办好佛教网站是当代佛教文教建设的需要
2010年12月02日 13:11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杨曾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2010年12月2日上午,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研讨会在上海玉佛寺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在第一场学术报告会上发表了题为《办好佛教网站是当代佛教文教建设的需要》的主题演讲。摘要如下:

作者简介:杨曾文,生于1939年12月7日,山东省即墨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宋元禅宗史》等。

文章认为寺院设立网站对当代佛教的文教建设十分重要,今后通过总结和交流经验,不断加以改进,佛教网站将为推进中国佛教与时俱进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今天在上海玉佛寺举办研讨会的主题“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应当说是一个新的问题,也是新时期宗教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个题目略去涉及媒体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而要求侧重探讨媒体的定位和办好媒体的指导思想。

众所周知,所谓媒体,包括信息的载体和信息的表现形式两个方面,主要包括传统的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以及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及移动网络等载体和信息表现形式。关于中国宗教界开办媒体的情况,涉及的面很广,笔者所知甚少,这里仅就佛教寺院设立网站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 成绩突出,展现了中国佛教的时代风貌

中国佛教界在“文革”结束后,经过配合、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各地寺院得以迅速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从80年代以后在中国佛教协会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之下,努力践行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人间佛教”的思想,进入90年代以后推行旨在增强机体活力的包括信仰、道风、人才、教制、组织在内的自身建设,并不断发展佛教文化和教育事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各地佛教寺院和佛教协会陆续创办各类佛教书刊,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电脑的逐渐普及,也开始创办佛教网站来进行网上传法、文教宣传和内外交流,以其图文并茂和方便迅捷的形式,赢得广大信众和学术界的认同与赞赏。经过10多年来的努力实践,中国大陆佛教界在设立佛教网站方面已经取得突出的成绩。

据1983国务院批转《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确定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的报告》的附件所列中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名单,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共有142座,而在嗣后1997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中介绍,中国共有佛教寺院13000余座。这虽不是最新的数字,然而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那么,现在中国大陆有多少汉传佛教寺院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呢?仅据“佛教导航•佛教网址”的介绍,目前在各地设立佛教网站的寺院共有186所。这已经超过了汉传重点佛教寺院的数目。这些寺院具体分布是:华东60所,华北30所,华中21所,华南26所,西南28所,西北14所,东北7所。此外,各地佛教协会设立的网站有51个。当然,这一统计还不足以包括全国所有的佛教网站。

据笔者十分有限的上网浏览,佛教寺院所办的网站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说是风格各异,各有千秋,从整体上展现了中国佛教的时代风貌。如果将各地佛教寺院网站的内容加以综合,既有宣传国家的政策和形势、各地佛教界的动态的内容,又有介绍自己寺院的历史、讲经和弘法活动、佛教专题论坛、慈济公益事业、内外交往、期刊介绍、寺院人物和古迹、文物的栏目,此外还有佛典、图书资料共享等等。在表达形式上,既有文字介绍,也有图像展示,甚至也有生动的视频、悦耳的音乐配合。这些不断改进和充实的寺院网站,既反映了各地寺院教团四众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中国佛教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蕴含的丰厚的人文资源。

应当说,这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佛教界文教事业所取得的丰硕成绩的一个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正在发展着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日益繁荣。

二、 总结经验、互相交流是进一步办好佛教网站的必需

从中国当代佛教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佛教自身建设的加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佛教互联网媒体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是方兴而未艾,前途光明而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何进一步将佛教网站办好?笔者认为总结经验、互相交流是进一步办好佛教网站的必需。中国佛教寺院遵循历史传统和教制,寺院不是按宗派统辖和编制的,而是各个寺院分散独立运作,现在虽有全国和地方的佛教协会从中协调、督导,然而在教务、财务和日常活动等方面基本都是各自负责和运营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围绕办好网站问题进行交流,做到让成功经验共享呢?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如下办法:

一是日常彼此互相观览和观摩各地的佛教网站,虚心地向别的寺院、外地佛协的网站学习,通过比较将别的网站的成功经验用于改进自己的网站。现在确实有些网站办得比较好,不仅受到本地或自己寺院信众的欢迎,也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和学术界的关注、赞扬。现在,有些著名的社会网站,例如“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关于佛教历史、人物等的词条有不少就取自于各地的佛教网站。

二是地方佛协或较大寺院出面召集本地区寺院的主事法师和网站人员举办专业会议,进行交流经验,促进彼此网站的改进和合作。

三是由中国佛教协会,或联合宗教领导部门、科研部门举办全国佛教界的网站经验交流会议。通过交流,将共同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加以推广。甚至也可以通过这种会议,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制定佛教网站设立宗旨、运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等。

四是大陆的佛教网站应当关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佛教网站的经营和发展情况,吸收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技术,进而彼此经常交流教务信息、文教动态、图书文献的资料等。对于外国的佛教网站,也应当予以关注,吸收办好网站的经验,引入有利于充实和丰富佛教网站的信息和资料。

此外,佛教网站应当积极吸收国家或民营网站的成功经验,例如“人民网”、“新华网”、“环球网”以及“搜狐网”、“新浪网”、“中华网”等等,版面严谨,信息丰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文字流畅,上网快捷等,都值得学习,从中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佛教网络的启示和技巧。

三、关于佛教寺院办好网站的几点想法

笔者是从事佛教历史研究的学者,对于如何办佛教网站应当说是个外行,然而作为一个经常浏览佛教网站的读者,一方面为佛教界在设立网站方面取得日新月异的成绩而感到高兴,同时也对如何进一步办好网站有新的期待和想法。借此机会,提出来供诸位参考。

(一)认定方向,坚定信心,再创辉煌

新时期中国佛教的方向可以说已经十分明确,如2010年2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中国佛教协会章程》规定:“本会的宗旨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民族佛教徒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弘扬佛教教义,发扬优良传统,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维护宗教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作贡献。”这既是中国佛协的宗旨,也是各地佛教组织、寺院和信众皆需遵守的宗旨,当然是佛教寺院设立网站应当坚持的方向和遵循的原则。

笔者认为,中国佛教正处于与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经济、科技和文化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相适应的转型时期,既面临巨大的挑战,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佛教如果能够及时抓住这个机遇,不断吸收经济的、科技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充实和发展自己,必将迎来更加宽阔的前景。当年中国佛教将先进的雕版技术用来刻印佛典,曾极大地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并且通过向邻国赠送佛典而扩大了与这些国家文化交流的领域。同样,在今天利用先进科技制作电子版大藏经、佛典,利用互联网建立网上寺院,开展互联网传法、信息交流和文化活动,必将极大地增强中国佛教机体的活力,推进中国佛教与时俱进的发展,并且为中国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笔者在网上看到湖南省“佛教导航网”(www.dhfjw.com)的如下声明:坚持“教育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本站不从事或参与任何经营活动”。笔者想,坚持非赢利性、公益性,是不是所有佛教寺院网站应当坚持的原则呢?佛教寺院办的网站是否应与从事以赢利为重要经营目的的互联网有所区别呢?笔者是这样认为的。是耶,非耶?现提出来向诸位领教。

(二)增加对信众活动和先进事迹的报道

各地寺院设立的网站在版面、文字报道和图像等内容等方面,是以本寺院、本地的佛教事业建设、教务和文化活动为重点,自然将寺院的方丈置于中心地位,对方丈的说法、活动和应接来访的场面作突出报道。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方丈既是主持寺院、僧团的领袖,也是一方信众敬仰的佛法导师,对寺院建设和劝善导俗,为民众和社会造福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此以外,笔者还希望佛教网站今后能增加篇幅对普通信众的活动、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更多报道。因为很多信众在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在从事的文教活动和促进社会和谐中有突出表现,是值得表彰的。在做好本职工作、孝敬父母、济贫助残、赈灾、致力环保以及社会公益活动中,不少佛教信众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些是可以通过佛教网站进行报道和表彰的。还应增加对外地、别的寺院信息以及佛教学术活动的报道。

这样做必将使佛教网站的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也会使社会更多民众关心网站,支援网站建设。

(三)加强寺院历史、人物、古迹的研究和报道

目前很多佛教网站都设有介绍本寺、本地的历史、相关人物、古迹和文物的栏目,总的来看相当不错。笔者经常浏览这方面的内容,从中受益非浅。然而感到也有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特别是有一些在中国佛教史上乃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寺院,在这方面似乎要下更多力气来加以改进。笔者建议寺院方面可以考虑联合教内外的学者对相关历史、人物和古迹、文物进行共同研究,然后将研究成果加以概括进行介绍,以丰富寺院、当地的佛教历史和人文资源。另外,寺院网站能否考虑将本寺珍藏的佛教文献、文物等,更多地进行报道或公布,给研究者研究以方便呢?

(四)关注佛教学术,报道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自进入改革开放之后,佛教界和学术界的关系不断得到改善,现在已经形成良性互动和彼此促进的关系。佛教寺院和佛协的网络虽以报道佛教教务与文教活动为主,但也要关注学术界在佛教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并更多地加以报道,甚至也可以与当地佛教学者协商,为他们免费设立博客网页。

这里顺便建议,佛教网络在刊载学者的学术论文时,应当事先取得作者的同意;刊载时也不应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删节和修改。特别一些中青年学者,因为需凭学术论文和专著参加职称评定,而在网络上发表的著作是不被看作成果依据的,而一旦被网络发表,要在正式刊物发表就会碰到麻烦。

诚然,佛学术研究成果对佛教传播和发展未必短期发生效果,然而从长期来看,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中国进入近现代以后,学术界对于中外佛教历史、教理、经典、制度和文化艺术的研究成果,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佛教领袖、学僧和骨干人物,为推进佛教适应时代发展,是做出了积极贡献的。同时,当代佛教研究也为党和政府了解中国佛教历史、佛教特色和佛教现状,为制定政策和法律,做好佛教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和历史借鉴。

笔者相信,通过佛教网站对佛教学术的关心和报道,将极大地增进教内学者的沟通和联系,有利于佛教界对佛教学术研究成果的吸收,促进佛教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以便捷、公开和信息资料共享为原则

便捷、公开和信息资料共享,应当是一切网站应当做到的原则。佛教网站因为不以赢利为目的,理应做得更好。

然而笔者在浏览佛教网站中也发现一些令人烦恼和不安的情况,认为是不符合这个原则的。有个别网站,要求上网者必须输入自己的名字,甚至要求必须注册成为会员才可以上网,否则就看不了,或看不完整。也有的网站,打开网页后,竟突然飞出一个窗口,强迫你必须注册成为它的会员,否则既不能上网,也不能退出,不得已只好断开联接才能离开网页。应当指出,不仅佛教网站不应当使用这种耍赖的软件,即使普通网站使用这种软件也要受到谴责。佛教网站那样多,有谁有功夫注册成为一切要浏览网站的会员呢?如果非要坚持这样做,必将招致读者的反感,远离你的网站。笔者希望今后在佛教寺院设立的网络上,不再出现这种情况,让人们自由地上网,自由地离开。

综上所述,佛教寺院设立网站,是中国佛教在新时期文教事业方面取得的成绩的一个方面,为推进佛教适应时代传播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果今后通过总结经验,加以改进,相信一定会为佛教加强包括信仰、道风、人才、教制、组织在内的自身建设,为进一步发展佛教文化和教育事业,为繁荣新时期的社会文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0年11月12日于北京华威西里自宅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邢彦玲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