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日本佛教代表团基调发言
编者按:2013年11月27日,第十六次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三亚隆重召开。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会长、净土门主总本山知恩院门迹伊藤唯真法师在第十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代表日本佛教代表团作基调发言,以下为发言内容:
前言
值此“第十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在中国海南省三亚市隆重召开之际,我有幸作为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会长,以及净土门主、净土宗知恩院门迹做主题发言,感到无上荣幸。首先,请允许我对此表示衷心的谢意。同时,请允许我借此机会,向在百忙中莅临本届大会的中韩日三国佛教界诸位法门兄弟,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本次大会的主题为“自然灾害与心灵救助”。众所周知,日本被称为灾害列岛。2011年3月,日本东部地区发生了大地震,灾情十分严重。中国和韩国两国政府、两国人民,以及两国佛教界迅速地伸出了救援之手,向震灾地区提供了无私的援助和声援。来自佛教之国中国和韩国的饱含着佛教徒无比温暖之心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援助,极大地鼓舞了灾区人民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的勇气。借此机会,请允许我向中国和韩国佛教界的法门兄弟表示由衷的感谢!
今年,我们日本佛教界迎来了震灾后的第三次“盂兰盆会”(阴历七月十五前后,为超度祖先亡灵举行的佛教祭祀仪式——译者注)。虽然震灾已经过去三年了,但是受灾地区仍然处于恢复重建阶段,灾区人民的心灵创伤还没有完全愈合,通往完全复兴的路程还十分遥远。
我认为,受灾地区的全面复兴,首先有赖于灾区人民心灵的复兴。东部大地震所造成的严重灾害,向我们宗教者提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课题,即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宗教者应该如何行动,应该如何履行我们宗教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毋庸赘言,自然灾害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因此,本届大会的主题“自然灾害与心灵救助”是我们佛教徒平素应该认真思考,不断加深认识的一个极为重要而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下面,请允许我列举一部分有关日本东部大地震的事例,期待能够为加深对本届大会主题的理解有所裨益。
“草木国土悉皆成佛”思想
日本四面环海,气候温暖,风光明媚;山川原野,四季草木,郁郁葱葱。然而,日本属于火山列岛,国土四周濒临几大海沟。此外,整个国土面临热带海洋经常发生的低气压的必经之路。同时,日本还位于地球岩盘运动的三重交汇点。
因此,日本在尽享大自然种种恩惠的同时,还经常遭受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日語“津波”(Tsunami)即“海啸”一词,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由此可知,日本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岛国,而且还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列岛。
佛教主张“草木成佛”、“非情成佛”。天台宗门认为:草木以及无心者都可以成佛。心灵、自我乃至环境,一切圆融,皆为佛性之显现。自古以来,“草木国土悉皆成佛”这一偈文广为流行,日本古典谣曲中也经常登场。《中印经》中有“一佛成道,观见法界,草木国土,悉皆成佛”之偈。“草木国土悉皆成佛”一语,初见于日本天台宗名僧安然所撰《斟成草木成佛私记》。值得注目的是,本书撰于日本贞观年间发生的陆奥国地震和海啸发生期间。(参考冈田真美子著《草木国土之生命》,原载于《在家佛教》60卷第71号)
贞观11年(869)年5月26日,陆奥国(现为福岛、宫城、岩手、青森四县)发生了8·3至8·4级巨型地震和海啸。据《日本三代实录》记载,位于丘陵地带的国府多贺城(现宫城县多贺町)的城郭、仓库、城门、箭楼、瓦顶板心泥墙倒塌,海啸造成沙押川水逆流,淹没了西南地区,上千人溺死于水灾。当年,清和天皇将灾害归咎于自身有失德望,而采取了免除租庸调、向贫困者发放食物,以及向“苅田领神”颁发神位等措施,并祈祷“伊势神”、“八幡神”镇定灾害、护佑国土。
据《日本三代实录》记载,海啸“呼啸狂吼,如雷鸣般震耳欲聋”。这场发生于贞观年间的巨大地震和海啸,成为日本有史以来最为详细记载的自然灾害。“呼啸而来的黑色海水宛如咆哮着的怪兽侵占了陆地原野,割断草木,整个大地为之割裂,城郭民居崩溃,人马仓皇逃遁。唯有祈祷神佛冥助,地震、海啸平息,国土山河安定;待灾害之魔退却,大地草木重生,天下法音遍起”。
可以想见,安然就是基于此种心境和社会环境,撰著了《斟成草木成佛私记》。当年,清和天皇为了治理国家,反省自身的不德,任命派遣了“检陆奥国地震使”,谋求尽快复兴陆奥国,平抚民心。作为佛门子弟,安然深思竭虑,畅演佛法,为了平息大自然的暴虐,为了免除大自然的灾害,而祈祷山川草木国土的安定。
生者与逝者的心灵对话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地区发生了大地震。这场大地震被称之为“贞观大地震”的再现。在历史上,明治29年(1796)6月15日和昭和8年(1933)3月3日发生了“三陆地震海啸”。这两次地震和海啸所波及的范围广泛,灾情严重,日本全国都投入到了抢险救灾活动之中。前者,震灾后未能及时掌握灾情。后者,只宫城县一县,死于海啸和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的人数就达到了三千四百余名。红十字会以及各种社会救援团体参加了搜寻遗体、埋葬火化、烧毁处理动植腐烂物等救援活动。宫城县一带为先祖信仰十分浓厚的地区,当一个家庭的成员全部遇难后,该家族所有亲戚齐心协力,努力再兴家族;先祖和家庭信仰在救援复兴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复兴过程中,人们建立了记载有关迁居高地、地震海啸信息的供养碑,作为教训,供后人汲取。
不论在任何年代,由于地震和海啸而丧失骨肉至亲的心灵创伤,历久而难以愈合。日本民间,流传着不少与此相关的“亡灵”故事。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撰有《远野物语》,记载了有关明治3年发生的海啸之际的故事(第九十九则)。
据该书讲述,土渊村(现远野市土渊町)副村长之弟福二入赘到位于海岸边的田之浜村,遭遇海啸而丧妻,携死里逃生的两个孩子重返故里,搭草棚而居。某夏日夜晚,福二目睹亡妻和一个陌生男子并肩而行,遂尾随跟踪其后,一直追到船越村(现山田町)一带的崎之洞。福二开口喊叫亡妻名字,亡妻莞尔一笑;福二定睛一看,那陌生男子原来是死于海啸,而自己入赘之前,亡妻所爱之男子。亡妻开口说到:“我现在已经与此男子结为夫妻。”福二听罢,急忙质问亡妻:“你难道不想念自己可爱的孩子吗?”亡妻闻之,脸色骤变,失声而泣,与男子疾步而走。福二在原地呆呆地伫立到翌日清晨,归家后罹病。
该故事的意义并不在于议论是否存在亡灵,它唤醒我们宗教者深思,应该如何面对由于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而瞬间丧失了骨肉至亲的心灵创伤,提醒以灵魂的救济者而自负的宗教者,应该以此作为自身的重大思考课题。
据统计调查,在日本东部大地震之后,出现了不少类似上述感知亡灵或亡者复活的事例。据东部大地震一年后的官方统计,死亡人数为一万五千八百五十四人,下落不明者为三千一百五十四人。震灾发生一周年之前,《朝日新闻》曾经以“千万人的呼声”为题,连载了不少与已故亲人心灵交流感应的报道。例如,“亡于海啸的丈夫初次笑容满面地出现在幸存的妻子眼前,无论妻子如何责难为何没有逃离灾难,已故丈夫却笑容依旧”(名取市星隆子)。又如,“已故母亲突然回到家中,在厨房焦急地呼唤自己。母亲向自己诉说,自己亡于溺死,最后痛苦不堪。听到已故母亲这唯一的倾述之言,我深深地忏悔未能尽心竭力保护母亲”(陆前高田市佐藤聪朗)。再如,“最近,经常听到附近的孩子们在一起议论,已经死了的爷爷回来了,已经死去的姥姥突然出现在眼前”(山田町佐佐木瑞英)。
上述生存者与死亡者的对话,源于热爱生前的死亡者的生存者的至深爱心,源于家族骨肉至亲之间的无限深情。我们绝不可能仅仅用所谓“亡灵”或“幽灵”来解释上述东北地区特有的精神领域的超常现象。我认为,上述现象源于生存者对于自身独自一人幸存于世之理由百思不解,不断地加深幸存者对于死亡者的无限情思的所谓“宗教感性”,我们佛教者对于上述社会现象不可漠然置之。
如何设身处地为震灾幸存者着想,主动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呢?我认为,如果我们将幸存者对于死亡者的思念,当作自身的情思,洗耳静听幸存者发自肺腑的倾述,必将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死亡者的伤痛和幸存者的悲哀,同时唤起宗教者自身的同悲同哀之心。身为净土宗门的僧侣,还可以根据幸存者的实际需求,以念佛者的身份,发挥宗教者可以发挥的利乐有情的社会作用。简而言之,所谓设身处地为幸存者着想,就是与幸存者同悲同哀。
以民间文化为心灵支柱
2011年4月,即日本东部大地震发生不久,恰值净土宗总本山知恩院计划举行日本净土宗“宗祖法然上人圆寂八百周年庆赞法会”期间。为了应对震灾,我们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将法会延期至当年秋季。决定延期的主要理由为:虽然对弱者充满了慈爱的法然上人的法会日期早已确定,但是无视震灾受害者的痛苦窘境,以及举国上下奋力救灾的现状,有违于宗教者的睿智和良心。虽然法会日期推迟,但是作为净土门徒,能够与受灾地区民众同心念佛,共度难关,实为无上欣喜。同时,我们还紧急设立了援助受灾者对策指挥部。
在那场震灾中,位于沿海地区的佛教寺院灾情十分严重,三门、大殿、客堂、仓库、墓塔等倒塌损坏;寺院内树木倾倒,海水卷来的土砂瓦砾遍布,昔日庄严佛土,今日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为了应对前所未有的惨状,佛教界的传统佛教教团和各新兴佛教教团同心协力,集思广益,共同商讨对策,陆续做出了开展募捐活动、运送救援物质、派遣救灾人员等决策。同时,位于日本各地的各宗派的本山寺院、各新兴佛教团体的本部,以及隶属于神道教的神社同时开始举行震灾受害者慰灵法会和祈祷早日复兴法会。来自日本各地、各阶层的义务救援团体奋勇当先地投入到了清除震灾瓦砾等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中。灾区佛教寺院的年轻僧侣废寝忘食,献身于土葬或火葬遗体、诵经祈祷、超度亡灵等救援活动。通过诵经和念佛供养,使受害者家属得到了精神上的暂时解脱。
由于大地震灾害的影响,不少当地居民不得不远离久居的故乡。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所谓故乡,就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传统祭祀和祖先坟墓之地。对于东部地区受灾民众来说,故乡存在着“神乐”即日本神道的祭祀活动和乡间舞蹈,寺院中存在着各家各户的祖坟。在漫长的岁月中,传统的祭祀仪礼已经深深地溶入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复兴民间传统文化,与心灵救助及支援受灾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换而言之,当地民众在区域祭祀、民俗艺能,以及传承于各家各户的人生仪礼等文化环境之中,创造了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
在受灾当地,家家供有佛龛,每所寺院中设有祖先灵位堂和祖先坟墓,当地民众认为,每天每日的安稳生活的得惠于祭祀祖先,即来自祖先的护佑。自古以来,这种与神佛相关的传统仪礼赋予当地民众精神慰藉。
但是,由于大地震所带来的灾害,祭祀活动中使用的舞蹈面具、服饰、乐器等流失毁坏,民众信仰的依托——寺院也惨遭毁坏,祖先的坟墓也倒塌损坏。
我认为,对于受灾地区的民众来说,真正的复兴应该体现于:整个受灾地区重新响起神乐和乡间舞蹈的欢歌笑语,安心地前往重新修建的墓地,祭拜追悼故人;欢聚于复兴了的寺院,从中获得安稳地生活下去的勇气。
相关专题: 第十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