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亭(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南亭法师(1900——1982年),俗家姓吉,出家后名干满,字南亭,别号云水散人,法名昙光,他是江苏泰县人。他的父亲贻广公,以耕读致家境小康。母储氏,出四子,南亭行三。八岁入塾启蒙,聪颖好学。十岁那年,随着他母亲到本邑营溪观音禅寺进香,住持道如老和尚见他英挺异常,与他似有夙缘,因向他父母情商,乞度他为徒孙。他父母虔信佛教,且家中男孩子多,舍一个出家为僧,也是上报佛恩。于是在这种因缘下,南亭在就在观音禅寺剃度出家,师事文心、智光两位法师,而以道如老和尚为师祖。道如老和尚还有师父,就是曾任过泰州僧正司的玉成老和尚,是南亭的曾师祖。
壬子年民国(1912年年)肇建,南亭十三岁。那时泰县诸山集议兴学,联合创办了一所"儒释初高等小学",聘请观音禅寺的智光法师为校长。南亭的曾师祖玉成老人,对道如和尚说南亭聪明,是可造之材,要道如送他入学读书,这样南亭就到了泰县,插班入儒释小学的高级部。读了一年半,高级部还没有毕业,因为诸山在经费上不能按时照缴,学校停办了。他仍回到营溪观音禅寺。
如此过了数年,到1919年,南亭年二十岁,二月中旬,奉师祖道如老和尚之命,和他的师兄润亭,一同到焦山定慧寺,从德峻和尚受具足戒。戒期圆满,本来可以回营溪观音寺了,但常住宣布新戒要入学戒堂,到七月半为止,如此在焦山住到七月,才回到营溪观音寺。过了春节,他和师兄润亭禀告道如老和尚,说常州天宁寺传戒,他们要去参学,道老留他们不住,只得任他们去了。到天宁寺传戒结束,寺中闹风潮,警察还到寺中抓人,他两人看参不出名堂,只好又回到观音寺。
1921年秋天,智光法师在泰县北山寺,为常住讲《大乘起信论》,南亭向师公道老告假,到北山寺依师父听经。1922年,出身于上海华严大学、宁波观宗寺观宗学社的常惺法师,到北山寺访智光法师。南亭法师听说常惺法师在安庆迎江寺办佛学院,他藉着陪同法师上街之便,向法师面请希望入学受教,得到法师的应允。1923年初春,禀明师公、师父,乃负笈安庆,到佛学院插班入学,亲灸常惺法师。在校三个学期,听过度厄老和尚讲的《维摩诘经》,和常惺法师讲的《成唯识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大乘经论,略窥佛学门径。1924年夏天毕业,回到泰县北山寺。
在这种因缘下,他七月底到了常州清凉寺,在佛学院任助教。他在安庆佛学院所学的经论,尚没有消化,还不能融会贯通,此后在佛学院任教三年,藉着"教学相长"的机会,使南亭法师学力大进,逐渐得窥典籍的精华。1927年,清凉佛学院学生毕业,南亭法师又随着应慈老和尚到了上海,在上海的清凉寺续办佛学院,并改名为"上海华严学会",翌年招生开课。到了十八年(1929)下半年,应慈老人与清凉寺住持静波意见不谐,应老把华严学会迁到常州永庆寺继续上课,南亭法师在院讲《大乘起信论》等课程,直到二十年(1931)学生毕业为止。南亭法师依应慈老和尚先后七、八年,从应老听《法华》、《楞严》、《华严悬谈》诸经典,亦为学生讲授《八识规矩颂》、《华严五教仪》、《中观论》、《大乘起信论》等论典。一九二八年以后,并往来于上海、常州、镇江、无锡,于各大寺院讲《梵网经》、《十六观经》、《华严经》、《阿弥陀经》、《道德经》等。
编辑: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