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悟和尚(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释溪如(1903——1969年),俗家姓李,出家后法名溪如,号晓悟,河南省潢川县人,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懒悟”这个名字,是因他出家之后,中年时代,全心投入作画习禅,忽略生活细节,经常不洗澡,不换衣服,不拘于形表,这样别人就喊他“懒和尚”,他也不以为忤。日久之后,他索兴把“晓悟”改为“懒悟”,就这样以“懒悟”名世了。
懒悟幼年家贫,读了几年私塾即辍学,十余岁丧母,贫无所依,乃投入潢川县的远锋庵剃度出家,做小沙弥,随侍庵生,撞钟击犍,习禅诵经。如此过了十年,才受具足戒,成为比丘。
民国十三年(1924年),福建厦门南普陀寺住持转逢法师,把原来为子孙庙的南普陀寺改为十方丛林,住持改为“选贤制”,订下十方常住规约二十条,并选出福建同安籍的会泉法师,出任首任住持。会泉锐意改革,和转逢商议办佛学院,培育僧才。翌年,闽南佛学院成立,由会泉担任院长,聘请出身宁波观宗寺观宗学社的常惺法师任副院长,对外招生。是年,懒悟二十五岁,出家十年,由于天资颖悟,努力学习,这时学力已有相当基础。他千里负笈,由河南到了厦门,考入闽南佛学院,成为第一届学生。
在校攻读两年,毕业后东渡日本,据说是研究法相唯识学。在日本居留五年,除了研究佛法外,对绘画发生了兴趣,暇时练习绘画,自得其乐,所以后来他的画有点日本风味,肇因于此。
民国二十年(1931年),他回到国内,驻锡灵隐寺,在这断时间,曾入名画家林风眠门下习画,并与国画家唐云为友,互相砥砺,再加以杭州山水名胜的陶冶,使懒悟的画艺进展神速,数年之后,连林风眠和唐云等对他的画也十分赏识和推崇。
大约在民国二十三、四年(1934、5年),他离开杭州,欲往庐山东林寺隐居,途经安庆迎江寺,为住持本僧及常住竺庵、心坚二师所挽留,在寺中西堂任职,后来出任安庆城北的太平寺住持。在安庆住了二十多年,以画闻名。
他的画初学四王──王祈、王时敏、王翚、王鉴。到安庆以后,致力于创自释弘仁的新安画派遗风,用干墨皴擦,有疏峻之趣;但于石涛、石溪之画也得力颇多。他有一方图章,文曰“二石之后”,可见他画风承袭的源流。但他能变古创新,自成一格,其画以江南山水居多,清新雅致,秀劲超逸,兼而有之,亦颇有渐江和尚神韵,后与萧龙士、光元鲲等人并称“新安八老”,为安徽近代画坛名家之一。
编辑: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