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
2010年08月23日 18:09 】 【打印共有评论0

马一浮(资料图片)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男,汉族,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四川成都;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我国当代理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赞其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马一浮自幼读书过目能诵,时称神童,早岁应浙江乡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与马君武、谢无量创办《二十世纪翻译世界》,传播西方文化,时有“天下文章在马氏”之誉。1903年6月赴美国任留学生监督公署中文文牍,广泛涉猎西方文史哲著作;1904年东渡日本,学习日文、德文;1905年以后寄居杭州,博览群书,一心向学,不问世事,于传统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民国成立初期,一度受蔡元培先生之请,出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秘书长,因不满蔡先生“废经”主张,旋即辞职返回杭州,其后数次以“礼闻来学、未闻往教”拒绝北大、浙大之邀请。)抗日战争爆发后,乃应竺可桢先生之聘,为浙大学子讲授“国学(马一浮先生不满意国学之名,楷定为六艺之学)”,讲录辑为《泰和宜山会语》,包含其“六艺论”思想要义。1939年夏,在四川乐山创办复性书院,出任主讲,讲明义理,选刻古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感于新政府之赤诚,出任浙江文史馆馆长,及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特邀代表。1967年病逝于杭州。

马一浮先生擅长书法,各体皆备,碑帖兼取,尚古而脱古,自成一家,尤精行草及隶书:行草运笔俊利,章法清逸而气势雄强,横划多呈上翻之势,不拘成法,拙中寓巧,气格高古;隶书取精用弘,形成用笔温厚、结体潇洒之特点。马先生亦善治印,为西泠印社成员,其印朴茂而富韵致。

马一浮先生工诗词,喜吟哦,小学、文学、禅学、义学、玄学、理学等皆造诣极深,能法、英、德、日、俄、拉丁等多种外文;著述甚富,主要有《泰和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蠲戏斋诗编年集》(《法数钩玄》等)《避寇集》《朱子读书法》等,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张领栓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