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百喻经》、《大乘起信论》译出纪念日

2013年10月14日 09:15
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一、《百喻经》译出纪念日

《百喻经》书影(图片来源:资料图)

2013年10月14日,农历九月十日,《百喻经》译出纪念日。

《百喻经》,四卷,又称《百句譬喻经》《百句譬喻集经》《百譬经》《百喻集》,五世纪印度僧人僧伽斯那著,其弟子求那毗地于南齐永明十年译成汉文。本经是集录有关善恶罪福报应之譬喻故事而成,用一百个(今存九十八喻)譬喻故事,说明佛教基本教义。大部分故事都以一般民众为对象,也有一些针对外教徒、出家众、国王等。内容包括愚人食盐喻、妇女欲更求子喻、入海取沉水喻、估客驼死喻、欢喜丸喻、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等,都是利用譬喻形式,以加深听者的理解。经中故事短小生动,设喻巧妙,文学性、可读性甚高,对佛教术语的解释细致富于哲理,不仅能帮助普通大众理解深奥的佛法义理,还能使人读后对人生有所感悟,心灵得到荡涤,“除去教诫,独留寓言”,也是一部既亲民又不失深刻的佛教文学经典。

本经作者僧伽斯那,又称僧伽斯、僧伽先,是古印度大乘论师。汉文大藏经中,与本经编纂目的相同的经典尚有不少,如《杂譬喻经》等。

求那毗地(?~502),意译德进、安进,南齐时来华译经僧,中印度人。早岁出家,师从大乘论师僧伽斯那,经常讽诵经典,并熟记大小乘经二十余万言,通达内外经典,精研阴阳、卜筮之术,占时验事。齐高帝建元初,居止毗耶离寺,执锡布化,威仪端肃,王公贵人迭相供请。其师僧伽斯那曾由经藏中抄出“譬喻一百事”编成一部以教授新学者,求那毗地也精通其义旨,遂于永明十年九月十日译出,即《百喻经》四卷。其后,求那毗地又译出《十二因缘经》《须达长者经》各一卷。刘宋大明以后,译经事业衰微,到这时才有新译本出现,时人见而称叹不已。求那毗地为人弘厚,很多人从万里之外前来归依,南海商人也都很崇敬他,为佛事献资赞助者很多。后于建康建正观寺,重阁层门,整饰殿堂,收徒施化,德业甚著,中兴二年示寂,年寿不详。

二、《大乘起信论》译出纪念日

《大乘起信论》书影(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2013年10月14日,农历九月十日,《大乘起信论》译出纪念日

《大乘起信论》又称《起信论》,一卷,相传为古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阐明如来藏缘起之旨及菩萨、凡夫等发心修行之相,是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归结大乘佛教之中心思想,也是佛教思想之重要入门书。《大乘起信论》问世后为各宗所重视,中国大乘佛教主要宗派如华严、天台、禅、净土、密宗等都深受影响:隋代,昙延、慧远曾撰书以宏阐本论之旨,道绰于其《安乐集》中屡屡引用本论,三论宗之吉藏、天台宗之智顗也对本论推崇备至。唐代,元晓、法藏、澄观、宗密等华严家争相为本论作注疏,湛然作《金錍论》,本论渐成天台家造章疏时所必依用之经论;此外,永明延寿之《宗镜录》、四明知礼之《十不二门指要钞》等也常依准本论之旨意;密宗所奉之重要论典《释摩诃衍论》,相传即龙树菩萨为阐释本论而作。经录记载,元帝承圣二年九月十日,真谛法师在衡州建兴寺译出此论,月婆首那传语,沙门智恺执笔。《大乘起信论》异译本,有唐实叉难陀译《大乘起信论》二卷。

真谛(499~569),西天竺优禅尼国人,婆罗门种,原名拘那罗陀。梁武帝大同十二年来华,由于形势动荡,真谛法师在华二十余年,不遑宁处,但他随方译出经典部卷之多,仍为同时诸译师所不及。中国佛教史上译经名家辈出,而其中译经最多、影响最大之四位译经高僧被世人尊为四大译经家,又有两种说法:一为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二为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无论哪种说法,真谛皆为其中之一。据《续高僧传》载,真谛法师译出经论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历代三宝记》所载则为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开元释教录》刊定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真谛所译经论,除《转识论》《大乘唯识论》等唯识论典外,另有《金光明经》《弥勒下生经》《仁王般若经》《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律二十二明了论》《中边分别论》《十七地论》《俱舍论释》《大乘起信论》等,其中以《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影响最大,乃南朝摄论学派之主要理论根据,真谛也被尊为摄论宗之初祖。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