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我们为何不幸福》:幸福与钱有关?


来源:《我们为何不幸福》

人参与 评论

摘自:《我们为何不幸福》 慈诚罗珠堪布 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4年5月 阅读提示: 翻开《我们为何不幸福》,那些警醒我们麻木人生的道理我们可

摘自:《我们为何不幸福》 慈诚罗珠堪布 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4年5月

阅读提示 翻开《我们为何不幸福》,那些警醒我们麻木人生的道理我们可能闻所未闻,如“乐观者最早死”“物质享受就像是喝盐水,只会越喝越口渴””“人死了以后,不是一了百了”“把财富送人,就能带到下一辈子”“失去心爱的人或物,是轮回中必定面临的自然规律”“面对痛苦本身,就是偿还果报”……

为什么拥有了财富还是不幸福

现代文明基本不重视内在的充实,只知道一味往外去寻找幸福,因为方向错了,所以最后只能是空手而归、一败涂地。物质方面虽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发达程度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但心灵危机也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希望拥有幸福,是包括动物在内的所有生命最终极的目标。

在过去,按照绝大多数人的逻辑与先天自生的思维方式,会认为:只要我有钱,就一定会很幸福,没有理由不幸福。随着启蒙运动的大力倡导,西方人开始接受了一种理念,那就是:幸福不在于精神,而在于物质,如果到内在的精神上去寻找幸福,就等同于是在没有幸福的地方去寻找幸福,无异于缘木求鱼。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人们更是把发展的焦点转移到外在物质的极大丰富等方面。

但是,随着300 年前近代文明的诞生,200 多年前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到今天为止,现代文明一方面给我们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同时也让我们面临着很多新的危机——哪怕物质越来越丰富,知识越来越多,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我们却越来越不会做人,伦理道德的底线也越来越低,甚至沦丧到没有底线的地步。尽管很多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拥有庞大的财富,但很多人还是不幸福、不快乐、不开心。

现代文明基本不重视内在的充实,只知道一味往外去寻找幸福,因为方向错了,所以最后只能是空手而归、一败涂地。物质方面虽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发达程度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但心灵危机也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60 年代的时候,欧洲与美国的科学家开始研究人类的幸福指数这一课题。自从有了这个比较可靠的科学数据以后,人类的幸福指数却一直都在下滑。

美国从上个世纪的60 年代到2000 年之间的40 多年中,他们的收入翻了三番,但离婚率却翻了两番,青少年自杀率增长了三倍,犯罪率增长了四倍,监狱里的服刑人员增长了五倍,抑郁症患者增长了十倍……而且,初次罹患抑郁症的患者平均年龄,也从29 岁下降到14岁;不仅成人会患抑郁症,连儿童都开始罹患抑郁症。

抑郁症不但赶走了人们的幸福生活,而且还让人生病甚至死亡。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抑郁症将成为全球公众健康的最大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也一直在下降。60 年代的时候,西方曾做过一个调查,题目是:“你能够信任大部分的人吗?”有58% 的美国人和英国人投了肯定票。但到了1998 年,在回答同样问题的时候,能给予肯定答案的人只有30%。现在大部分的美国人认为:“现在我们没有办

法知道谁是真正靠得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竞争、攀比、互不信任、互不沟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切都为自己着想,导致了无穷的压力,从而导致了抑郁症的高发率。

2003 年的《光明日报》报道:中国每年的自杀人数为20 万,也即是说,每年都有差不多两个汶川大地震的死亡数字源于自杀,其中80% 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据专家介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轻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孤独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病人将像感冒一样普遍。

针对于此,专家推荐了一个快乐的处方:每天要保持开心的心态。

当然,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每一天都能开开心心,当然不会去自杀,不会去跳楼,但怎么样能够每天都开心呢?面对激烈的竞争,巨大的生活压力,怎么能保持愉悦的心态呢?

所以,我们有必要探讨、研究一下:为什么拥有了财富还是不幸福?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心灵危机?该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更自由、更健康、更幸福呢?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马本州]

标签:《我们为何不幸福》 幸福 财富 动物

人参与 评论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