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释永信:秉承宗风 少林文化海外传播的实践


来源:凤凰佛教

禅宗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也为道家、儒家思想提供了新的思想源泉和发展动力,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登封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林恩)

编者按:11月17日至20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陕西省组委会承办,北京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协办的“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与会大德专家围绕会议主题“祖德流芳,共续胜缘”,深入研讨汉传佛教祖庭文化的发展、继承和弘扬。推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登封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出席研讨会并提交了题为《秉承宗风,继往开来》的主题论文,永信大和尚在论文中用宏阔的历史观阐述了禅宗的中国化进程及少林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实践。凤凰佛教选编了永信大和尚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

禅宗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禅宗是众多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且是其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派;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中国佛教的主干和根源。菩提达摩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这时的禅宗,印度色彩当然极浓。但是发展下去,到六祖慧能,禅宗已经与印度佛教大相径庭。唐代,禅宗内部分成了不少小宗派。此后,禅宗更进一步分成五家: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在分化的同时,印度色彩越来越淡,中国色彩越来越浓,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中国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反过来也为道家、儒家思想提供了新的思想源泉和发展动力,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禅宗中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精神风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和艺术的创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自魏晋六朝以后,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朝韵联,都是与禅境息息相关。禅宗思想也是近代思想家,如谭嗣同、章太炎建立他们思想体系的渊源之一。

宗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是礼制文化,是中国传统家族为生存、发展而形成的一整套生活制度,它具有强大的统率成员、调配资源的组织功能。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礼制社会环境中采取相适应的生存发展策略,自觉地走上了礼制化道路。少林寺僧团宗法制度,为其生存和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使少林寺1500余年香火不断、生生不息。

少林寺的宗法制度自北魏创建到金末,僧人虽有代数之分,但不具家族形式,僧人的生活、起居、传法都在一起。而寺院的掌门者,唐代之前寺院的三纲上座僧、寺主僧、都维那都是从寺院的高僧中选出来的。从唐朝开始“代推一人主持法席”的住持,也是从寺院高僧中选拔的。后任住持与前任住持有的有师承关系,有的没有师承关系,自元朝福裕住持少林寺后,少林寺的传代开始形成家族的形式,改十方丛林制为子孙承袭制。不仅住持有师承关系,而且众僧也有明显的家族式代数之分。整个少林寺是一个大家族,大家族内又分成若干小家庭(堂门、门头)。少林寺的堂门源于元代初年福裕禅师住持少林寺始。福裕为使其子孙代代相沿,世世相承,在广泛吸纳传统宗法思想基础上,参照曹洞宗师——曹山本寂在江西豫章传法时所立的五十六字派的做法,在少林寺创立了少林曹洞七十字辈世系谱。据清《释氏源流五家宗派世系碑》所载七十字为——

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

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

清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

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

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

衷正善禧祥,谨悫原济度。

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

历经七百余年,少林寺一直延续着宗法传承制度,在功夫传承上,也沿袭着师父带徒弟的传统。时下,少林寺每年坚持举行扫塔祭祖、清明上坟、供奉先师等法事活动,同样是继承传统、秉持宗风。正是这些宗法制度的传承,使得少林寺的法脉传承充满生命力,延续至今,蔚然无碍。

弘扬少林文化,荷担如来家业

(一)薪火相续,正信兴寺

宗教政策落实以来,寺院恢复宗教生活,晨钟暮鼓,早晚功课、习武诵经,佛菩萨圣诞等法会让少林寺成为清静庄严的殊胜道场。自2005年,少林寺禅堂恢复钟板,每年十月初五举行的精进禅七,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位禅和子云集少林,用功办道,克期取证,少林寺又重振祖庭宗风,倍受教界认可和赞许。少林寺一直坚持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为保证僧众能安心办道,创建少林寺禅耕农场,坚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禅宗宗风。为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从2007年开始,恢复了间断三百余年的传授三坛大戒法会,每隔三年举办一次传戒法会。

在制度建设方面,少林寺秉持宗风,继承传统,先后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少林寺共住规约》、《少林僧人请销假制度》、《少林寺财务管理制度》、《少林寺武僧团管理制度》、《少林寺图书馆管理制度》、《少林寺禅堂规约》等二十多项,并严格督促落实。2010年,按照《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少林寺率先委托河南友恒会计师事务所进驻寺院,负责会计事务,这也是少林寺全面加强财务管理、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具体体现。

1988年,少林寺落实房产土地问题,保证僧团安心办道,护持道场;1999年,少林寺开始着手无形资产保护工作,2002年,“少林”被河南省认定为著名商标,2004年11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确定“少林寺”用在第41类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2002年,少林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成功入选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文化建设方面,少林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创立少林寺网站,创办《禅露》杂志,成立少林寺图书馆,恢复藏经阁,先后收集、整理古籍善本近万册,藏书五万余册。先后出版《中国佛教医药全书》(101卷)、《禅宗大典》(200卷)、《中国武术大典》(101卷),被誉为“少林三大部”,同时还主编了《少林武功医宗秘笈》、《少林功夫》、《少林戒范》、《禅露集》、《少林文化研究论文集》、《少林寺大百科》等数十种著作。少林寺藏经阁于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少林寺依照寺院旧志记载,重建少林转轮藏,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万人同抄大藏经”活动,抄写经典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在科技快速发展,互联网兴起的当下,少林寺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建立“十方共建禅宗数据库”,将历代禅宗人物进行疏理统计,追本溯源,让全球禅宗弟子有所归属和荣耀。

(二)慈善救助,利乐有情

2004年12月,少林寺发心捐资成立的非赢利性民间慈善机构——少林慈幼院,是少林寺和河南省慈善总会联合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千名孤儿救助”项目的子项目。截止目前,少林慈幼院收养了来自河南各地、符合少林文化传承条件、适合集体生活的数千名孤儿。有不少孩子已经圆成学业,步入社会奉献力量。 

早在1995年,少林寺就成立了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扶危济困,救助孤苦。数年来,少林寺在赈灾救灾、扶危济困、救死扶伤、助学助教、放生护生、印经结缘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医身治心,慈悲济世

少林药局始建于金元时代(约1217年),距今近800年。因种种原因,药局建制一度中断。2004年初,少林寺重新恢复了药局建制,并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成立了少林药局。自成立之日起,少林药局就开展给贫困山村送医送药,坚持长期开展义诊的慈善活动,累计免费义诊医治国内外病患者万余人次;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纪念日,是佛教传统的“法宝节”,少林药局都要举办施粥活动,同时还开展一系列诸如义诊赠药的活动,累计赠医药人数达到50,000人。秉承“医药医身,佛法医心”的观点,少林药局还开展了一系列心理疾病治疗的义诊活动,通过佛家的智慧和禅宗法门,开展禅修活动,安顿心灵、化世导俗,帮助人们开展健康的生活方式,摆脱愚昧痴妄,启迪人生。

(四)海外弘法,泽被苍生

在文化对外交流方面,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少林寺就积极将少林文化在海外弘扬传播,并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少林寺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有效途径,积极开展少林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服务于国家的内政外交。通过各种有益的模式,走出国门,弘扬佛法,宣扬以少林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少林文化,人类共享”的理念已赢得国际主流社会的广泛响应。

1993年6月,应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邀请,少林文化代表团访问台湾,这是海峡两岸宗教界隔绝四十多年以来,第一个访问台湾宝岛的佛教团体,被称为“破冰之旅”。2008年12月3日,与南非总统曼德拉会见时,他说:“重要的是,你们从事的事业、少林文化,具有人类的价值,应该得到每一个人的尊敬和赞赏!”2010年9月1日,我们受邀拜访奥地利总理法耶曼先生,他对少林文化尤为赞叹,并提到自己也学习少林养生功法,希望能到少林寺参访交流。

2012年9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隋翚女士称我们是“中国文化大使”。2013年10月,少林寺在美国纽约、洛杉矶、哈佛大学、联合国总部等地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当地政府和各界知名人士一致认为,少林文化来到美国,正体现着中华文化开放、包容、平等与慈悲智慧的精神传统。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评价“少林文化走进联合国”活动“与当年中美‘乒乓球外交’有异曲同工之妙”。

欧洲第一家少林文化机构——德国少林寺于2001年在德国柏林成立。2012年至2014年,少林寺在欧洲和北美地区先后开展三次少林文化节,先后有来自欧洲和北美地区的一百多个代表团、1800余名“赶考者”,参加少林功夫考功大会,接受少林文化传承人的检阅。2015年8月2日至6日,少林文化代表团赴泰国开展“少林文化丝路行”活动,受到泰国当地政府和信众的热烈欢迎,好评如潮。

(五)广结善缘,菩提花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少林寺最大的优势是少林文化,怎样将这种文化传播出去?少林功夫是最好的载体。功夫属于肢体语言,能克服语言障碍,规避了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上的偏见,具有“一看就会,一学就懂,一练见效”等特点。我们组建武僧团,到海外进行功夫展演,设立禅堂,使大众对当代中国佛教、对禅宗祖庭少林寺,产生特殊的亲近感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如我们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宝岛台湾去表演,到欧亚、北美、欧洲及阿拉伯地区去开展文化交流,均受到当地政府及民众的热烈欢迎。在少林功夫表演前,都有15分钟的诵经,15分钟的唱念,摆上佛像,在那里礼佛,参加者都能接受。尤其是诵经、礼佛的时候,在场的全体起立,不管是什么背景、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意识形态的人全都合掌,都能接受,这是对少林文化的崇敬。少林文化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灵活的运作方式成功走出国门,并扎根海外,与当地主流文化相互融合。目前,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少林寺海外文化机构有50多个,全球有各种少林文化机构数百家,遍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少林海外文化中心之一的美国少林拳法联盟已覆盖美国47个州,累计注册会员超过150万。日本少林拳法联盟现有会员上百万,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播着少林文化。

2010年9月,“少林欧洲联合会”在维也纳宣布成立;2011年5月,“少林北美联合会”在洛杉矶成立。2004年元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众议院一致通过决议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每年的3月21日为“嵩山少林寺日”。2014年3月21日,美国加州“嵩山少林寺日”确立十周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贺词中说:“少林文化能为我们提供心灵空间,也有助于我们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目前,少林文化代表团先后出访近百个国家与地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南非总统曼德拉、德国总理迈克尔等外国元首约见少林僧众;国外二百余个政府首脑及文化访问团参访少林寺;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斯里兰卡总理贾亚拉特纳等国家首脑、政府官员、世界名流参访少林寺;来自海外的数十个少林文化机构或中心的洋弟子前来朝拜祖庭,认祖归宗。在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少林寺成了中国的代名词,少林功夫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中国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2013年,少林寺被习近平主席誉为“享誉世界的少林寺”。“享誉世界的少林寺”这一定位,凸显了少林寺僧团弘法利生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是践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成果。

少林文化走出去的实践,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拓展了新的方法和路径。通过民间对外交流的模式,少林文化在海外历经生根、发芽、开花的过程,目前已经结出希望的果实。同时,少林寺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一直也在思考中国佛教如何能在世界宗教之林中有着一席之地。目前,我们在世界宗教主流中的声音还相对较小。少林寺现在所做的,就是以少林功夫为方便,参禅悟道为究竟,接受我们汉传佛教众生平等、和合共生的理念,推动文明互鉴,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国家内政外交服务。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