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与中华文化的融合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基础与途径


来源:凤凰佛教

佛教教义与中华文化的进一步相融合,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途径与基础。

4月22日至23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图片来源:新华网)

本性法师(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虞世南的《蝉》诗中有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2至23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主持,习近平主席作重要讲话,对宗教问题与宗教工作提出新见解、新思路,这标志着党与政府对宗教问题与宗教工作的认识达到新高度,进入新境界。

作为佛教界一员,我甚为之振奋!

会议上,习主席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这为我国佛教于新时期的健康传承与发展指明了道路。

考察中国佛教史,就是一部佛教不断中国化、本土化的传承与发展史。尤其是佛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的历史。历史上著名的儒释道三教融合现象就是典型的例证。禅宗六祖慧能完成印度佛教理论的中国化,禅宗宗师怀海完成印度佛教组织制度的中国化等也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佛教如何坚持中国化方向?习主席在会议中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引导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又说:“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凝化于民族的血肉思想之中。佛教,是一个重视文化元素的宗教,如给个标签,可谓“人文佛教”。优秀文化,都有其相融性。佛教入华以后的中国化、本土化,首先就是在文化层面上的中国化、本土化。比如:以儒学与道家的思想去解释与理解佛学,这种格义方式盛行于佛教入华初期。

可见,引导与推进佛教教义与中华文化的进一步相融合,对佛教教义作出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不仅符合佛教入华以来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规律,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途径与基础。

(释本性,福建省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

[责任编辑:张玺 PFO007]

责任编辑:张玺 PFO007

标签:佛教 中国 文化 融合 方向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