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方法的印顺:问题意识、诠释效应及其它
2009年11月06日 11:28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变化趋势,它可以使我们反省汉语佛学研究典范的不足,并加以丰富完善,例如用汉语佛学界原本不够发达的语言学文献学研究,来夯实原典批评的基础,便是一个积极的进展。

但另一方面,如果汉语学界的主体性意识没有确立,便容易使有的人产生入主出奴的殖民心态,追新骛奇,却对母语学界的典范缺少"温情的敬意"。在汉传佛教界与其它佛教传统交流的过程中,也同样容易产生这种流弊。等而下之,便是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心态驱使下,"汉人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咒汉人"。因此,作为方法的印顺,能否象吕澂和汤用彤曾经起到的作用那样,成为大陆佛教学术界的研究典范,是不容盲目乐观的。
难道,这位自嘲为"在冰雪大地撒种的愚痴汉"的睿智哲人,当他在历史的圣殿中凝望这片他念兹在兹的热土时,注定还要继续感到落寞和孤独吗?

让我们再一次检讨台湾佛教学术史上的印顺时代,产生这样一个时代的机缘是什么?除了上文提到的外缘,除了印老的不断创作为它注入源头活水,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有广大的接受群体:对佛教思想有强烈兴趣进而信仰佛教的居士学者。这一群体的基本品格是:信仰的然而理性的,入世的然而批判的。对于这一群体而言,印顺思想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价值关怀,冷静理性的诠释风格和批判精神,最容易激起他们的共鸣。

相形之下,大陆佛学的研究主体与台湾大不相同,有信仰的居士学者或准信仰立场的文化佛教徒(套用汉语基督教思想界所用的一个本身也备受质疑的概念)在学术共同体中占的比例很小。 但未来的情形又将如何呢?

近年来大陆佛教一个不太引起外界注意、但意义深远的变化,就是居士佛教的发展。随着大陆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转型,意识形态和政治威权对于成长中的市民社会的影响日益衰微,信仰危机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宗教信仰群体,相应地在社会主流人群中佛教居士的人数也日益增长,他们当中不乏文化素质较高者。囿于大陆目前的社会控制,这一群体目前还只是分散的个体,不太可能以团体的形式出现,集体发声(这也正是他们不太引起外界注意的主要原因)。但随着这个群体的壮大,他们中会有一部分成为专业的佛学研究者,还有相当一部分会成为准专业的或业余的佛学研究爱好者。对于这一群体来说,传统山门中颟顸昏聩者在在皆是,不能令他们生敬;学术界对信仰缺乏体贴的客观诠释,也不能令他们满意。如上所述,作为方法的印顺思想,在这个群体中能激发相当的共鸣。这部分人群的壮大,值得高度关注。虽然他们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现有格局尚有待观察,但无论如何,对于印顺思想的推展而言,这是最值得期待的一个变化。

"对于中国佛教的前途,我们热烈的寄望于在家佛教的发展",这是印顺一向的期待。未来大陆印顺思想推展的曙光出现在这个群体当中,不也是合乎新典范自身逻辑的发展线索吗。关心印顺思想在大陆推展的人们,也许应当更多地关心这个群体的成长,特别是其中年青学子的成长吧!
对于这个群体的培养,思想资源的引进、印顺著作的出版 ,应是当务之急的头一着。此外,还需要给予持续的关注,组织各种研讨班、读书会、讲座,等等。

此外,台湾本土尊印派学者对于对印顺思想的诠释策略,也会对大陆接受印顺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大陆佛教和台湾佛教处于相当不同的境遇当中,发展阶段也大不一样,因此在台湾语境中合理的诠释策略,在大陆语境中可能会产生诠释者意想不到的效应。例如,有些过分强调印顺思想和太虚之间思想区别的论述,有时会令敏感的大陆学者担心这种论述是否会与岛内去中国化的意识形态暗通款曲,或是不期而然地达成某种合谋

(这也是何建明的书评中隐含的值得重视的一层问题意识)。这牵涉到思想、学术话语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纠葛,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清的,需要专文处理,此处不赘。

总之,以上种种都提醒我们,印顺思想在大陆的推展任重而道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愿领受印顺思想法乳深恩的人们以此共勉!

« 前一页1112131415后一页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宣方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