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道一返蜀的时间、动机及其影响
2009年09月08日 10:28《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 】 【打印共有评论0

所以《元和郡县图志》说,扬州和成都“号为天下繁侈,故称扬益。”同时,四川的城市商业,以梓州发展最为迅速,梓州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的丘陵地区,“壤地瘠薄,民物之产,曾不及西川一大县”。但这里却有盐井、铜山之富,交通也比较方便。“左带潼水,右挟中江,邻居水陆之要”。这就为梓州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唐肃宗之后,梓州成为剑南东川的政治中心和最大消费城市,加之盐铁管榷政策的施行,使梓州成为四川最重要的井盐和铜的集散中心。到唐代后期,这里又首先形成了全国性的药材交易市场。也正是因此,李商隐在梓州作节度使幕书记时期,净众一保唐禅系与马祖洪州宗汇聚一起才是一种必然。

此外,我们知道,自唐设立剑南道之后,四川与关中的交通状况大有改观。四川与关中的交通路线,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从四川盆地北上,翻越米仓山、大巴山;北段主要翻越关中平原南面的道路,南段的主要路线有以下四条:一是成都至汉中的道路;二是东川路,中唐以后,由于梓州成为剑南东川的政治中心,这条道路也就成了驿路,沿途设有馆驿,贾岛《赴长江道中》称:“策杖驰山驿,逢人问梓州”。三是巴岭路;四是馹路,亦即唐玄宗天宝年间涪州所贡生荔枝,由涪州至通州,经子午道,直达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至宋渐废坏。

又根据唐史记载,安史之乱时,玄宗避难蜀中,驻跸成都,迎无相禅师人内殿供养。而无住则于乾元二年(759年)正月到达成都净众寺,正式礼无相为师,不数年继承无相法席。大历九年(774年)在保唐寺人灭。

正是由于唐玄宗崇礼无相,后来主政四川的杜鸿渐也对无相、无住相当礼遇;而马祖道一与无相禅师有着师承关系,再加上四川地区与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长安经济、政治关系紧密,要将洪州正法扩展到京都,四川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必须弘传的地区。当时各种思想和宗派都希望取得主流的地位,西蜀显然是不可忽视的,而南方本来就是南宋禅尤其是马祖洪州宗的基地。所以,争取以西蜀为跳板,逐渐将势力扩展到北方,渗入北宋禅及荷泽宗的中心地带,最终达到占据京师,一统天下的目标,就自然成了马祖的选择。而此时与马祖具有同门师承渊源的无住犹在。四川的政治、经济、商业、交通等条件都具备了可以供马祖开疆拓土的有利条件。于是马祖决定返蜀弘法,这就是《五家正宗赞》中记载的“后归蜀乡,人喧迎之”这个禅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至于王维《投道一师兰若宿》一诗所记之史实,我们大体可以作如下推断:由于马祖返蜀所激起的声望,早巳令具有诗佛之称的王维翘首期盼。大概马祖早期的计划是经过蜀地与无住禅师击难论辩,弘传“心地法门”直显心性宗(宗密语),然后过梓州、越秦岭,直上京师。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郭辉图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