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影音传媒弘法
相对于报纸、杂志、书籍等等的平面传播媒体,面对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的时代,利用电台、电视、计算机、网络视讯的立体媒体来弘扬佛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早在一九五七年,星云大师便在台北民本广播电台首创“佛教之声”节目,继而于一九八三年在中视开辟“信心门”、一九八四年于美国洛杉矶中华之声电台制作“佛光普照”,接着陆续于海内外各公、民营电台录制佛教节目,一九九〇年更加入“全国广播电台”股份,希望透过广播频道,让法音宣流,利益人心。
除了电台弘法,一九七九年八月,佛光山排除万难,在媒体戒严的时代,终于于中华电视台制作了佛教团体第一个电视弘法节目,开台湾电视史宗教性节目得以在黄金时段播出之滥觞。一九九七年创立“佛光卫视”,二〇〇二年更名为“人间卫视”,是华人社会第一家宗教卫星综合公益电视台,目前有二十七个国家可以收看到开启智慧、净化心灵的佛教节目,佛教传播的力量可谓无远弗届。尔后台湾陆续有法界、华藏、生命、慈悲、大爱等电视台的成立,台湾佛教的弘传迈入新的纪元。从网络获取新知识是现代青年习惯的途径,为了吸引年轻人亲近佛学,佛光山于一九九七年成立“佛光山全球信息网站”,二〇〇四年八月,成立了“天眼佛学院”,只要加入成为会员,就能上网有系统地学习佛法。充分结合现代科技,让佛教走入每个人的家庭、心田,不失为转动法轮的好方法。
三、音乐艺术弘法
欧美基督教的传播和音乐、艺术、雕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音乐大师巴哈、莫扎特、韩德尔等人所创作的音乐,如受难曲、安魂曲、弥塞亚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宗教乐曲。西方的教堂不惜掷下千金,配备上好的管风琴,成立唱诗班,让基督徒一走入教堂就受到音乐的感染,融入其中。从印度到中国,佛教一直非常重视以梵呗、赞颂的歌咏形式,对诸佛菩萨表达虔诚礼敬。唱诵佛名、礼赞佛德成为佛门重要的仪轨;音声嘹亮、精于唱颂者,还被收录于高僧传记中,可见佛教对“以音声作佛事”的重视。一九五四年,星云大师成立佛教第一团的青年歌咏队,当时的成员日后都成为推动佛教弘化五大洲的中坚骨干。之后五十年间,又陆续在世界一流艺术殿堂巡回举办梵呗音乐会、人间音缘音乐会,从庄严曼妙的歌声中展现对佛法的感动,借由音乐把佛教推向国际舞台。除此之外,早在一九五七年八月,便录制了首套佛教圣歌唱片六张、一九七八年八月,更推出《佛教梵呗全集》录音带;一九九八年则制作《法音清流》CD片二十二张,让信众居家也可以随着梵呗录音朝暮课诵如仪,修行不一定在寺院,佛法全面地走入佛教徒的家庭。
寺院自来就是佛教文物的收藏宝库,而寺院的建筑、佛像、法器、书画、园林本身就是艺术珍品,绵延一千多公里的敦煌石窟俨然是一座长城式的博物馆。有鉴于此,星云大师在世界各国创立十八所“佛光缘美术馆”,不仅有收藏、展览的欣赏功能,更兼具审美、教学的教育成效,带领社会大众走入佛教的艺术世界,培养柔美灵动的慧心。
四、滴水素食弘法
中国佛教徒基于《梵网经》、《金光明经》不忍断慈悲种的教义,实践断肉素食,历千年而不衰。世界环保人士大声呼吁“素食救地球”,佛教的饮食文化忽然受到全球的关切。一九九四年二月,星云大师以对于十方信施奉献,要“滴水之恩,涌泉以报”的信念,在台北道场佛光缘美术馆成立第一家“滴水坊”,采轻食、茶点、原味的方式,有别于一般素菜馆。滴水坊融合茶香、书香、艺术、禅思于一体,让非佛教徒也能自然地享受素食与知性的心灵飨宴。
以上以佛光山现有成就为例,略举佛教弘法传播的可能方向。除此之外,举凡各类活动的举办,例如念佛、禅坐、朝山、受戒、拜忏、法会、托钵行脚、短期出家等修行活动;或者各类夏令营、冬令营、成长营、成年礼、菩提眷属、佛学会议、佛学会考、读书会、佛学讲座等教育活动;或者育幼、尊老、义诊、赈灾、冬令救济、监狱教化、友爱服务、临终关怀等慈善活动,都是现代弘法的要项。而要达到佛法“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传播,最重要的前题就是佛教人才的培养,因为只有人才具备,佛法才能如佛之两足,“智目行足”,遍布于世界各地,十方沾益,“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文教事业乃佛法慧命所系,古人明训,良有以也。
作者简介:依空,佛光山宗委会宗委、台湾南华大学执行董事。
相关链接:
作者:
依空
编辑:
李雅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