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百世之阙文 采千载之遗韵:广东省佛教界编纂出版《六祖慧能研究汇编》
佛教
佛教 > 资讯 > 正文

收百世之阙文 采千载之遗韵:广东省佛教界编纂出版《六祖慧能研究汇编》

2022年11月,在广东省佛教协会历经十余年的持续努力和推动下,由当前国内外多位权威学者精心筛选的《六祖慧能研究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主编明生、副主编黄夏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六祖慧能是中国禅宗的集大成者,也是推动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人物。慧能在广州光孝寺落发受戒,在韶关南华寺弘法三十七载,在云浮国恩寺圆寂,是广东佛教文化的核心人物;记载慧能言行的《坛经》,是中国唯一被尊为“经”的佛教典籍,在中国佛教史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南宗禅的始祖。”“有上层的佛经,也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朝时六祖(法名慧能)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劳动人民的。”百多年来,学术界、佛教界围绕慧能与《坛经》的研究,形成了丰硕的学术专著、研究论文、考察报告、田野调查、博硕士学位论文等成果。

近年来,广东省民族宗教委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的广东实践,并在全省宗教界部署推进“一寺一志”“一寺一馆”“一寺一树”活动。广东省佛教界积极响应,将慧能与《六祖坛经》研究作为宗教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联合学术界编辑出版《汇编》。《汇编》共16册,收录了海内外389位作者的相关论文共713篇,合计979万字。《汇编》收录年限以1912年至2013年为主,依主题性质分为版本研究类、历史文献类、法脉传承类、哲学思想类与文化艺术及相关社会应用类等五大类。《汇编》可谓“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集前贤学者成就与贡献之大成,所收文章基本将百余年来有代表性且质量较高的相关论文囊括殆尽,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该领域研究的整体成果,具有总结性的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是近百年来学术界研究慧能与《坛经》的“小百科全书”,为学术界展开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文献基础,也为推进慧能和《坛经》思想的国际传播夯实了基础。

《汇编》对于广东佛教界推进“一寺一志”建设也有重要意义。编修志书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优秀文化传统,有着“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重要作用。寺志是记录寺院的建置沿革、法脉源流、景物名胜、碑刻文献、人物事迹等内容的志书,是反映佛教寺院推动宗教中国化历程的“基础文献”。《汇编》中历史文献类、法脉传承类等论文将成为广东寺志编纂的重要参考。

《汇编》出版一年多以来,得到学术界的热烈反响与充分肯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研究员认为:“本书是中国佛教史与学术史上首次编纂的有关慧能学术研究专辑,有重要的开拓性作用,有助于推动我国和整个世界禅宗与慧能研究走向新的阶段,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山大学冯焕珍教授指出:“《汇编》既为禅宗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慧能与禅宗确立了可靠的起点,也为禅学爱好者认识和深入禅宗提供了难得的门径,更为新时代中国人建设文化自信树立了正面的典型。”

附录:

《六祖慧能研究汇编》各分册的研究主题和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第1册《敦煌写本六祖坛经论集》针对斯坦因本(敦煌本)、敦博本、旅博本的陆续发现与关注,研究的主题环绕敦煌写本《坛经》的发现、价值、演变、校订、录文、形成年代及相关影响等文献学考察方面。

第2册《六祖坛经版本考证论集》主要针对敦煌写本以外《坛经》版本的研究,其中又以《坛经》版本流传谱系与诸本演变为中心,探讨惠昕本、契嵩本、德异本与宗宝本等名称之定名问题、形成年代、版本源流、版本考证与诸本差异等主题。

第3册《六祖坛经译注语言论集》主要针对《坛经》古今译文文字等主题展开研究,以及海内外学者对《坛经》英译本的比较与翻译方法的探析,另有依据《坛经》内容中慧能不识文字的问题展开论证,其他涉及《坛经》的修辞意义、口语词释、文本理解及语言特色方面,学者们以此展开深入的讨论。

第4册《六祖慧能与禅宗史论集》主要以慧能与《坛经》对中国禅宗史的影响为主,可以看到学者们一脉相承研究的努力成果。

第5册《六祖慧能文献研究论集》主要针对《坛经》与慧能文献的相关研究,涉及的地区有:中国港、澳、台、大陆内地与日本,探讨慧能与《坛经》的研究文献与概况。亦专文讨论《曹溪大师传》与慧能“三碑”(王维、柳宗元、刘禹锡)主题,以及对慧能大师迹址、衣钵去向等文献的考证探讨。

第6册《从达摩到慧能法脉论集》主要针对慧能的传承法脉问题,探讨中国禅宗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之间禅法的演变,特别是讨论四祖道信与五祖弘忍对慧能禅法的启发,乃至于六代祖师对后世的影响,亦旁及东山法门与北宗的形成问题。

第7册《禅宗南北二宗研究论集》主要针对南宗慧能与北宗神秀二人的法系及其禅法展开研究。问题的引发点在于南宗禅传法世系的六祖与七祖之争,其中因为《荷泽大师神会塔铭》的出土,修正了禅宗史上年代的诸多问题,以及讨论南能北秀二宗的消长与发展之禅史,亦涉及南宗与北宗禅法与心性思想的差异及比较。

第8册《六祖坛经美学与生活禅》主要针对慧能《坛经》与中国美学及生活禅等主题,探讨《坛经》的禅宗思想对中国美学的启发与影响,论述《坛经》中“一行三昧”思想的起源及其演变,乃至对六祖生活禅的形成与特质及其对当代生活禅思想的启发之探讨。

第9册《六祖坛经与心性论研究》主要以慧能《坛经》的心性论思想为主题,探讨心性伦理的建设与慧能识心见性的思想,论证慧能心性思想与佛性论的关系,研究慧能禅法对《心经》与《金刚经》心性思想的继承;论述《维摩诘经》不二法门思想对《坛经》的影响,亦涉及《坛经》中的净土思想,分析《坛经》中的念佛观与往生观,并将《坛经》的心性论与陆九渊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心性思想进行比较。

第10册《六祖慧能顿悟思想论集》主要针对慧能顿悟成佛的主题展开研究,探讨南宗禅顿悟说的理论基础,溯源中国佛教的顿悟学说,以及论述禅宗“南顿北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由此探究慧能《坛经》的“自性”,以及顿悟思想中佛性论与涅槃观的特质,论析慧能对于禅法教育方式的变革,论证慧能顿悟思想的体系及其对当代社会生活价值观的启发与意义。

第11册《六祖慧能禅学思想论集》主要探讨慧能与《坛经》的思想诠释与现代价值,以及探究《坛经》的般若思想、经典依据、三科三十六对、三无观念、禅法特质与实践哲学。

第12册《六祖坛经哲学思想论集》主要探讨慧能与《坛经》的哲学思想、伦理价值、修行观与解脱观,涉及对人性论、认识论与现象学的探讨,以及与马丁路德、马克思、海德格尔、拉康与弗兰克尔等人思想的比较与会通。

第13册《六祖慧能寺院道场论集》主要探讨慧能一生从出生、求法、隐居到住持弘法等相关寺院道场之因缘,以国恩寺、光孝寺与南华寺为中心,地域以古代岭南地区为主。

第14册《六祖慧能生平事迹论集》主要探讨慧能一生的生平事迹、迹址考析、家世考察、栖隐考略、生平传说与岭南文化或珠江文化对慧能的影响。

第15册 《六祖与佛教中国化论集》主要探讨慧能在佛教中国化与禅宗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具备关键影响的历史地位与价值意义;探讨慧能如何发扬佛教的人文精神,引发佛教中国化的变革与开新,成为佛教的改革家;论述无相戒的源流与慧能《坛经》的无相戒法及佛教的忏悔思想,并附论《坛经》与道家及道教的关系或对宋元道教的影响;论述慧能与《坛经》对近代人间佛教或人生佛教思想的启发。

第16册《六祖禅与当代社会论集》主要探讨慧能的六祖禅对当代社会的和谐思想、文化建设、道德建设、慧能禅与管理以及六祖禅的现实意义等主题。(图/文 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