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寺院里也有“人事调动”还传承了千年?


来源:凤凰网佛教综合

佛教寺院的管理,尤其是大丛林,都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及寺院的内部行政管理机构,职责分工上大致也有一套严密的制度。

编者按:佛教寺院的管理,尤其是大丛林,都有着一整套严格的制度,除清规戒律、宗教法务、佛教仪规外,寺院的内部行政管理机构,组织形式、人事制度,职责分工上大致也有一套严密的制度。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寺院里的“人事调动”以及各职位的职能。

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去过佛寺的朋友,可能很多都有同感,现在的佛寺,越来越大,不少佛寺的规模甚至堪比大学。这么大的规模,管理起来,势必会有一定的困难——靠方丈一个人肯定管理不过来。

其实,在古代,禅宗“丛林”就已经有一批“当官”的和尚,协助方丈履行管理寺院日常行政事务的职责,以便为僧俗众人提供更安稳、更清净的修行环境。

禅宗在中唐以后,逐步向深山转移,在宋元之际已经明显呈现出“天下名山僧占多”的格局。正因为禅宗向深山发展、远离城市,所以,禅宗寺院在唐以后又被称为“丛林”,像唐代的百丈怀海禅师,便第一个为禅宗“丛林”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修行制度,就是“百丈清规”。

在寺院的规模逐渐扩大、寺院的管理逐渐制度化之后,以禅宗为代表的汉传佛教寺院,逐渐形成了管理的核心班子,即禅宗丛林的四大班首和八大执事,这个核心班子,各司其职,为方丈分担了许多职责,也使寺院的管理更加规范。

对于那些动辄数百号,甚至数千僧人的寺院来说,如果没有这样一套班子,还真是管理不过来。

丛林中的四大班首,即首座、西堂、后堂和堂主。首座常由丛林中德业兼修者充任,他的责任是表率丛林,启迪后昆;西堂负有教化僧众、宣讲开示的责任。虽居班首之位,但处处以身作则,如同普通参学之人;后堂的责任是扶赞宗风,为僧众的楷模;堂主主要指禅堂堂主,一般由才德兼备、修行有素的僧人充任。有的寺院,各大堂口都设有堂主,掌管本堂之事,但这不属于班首的范围。

八大执事,传统丛林中的“八大执事”是指寺院五大堂口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寺院重要执事僧。包括:监院(库房负责人)、知客(客堂负责人)、僧值(又名纠察)、维那(寺院监察)、典座(斋堂负责人)、寮元(云水堂负责人)、衣钵(方丈堂负责人)及书记等。

当代各寺院根据自身的特点,所设的八大执事不尽相同。也会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分管具体事务的小执事。

监院古代又称监寺、院主、主首,其职责为总揽寺院庶务,是住持左右臂,他名义上只是库房负责人,其职权又超出库房之外。监院的职责及对于寺院的重要性,《禅苑清规》卷三是这样说的:“监院一职,总领院门诸事,如官中应副及参辞谢贺,僧集行香,相看施主、吉凶庆吊,借贷往还,院门岁计,钱谷有无,支收出入,准备逐年受用斋料米麦等,及时收买;并造酱醋,须依时节;及打油变磨等,亦当经心。”

书记是佛寺的簿记案牍之官,掌文翰书写事。古代一般遴选“儒释兼通”的僧人任职,现代丛林则任用文化程度较高者当之。

知客是佛寺客堂的主要负责人,职掌接待外来宾客的事务,他是寺院与外界联系的纽带,故古人喻之曰“丛林纲纽”。凡政府官员,主要施主及四方名僧大德至寺者,皆由知客或其手下执事陪同,并通知库司,设茶茗斋馔招待,酌情引见住持。

僧值主要职责是代方丈管理检查僧众威仪。僧值必须每天领僧众上殿课诵等,从早到晚须监督和检查僧众的纪律和行、立、坐、卧四种威仪,发现违犯者要进行批评和给予处罚。因此,僧值又叫纠察。

维那原为寺院三纲之一,宋元以后寺院所设维那主管僧众威仪,进退纲纪,若遇法会由维那点到并维持秩序。两序出班上香时,维那要独趋炉前揖请住持上香。举行法会时,由维那唱称礼赞。

典座是斋堂的负责人,负责安排僧众座位以及生活秩序。

寮元是禅宗丛林寺院中云水堂的负责人。云水堂又称众寮,是专门接待四方僧侣云游参学的机构,只有十方丛林才设云水堂。

衣钵为方丈室负责人,帮助住持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敕修百丈清规》所言:“衣钵侍者,先辈多以丛林老成之士为之。盖能纳忠救过,罗致人才,内外庶事,通变圆融,庶几上下雍肃。”

以上简介,参考了古代清规以及现今丛林的规矩。由于各个寺院的情形有所不同,所以对执事的设立,及各自事务的分管有时也会略有不同,故以上仅供参考。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丛林执事等制度,也可以参阅《百丈清规》等相关书籍。

欢迎关注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公众号 “觉悟号”,做智慧的传播者!

[责任编辑:李保华 PFO002]

责任编辑:李保华 PFO002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