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念诵与祛病——藏传佛教信仰中的生命关怀


来源:凤凰网佛教

念诵是藏传佛教最基本的、也是最普遍的修行方式,信仰者可通过念诵不同内容的经文、礼赞和祈愿文等来实现个人的现实诉求,以表白自己的信仰和愿望,藉此亦可修养个人的佛学素养和提高佛学知识水平。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所德吉卓玛(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编者按:佛教与医学因缘甚深,对痛苦的关注和分析,成为佛家和医家共同的追求。2018年4月8日-9日,第二届海峡两岸佛医论坛在厦门石室禅院举行,海峡两岸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佛教与医学的关系。凤凰网佛教特别策划专题《医者佛心》,展示此次论坛上更多元的视角,更理性的分析,共同寻找生命苦旅中的珍贵良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所德吉卓玛出席论坛并做了题为《念诵与祛病——藏传佛教信仰中的生命关怀》的主题演讲。凤凰网佛教编发德吉卓玛论文观点如下(本文系摘录)。

念诵是藏传佛教最基本的、也是最普遍的修行方式,信仰者可通过念诵不同内容的经文、礼赞和祈愿文等来实现个人的现实诉求,以表白自己的信仰和愿望,藉此亦可修养个人的佛学素养和提高佛学知识水平。因此,念诵在藏传佛教修行中十分重要,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尤其在藏传佛教生命关怀中,念诵与祛病可谓信仰的一种生命价值体现,普遍流行于藏传佛教和藏区社会。

基于生命关怀的念诵传统:念诵是其中最重要的善巧方便

念诵对人们而言,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尤其在藏传佛教中念诵作为信仰者的一种修行,得到了普遍的奉行,而且每一种念诵都有其内在的价值意义和功德,信仰者可通过念诵的内容来加以表达或流露个人的信仰和诉求。因此,在藏传佛教中,念诵的内容纷繁多样,十分丰富,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或八万四千法门皆可作为念诵的内容,因此从僧团集体到信仰者个人悉皆形成念诵的修行传统,故而,念诵本身业已成为藏传佛教修行传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藏传佛教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根据笔者的田野考察,藏传佛教各宗派均有以自己法脉传统所行持的关于消解生、老、病、死等生命问题的相应教法和一系列的善巧方便,而且这些教法的行持是在非常规范的、具有一定程序的仪轨和次第中进行的,念诵是其中最重要的善巧方便。

就一般而言,在藏传佛教有关祛病的教法行持当中,最流行的莫过于念诵行持药师八佛与三长寿尊:即无量寿佛、白度母和尊胜佛母相关的各种法门。除此,诸如持明长寿法等密法的修持也十分流行。比如,药师法门的诵持,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虽然每个宗派都有各自相关的念诵法和修行仪轨,以及固定程式的法事仪轨,但是药师法门的行持或念诵各寺院却一致地将藏历初八制定为药师佛及其相关法门的修持时日,在各寺院中建制固定的法事仪轨,千百年来一直在延续这一传统。 具有特点的是,藏传佛教每个宗派依药师经修持的过程中派生出各自宗派的修行仪轨,比如,宁玛派的《药师琉璃光法流仪轨》、萨迦派的药师八佛仪轨功德述要,噶举派的噶玛乔麦天法药师经、格鲁派的四世班禅大师罗桑却吉坚赞于扎什伦布寺著造的《药师佛仪轨》等经、续仪轨繁简的药师佛修行法及其仪轨为数甚多,且形成了各个宗派的药师佛修行特点和法脉传统,从而建构了藏传佛教药师佛修行传统及其生命意义的人文关怀,对藏传佛教意义深远。

 当然,藏传佛教基于生命意义的人文关怀不仅只体现于药师经的修持,藏传佛教的三长寿尊:即无量寿佛、白度母和尊胜佛母相关的各种法门中,诸如《无量寿经》从公元7、8世纪在藏传佛教中十分流行,现存的数千万件的敦煌吐蕃藏文写经中,仅《无量寿经》的手抄本就占据相当的比例。公元9世纪初期,赞普赤德祖赞•热巴巾继任吐蕃第四十二代国王时,就抄写了一千卷的《无量寿经》以作善缘功德,近年来在麦积山石窟发现的藏文《无量寿经》,也是吐蕃王朝时期的藏传佛教写经,由此观之,自藏传佛教“前弘期”已经对人的生命给予广泛的关注,,并通过佛经的抄写和念诵及修持体现出藏传佛教对于生命对关怀,以及对人的生命现象的探索和解释,形成了藏传佛教生命关怀的母题及其人文精神的基础和特征。千百年来与藏民族的社会生活结为一体,建构了藏传佛教生命关怀的传统。

除此,在藏传佛教生命关怀的传统中,白度母和尊胜佛母作为长寿佛菩萨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崇拜和信仰,相关的念诵法门与行持仪轨在藏传佛教中十分流行。比如,《白度母长寿法》《尊胜佛母长寿法》是藏传佛教中祛病求福,延年益寿的重要法门,亦是僧俗信众念诵修持的重要法门。藏传佛教认为,念诵并修持《白度母长寿法》《尊胜佛母长寿法》及其陀罗尼,即真言、密咒,能增长寿命及福慧,净除业障,美丽健康和智慧,这些教法它所体现的对于人的生命关怀与对生命崇拜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对藏族地区的僧俗信众影响极其深广。

在藏传佛教中,基于生命关怀意义的教法仪轨在密宗修行中亦占据重要地位,各类长寿祈修法十分丰富。比如,长寿持明修持法,是藏传佛教从一地至十地成就四种“持明果位”的密宗修行法之一,亦是基于密法修行次第和果位要达到的一种长寿持明成就。“持明”在藏传佛教可解释为“明觉”,指了悟心性者;亦指持有如来、莲花、金刚等五部之佛种性者,即为持明。长寿持明,为四种“持明果位”,即异熟持明、长寿持明、大手印持明、任运持明修行次第过程中,要成就的一种持明果位,或者说寿命自在持明。《业次第论》中云:“究竟趋入现见义,修行资粮之成就,身界生处有漏尽,成金刚身寿持明,所见之法定涅槃,不舍身体至佛地,远离诸畏神变圆。”所以说,长寿持明是通过修行究竟胜法位以后,获得金刚身而无生无死,心得见道,身体住于胜法位的长寿成就法,堪称是藏传佛教一种高境界的长寿修行法门。同样,这些关乎人的生命或寿命及身体与心性的密宗修行法也建构了藏传佛教基于生命关怀的念修传统。

藏传佛教对生命的关怀思想,也渗透到了雪域藏地的高山大川山河等大自然的崇拜,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在藏民族的信仰中,是一位美丽的长寿女神,珠穆朗玛峰及其周边五山峰,构成五长寿女神峰并尊为雪域藏地的保护神形成了一系列的念诵祈愿及其奉行仪轨,也已成为藏传佛教生命关怀念修传统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基于念诵与修行的生命关怀体现出了藏传佛教生命意义的人文精神和思想。

祛病意义的念诵:诵持经文、真言密咒,对治不同病人和事用

藏传佛教的生命关怀是通过修行实践来体现的。当信仰者有生命关怀的诉求时,可通过寺院的法事仪轨、僧尼经忏或念诵相关的经文,来满足信仰者的宗教需求。以寺院为例,有如期举行的多种法事仪轨。从个人而言,可诵持相关的经文、真言密咒,对治不同病人和事用。

以药师法门的诵持为例,《药师经》在藏传佛教念诵或讽诵、修持中十分重要,特别是基于生命关怀的修行、经忏和法事仪轨当中,《药师经》的修持不可或缺。藏历每月初八,作药师佛时节,或药师佛供奉日,藏传佛教每个寺院都有念修《药师经》及其祈愿与奉行相关仪轨的传统,业已形成藏传佛教寺院固定程式的法事仪轨。法不孤起,仗缘方生。药师佛,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或刹土之主尊,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等,是藏传佛教信奉的重要佛菩萨或崇拜的客体,药师佛信仰在藏族具有广泛的影响。药师佛,在藏传佛教中,以药师八佛(指本师释迦牟尼佛及药师七佛)组成崇拜客体,及观修的本尊。也就是说,藏传佛教信仰的药师八佛,以其功德和加持力赢得了信众的崇拜。如《天法密意伏藏药师佛仪轨——琉璃水流》中言:

药师八位如来天尊众,祈请降临此处赐加持,

赐我具缘具信胜灌顶,遣除导向邪道寿障碍!

药师佛被藏传佛教尊为“药师天尊八圣佛”,认为药师八位如来天尊能随病设药,以妙药灭除众生心身病痛,能令一切有情脱离疾病,除灭一切病痛。药师佛行菩萨道,发十二大愿。药师佛发十二大愿的旨趣,是“令诸有情,所求皆得。”庄严其身,身善安住,不堕恶趣,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若诸有情,众病逼切,为众生应病施药,为众生解除疾病之苦,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消灾延寿,让人健康快乐,若诸有情,贫无衣服,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和华鬘、皆令满足。

药师佛为众生所发的誓愿及其人文精神和思想,对藏传佛教影响深刻,对信仰者而言,也极赋有感染力。所以,藏传佛教基于祛病意义的念诵或修持中,药师佛的法事仪轨充当其首,相关的法事仪轨亦很多。这些法事仪轨,可通过念诵、供养、修持来奉行,比如念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供奉药师佛千供仪轨、念药师佛心咒,行持药师佛祛病法,等等。如第四世班禅大师罗桑却吉坚赞著造的《药师佛仪轨》,是藏传佛教格鲁派行持的药师佛仪轨之一,其行持次第,首先是皈依婆伽梵药师八佛众眷属,依次为发心、观修四无量心、顶礼、供养七支供、念诵偈颂、祈愿并结手印和吹奏各类乐器,行持正行、结行、回向、发愿、诵吉祥偈,在整个药师佛仪轨的行持过程中,念诵始终贯穿于其中,正如药师佛十二大愿中所言:“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念诵是行持药师佛仪轨,以达祛病目的的最基本之行仪。

信仰者在行持药师佛仪轨过程中,通过念诵表达着众生的诉求,以及对药师佛的虔诚信仰。信仰者通过顶礼、赞颂药师佛,以此修行达成他们修养心身、祛除病苦的愿望。故此,在藏传佛教中,修行者注重念诵,如《药师经》所言:“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至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至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

念诵药师佛心咒:

die ya ta ongbeikanzebeikanze ma ha beikanze la zasa mu ga die so ha 

喋雅他 嗡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喇杂萨目 嘎喋 梭哈

可谓修行者祛病强身的日常念诵之一,每日一百零八遍,一千零八十遍的念诵药师佛心咒,已融入藏民族的日常修行和生活当中,在生命关怀方面发挥来积极等作用。如藏传佛教各宗派普遍奉行的《药师佛千供仪轨》,就是以“一千”足数的各种供品、磕拜顶礼、诵经持咒、转经绕塔等一千遍次的仪轨,修持药师佛法门,为病者和信仰者祛病增福寿。《药师佛千供仪轨》已从寺院进入普通藏族百姓家庭,以满足人们的宗教需求和生命意义的人文关怀。笔者曾在四川藏区做田野调查时,在喇荣一宁玛派道场菩提萨埵法事仪轨的现场目睹数千人僧俗信众齐诵《药师经》的盛大场面,庄严恢宏的念诵场景中充满修行者对生命的关怀。

从藏传佛教密宗而言,在药师佛的观修中,修行者可通过药师琉璃光如来观修, 从东方诸佛各自刹土中迎请药师佛等无量本智尊,融入自观和对观诸圣众之中,达到调养心身,消除烦恼, 发大菩提心,救度一切病苦众生,成就药师佛之果位等境界。

综上所述,念诵在藏传佛教中十分重要,且意义重大,在祛病强身的修行中亦不例外。藏传佛教基于生命关怀的念诵修行,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药物以外的修养心身的一种智慧善巧和方法,它给信仰者的是信心和一种特殊力量,修行者通过念诵修行不仅能修养自己的心身,以达延年益寿的目的和功用,而且为他人念诵祈愿令人增强信心,也增加了修行的力量,有助于人们净化内心,消除烦恼,起到祛病康复的作用,从而具有养心健身,延寿的意义。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