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凯法师:论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
2009年11月05日 15:49慧海佛教资源库 】 【打印共有评论0

对于末法时代的众生,实践菩萨行毕竟是困难的,但是从佛菩萨设立净土的真意来说,往生净土者亦必须与菩萨同行同愿,所以我想从此出发,我们在提倡弥陀净土的同时,必须先在现实的人间努力于心灵的净化、生活的净化、环境的净化,所以净宗的要旨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外加“修诸功德”,其实这也是古来大德所提倡的。平川彰博士提出,对凡夫而言,往生净土,得蒙阿弥陀佛救拨固然十分重要;但为了救济苦难的一切众生,菩萨致力于净佛国土,献身天建设理想国土,参加救度众生的行列,这也是深植于人类本性中的重要“愿望”。所以,在大乘菩萨的本愿中,除了愿得弥陀救拨之外,同时也会有强烈的愿心,希望自己加入济度众生的神圣事业。印顺法师在“往生净土”之外,提出“人间净土”与“创造净土”,这是从菩萨行的大乘佛法出发,而其基点在“人间净土”。这也是受太虚大师的影响,即不否认“他方净土”的信仰,只是重点提倡“不必定在人间以外,即人间亦可改造成净土”,因而着力于“建设人间净土”。印顺法师批评净土宗,并不是否定弥陀净土的信仰,而是强调建设“人间净土”的重要性,所以他的净土观是以人间净土为基础的净土观。 

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是直接契入印度佛教经论而回归到人间净土。佛法是世谛流布的,中国佛教自然有其时空价值,中国净土宗的祖师对弥陀净土的推崇,毕竟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我想作为净宗行者应该在自身的念佛进修中,“随分随力”地从事利他,而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则品位亦高,对佛教与社会则尽现世的一分责任,这是我的想法,我想海峡彼岸的印顺法师应该也会同意! 

三、万善同归的念佛观 

净土是清净而理想的环境,菩萨庄严净土,为了摄化众生;众生受了菩萨恩德的感召,即向往而来生其中。中国佛教徒一般提起往生净土就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净土,而往生的方法也只有念佛──持佛名号吧!印顺法师在《净土新论》中讲到“往生净土”的法门,有通有别,“通是修此法门,可以往生十方净土;别是特殊的方便,著重于往生极乐世界。”印顺法师对于往生净土的通门,引用《维摩诘经》的八法及《除盖障菩萨所问经》的十法门,这些是菩萨的常道。印顺法师认为如果能完成这些菩萨道,“不求生净土而自然的生于净土,这是往生净土的必备资粮。”近几年来,海内外大德弘扬净土多偏向专特名号,“一句佛号即是三藏十二部”从理上讲是可以的,可是现实差别仍然是有的,而印顺法师从菩萨的正常道及“人间净土”出发,提出往生必须具备一定资粮,这对净宗行者是有警策意义的。 

中国流行的求生净土的念佛法门,即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方便行,不同经典有不同的方便。印顺法师在《净土新论》中举《般舟三昧经》、《普贤行愿品》、《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鼓音声王陀罗尼经》来论念佛法门。 

《般舟三昧经》所说的念佛不念佛三昧,念,不忆念或思惟。佛身的相好,及极乐世界的庄严都不是一般众生的现前境界,必须因名因义,专心系念,使观境明显地现前,所以念佛即是修念佛观,如三昧成就见无量佛,也即是见十方佛,印顺法师说:“《般舟三昧经》的念佛法门,是著重于自力的禅观;虽有阿弥陀佛的愿力,然要行者得念佛三昧、见佛,才能决定往生。”一般平常说“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出于《普贤行愿品》,但本品的经文并不说念佛,但依普贤的广大行愿而修行,即可以发愿回向,往生极乐。《无量寿经》是净土三经之一,经中广说弥陀本愿及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开示三辈往生以明往生的条件与方法。印顺法师说《无量寿经》中只说到“专念”、“忆念”、“思惟”、“常念”、“一心念”,《阿弥陀经》说“执持名号”,《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译为“思惟”,印顺法师得出“这些都不是口头称念”的结论。印顺法师对《观经》的“三福”极为赞叹,他说:“这三者,初是世间善行;次是共三乘善行;后是大乘善行。求生净土,这三者才是正常的净因。可惜,后代的净土行者,舍‘正因’而偏取‘助因’──方便道行;净土法门的净化身心世界的真意义,这才不能充分的实现!”这是“人间净土”的理解观念,与中国净土宗祖师不同,因为中国净土宗是以念佛为正因,而善行功德为助因。《观经》上品中品著重于善根功德的发愿回向,除中品下生(一向不学佛法的善人而外),应该都能或多或少、或久或暂的修观;中品下生及下品三人,除发愿回向外,著重于称名念佛──“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临命终时,已无法教他观想了。印顺法师说:“依《观经》,称名念佛,也是专为一切恶人,临命终时施设的方便法门。后代的净土行者,不论什么人,只是教人专心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这那里是《观经》的本意?”《鼓音声王陀罗尼经》所讲的法门,除了念佛外,还有持咒,这与密宗更接近了。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圣凯法师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