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凯法师:论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
2009年11月05日 15:49慧海佛教资源库 】 【打印共有评论0

日本学者藤吉慈海说与印顺法师交谈,才惊讶地知道他是弥勒净土的愿生者,还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太虚门下所共同的坚固的弥勒信仰。我觉得藤氏有点误解,这从印顺法师答苏建华居士的一封信(收于《华雨集》(五))中可以知道,信中说:

太虚大师学发菩萨心,学修菩萨行,鉴于世之学佛者,大多逃空遁世,不为世间正常善业。以大乘之名,行小乘之实,故举‘人生佛教’以为劝。今既生而为人,即应不废人生正常之善行。以此功德,回向佛道,即是大乘行。大师逝世,或称其上升兜率,此亦善颂善祷之词,非大师本人之事。

印顺法师认为大师是修菩萨道,即在历劫生死中修行,积集广大福慧资粮,以自利利他,而圆成究竟佛果。称太虚大师上升兜率,因为兜率天有一生补处菩萨可以亲近,未来弥勒下生,可以随佛下生,所以“俗以上升兜率为颂也。”同时,由于兜率天往生较易,所以太虚大师也曾经宣说。印顺法师一直极力推广“人间佛教”,“人间佛教”是重于人菩萨行,从人发心修菩萨行,由学菩萨行圆满而成佛,这是纯正的菩萨正常道,这在《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中多有阐述。所以,我们想太虚大师是菩萨道的实践者而以往生弥勒净土为方便,而印顺法师则是纯正菩萨道的实践者,他在答苏建华的信中,认为大乘善根之殊胜,能够胜过恶业,并且不为人天善根所误,此所以能历劫生死而行菩萨道。他说:“吾人为释迦弟子,释迦佛之本行,岂非学佛人最佳榜样!”所以可以看出,印顺法师是释迦佛的忠实追随者,而发心实践菩萨道的伟大精神。 

弥陀净土与阿閦净土是初期大乘净土思想的两大流:阿閦净土是般若流,是重视实的、自力的、智证的、重头陀行的净土思想;弥陀净土是重理想的、他力的、信愿的、净土思想。这二大净土在大乘佛教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二佛、二净土的信仰,对以后的大乘佛教引起的反应,是否如我国古德所说那样:“诸经所赞,尽在弥陀”呢?印顺法师说:“依大乘经论,一般的说:对二佛二净土,是同样重视的,如有所抑扬,那即是重智与重信的学风不同。”若从名号来看,“阿閦译为不动,表慈悲不嗔,常住于菩提心;依般若智,证真如理,这是重于发心及智证的。阿弥陀译为无量,以菩萨无量的大愿与大行,如《华严经》所说的十大愿行,庄严佛果功德。……所以阿弥陀净土,为佛果的究竟圆满;阿閦净土,为从菩萨发心得无生法忍。”从这二大净土在东在西,从二者分别密宗的金刚部与莲花部,都说明了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成佛的完整的菩提道。“在大乘佛教的健全发展中,大乘行者的完整学程中,理智的彻悟与事相的圆满,是二者不可缺一的。”从整体佛法来考察二大净土,所以印顺法师批评“现在的念佛者,丢下阿閦佛的一边,著重到西方的一边,不知如来果德的无量,必要从菩萨智证的不动而来;惟有‘以无所得’,才能‘得无所碍’。忽略了理性的彻悟,即不能实现果德的一切。所以特重西方净土,不能不专重依果德而起信。不解佛法真意的,不免与一般神教的唯重信仰一样了。”中国佛教对阿閦净土的淡漠,确实是净土思想的大损失! 

阿弥陀佛与药师佛比较,中国人对于药师佛的东方世界有一特殊意识,印顺法师说: 

东方是象征着生长的地方,是代表生机的,故演变为现实人间的消灾延寿。阿弥陀佛在西方,西方是代表秋天的,属于肃杀之气,是死亡的象征。

所以,净土盛行以后,佛法被人误会为学佛即是学死。印顺法师通过四大净土的比较后,发表了他对净土的独具理念,他说:

中国人特重西方净土,也即是重佛德而忽略了菩萨的智证在行(阿閦佛国净土);又忽略了现实人间净土(弥勒净土)的信行;这已经是偏颇发展了。等到与药师净土对论,弥陀净土,也即是被误会作‘等死’‘逃生’,这那里是阿弥陀佛净土的真义!阿弥陀佛净土的信行者,应恢复继承阿弥陀佛的固有精神!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圣凯法师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