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泉:批判与适应 试论“人间佛教”的三个层面
2009年11月05日 15:08慧海佛教资源库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二千五百多年的时空条件中,佛教不断地随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而与时偕进。印顺法师认为,佛陀的说法立制,并不等于佛的正觉,而有因时、因地、因人的适应性。为向于正觉,随顺正觉,趋入正觉而应机而说法立制,名为“方便”,也就是世谛流布。从佛法在人间来说,变是当然的,应该的。佛法有所以为佛法的特质。怎么变,也不能忽视佛法的特质。对于外学,如适应融摄,不重视佛法的特质,久久会佛魔不分。

从早期深信圆融方便为中国佛教独得之秘,到拒斥之为佛法末流。可以说,印顺法师是在一系列思想批判中,建构起人间佛教理论体系的。以佛法传播的四悉檀为例,分析佛教为适应新时代新环境而有的改变,有些是合乎佛法原理的发展,有些则是悖离佛法原理的过度适应,如牧女卖乳而一再加水,终于冲淡了佛法的真味。

“第一义悉檀”——以《杂阿含经》为本的“四部阿含”(四部可以别配四悉檀),是佛法的无边的甚深法义,都从此根源而流衍出来。

“对治悉檀”——“大乘佛法”初期的“大乘空相应经”,广说一切法空,遣除一切情执,契入空性。

“为人生善悉檀”——“大乘佛法”后期,为真常不空的如来藏、我、佛性说,点出众生心自性清净,为生善、成佛的本因。

“世界悉檀”——“秘密大乘佛法”的流行,融摄了印度神教所有的宗教行仪。

上述判摄,只是说明佛法发展阶段的重点不同,不能绝然割裂。但是,在“无往不圆融”、“无事非方便”的旗号下,佛教日渐丧失主体性。若即理论之圆融方便而见之于事行,则印度“真常论”者之末流,融神秘、欲乐而成邪正杂滥之梵佛一体。在中国者,末流为三教同源论,冥镪祀祖,扶鸾降神等,无不渗杂于其间。欲实现佛教的现实关切,首先在于对自身的批判清理。印顺法师强调,对佛教于长期发展中以流变而失真者,以“抉择而洗炼”之批判立场,探其宗本,明其流变。

我是为佛法而学,为佛法适应于现代而学的,所以在佛法的发展中,探索其发展的脉络,而了解不同时代佛法的多姿多态,而作更纯正的,更适应于现代的抉择。由于这一立场,三期、四期的分判,相当于古德的分判,而意见不同,主要是由于纯正的、适应现代的要求。也就作成这样的结论:“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宏阐中期佛教(指“初期大乘”)之行解,(梵化之机应慎),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庶足以复兴佛教而畅佛之本怀也欤”!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雷泉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