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台湾佛教见闻记
2009年03月31日 00:11 】 【打印已有评论0

5、四众同修

目前,大陆佛学院的招生只局限于出家众,是名符其实的“僧教育”,而台湾的许多佛学院都是四众同修,如圆光佛学院、中华佛学研究所等,不仅培育僧才,也为在家居士修学佛法提供因缘。据“慈明佛学院”教务长介绍,许多发心进入佛学院学习的在家居士都有出家的意向,因此,在佛学院的几年教学中,开学初在家众比出家众人数多,学业进入一半时,在家众与出家众的人数就一样多了,而到毕业前夕,往往出家众比在家众还多。看来办四众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居士的佛学水准,也是壮大僧伽队伍的重要途径。

以上几点,是我在参访一些佛学院和研究所后的总结。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佛学院、研究所都是这样。像灵岩山的办学,就是属于非常传统而又封闭的教育,要求学员严格遵循丛林生活,以背诵经论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不主张学生学习社会知识或接触报纸、电视,更拒绝现代学术;而“中华佛学研究所”及“法光研究所”,则又未免太偏重现代学术。

三、慈善

汉传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是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为修学的途径,表现在实践上就是慈悲济世,从利他中完善自己。这样的精神可以通过慈善事业的开展去实践。台湾的许多佛教道场都有慈善项目,其中最出色的要属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基金会”。这是一个专门的慈善团体,自1966年创建以来,会员已达461万之多,从慈善、医疗、文化、教育四个方面为社会提供帮助。

1、济贫救难

慈济志业的工作项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济贫,对低收入户长期予以济助,包括实物济助、医疗济助、义诊济助及孤贫丧葬济助。其次是救难,对世界各地的重大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给予紧急救援。仅在台湾省境内,自1966年起,慈济所济助的贫病急难已逾123万人次,送达贫户手中的救济金额超过17亿元台币。截至1994年底,长期接受慈济基金会济助者,每月达16000户,每月的救济金共计一千余万元。此外,他们还走出台湾岛,为大陆、孟加拉、外蒙古、尼泊尔、泰北、卢旺达、柬埔寨、南非、几内亚比索、车臣等地赈灾救难,贡献他们的爱心。其它佛教团体,如佛光山,也专设有冬令救济会、急难救助会以扶危济困。

2、医疗

疾病不仅使患者陷入痛苦之中,更使很多家庭因此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解决众生的病苦也是佛教慈善的重要内容。慈济基金会1972年初率先在花莲市成立义诊所,随后又创建慈济综合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疗网中的大林分院及儿童发展复健中心。在慈济综合医院参观时,陪同的慈济志工为我们介绍了证严法师创办医院的宗旨,他们不但治病救人,更给病人以爱心和尊重,慈济的医生护士都真诚地爱护病人,还有数百名的志工奔忙于医院的各个角落,随时为病人提供各种服务。有些病人病愈出院后,志工们还会打电话或亲自上门慰问。医院中为病情危急的病人设有心莲病房,除提供优越的治疗环境外,还给予宗教的关怀。医院还设有骨髓资料库,号召广大信徒捐赠骨髓,现已有十万人参与抽血检验,成为亚洲最大的骨髓资料库,为血液病患者提供了生存希望。另外,佛光山也设有佛光诊所和云水医院,为病患者提供了医疗方便。

3、教育

台湾佛教界还办有自己的大学,如华梵工学院、慈济医学院、玄奘人文社会学院,以及正在筹建中的佛光大学和法鼓大学。笔者此次参观了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华梵工学院、慈济医学院。无论是从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还是他们所介绍的办学理念,都使我深刻认识到教界自行办学的意义。教界所创办的大学不仅可以传授社会知识,更能培养学员拥有健全的心态和高尚的品德。

在参访慈济医学院时,笔者看到学生穿统一校服,吃自助素食,一餐只要花十元钱(台币),就可以随便吃。据说这样做是为培养学员的慈悲心,避免他们的攀比心。学院还设有茶道、花道、书画和禅修的课程,以陶冶学员的情操,又开设慈善爱心教育,以培养学员对社会的关爱之心。医学院的课程难免要涉及解剖尸体的问题,他们对解剖的每具尸体都十分尊重,称其为“人体老师”,在解剖尸体前要举行诵经仪式,解剖结束后要重新缝合,穿上证严上人特制的衣服送去火化,然后将骨灰供在医学院中。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济群法师   编辑: 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