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祉与佛教慈善
2009年03月31日 17:38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首先是布施对象的选择。在现实的财物、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总是以选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或者那些对自己最有恩或最值得敬重的人为主。第一类为贫穷或遭难的困苦之人,让人见了自然生悲悯心,而愿意帮助他们,通常称为悲田;第二类为养育自己的父母以及教诲自己的师长,他们对自己恩德重大,每每让人想起便生感恩之情,而愿意奉养他们,通常称为恩田;第三类为佛、法、僧三宝,为了利益无边有情而成就了或努力成就无量的功德,每每让人念起便生仰慕敬重之心,而愿意供养他们,通常称为敬田。对这三类对象做布施或供养,如同在肥沃的田地里播种,都能累积丰厚的福德资粮,因此称为福田。人们常常会有一种疑问,认为这样选择是不是有点功利化了?这样的疑问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佛法告诉我们究竟的道理是众生平等,因此在做布施和供养时不应该有这样的分别心。的确,在佛菩萨的境界里,一切有情都如同自己的母亲或者像佛一样,因此他们在利益帮助众生的时候,就好像在利益帮助自己的母亲或恭敬佛陀一样真切。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境界,也就无所谓分别了,因为面对任何一个生命,就像面对自己的母亲,就像面对佛。能这样做布施或供养,当然能累积无边的福德资粮,这样一来一切众生都变成自己的福田了。学大乘佛法的人一般都会向往这样的境界,也自然希望能有最快的途径达到这样的境界,那就要先从布施那些真实能引发自己悲悯心的穷苦人开始做起,从那些能真实地引发自己感恩心和敬重心的父母师长和三宝开始做起,这不是很合情合理的吗?

其次是布施心态的安立。在其它布施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因为布施时心态安立不同,结果会有较大的差异。这就牵涉到业果的核心,即造业的意乐,它决定着造业的方向和所造业的轻重。施予别人,哪怕是对方所需要的,如果心态安立错误了,例如“嗟来之食”,就不能真正称为善业。因此,在做布施或供养时,内心动机的安立是很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刚开始选三类福田作为布施或供养的对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面对这些福田的时候,内心的动机会比较清净一些,做过之后也不容易反悔或瞋恨。当确立造业方向以后,动机本身安立的深广程度不同,决定了造业的轻重。在所有善良的动机中,以和空性相应的胜义菩提心最为可贵;在所有不善的动机中,以瞋恨大乘的菩萨为最大。但就我们普通的大众而言,不太可能一下发起胜义的菩提心,但我们却可以造作出一个菩提心出来:在帮助任何一个人的时候,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人,内心所想的是一切有情;在解决他痛苦的时候,也不只是解决他眼前的痛苦,而是发愿帮助他离开一切痛苦,得到一切快乐。为了将来不至于对大乘的菩萨瞋恨,我们现在就要从善待周围的人开始,练习不再发火、不再怨恨,取而代之的是那颗包容的心、恭敬的心和慈悲的心。

第三是布施内容的安立。正如前面提到的,布施分为财施、无畏施和法施。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三种布施所造的业轻重程度不同,以法施最为超胜。为什么呢?财施、无畏施都是暂时的,只能利益一时,不能利益长久;只能利益一人,不能利益所有的人。法施则不然,不但眼前能利益,长远更能利益;不但可以利益一人,还可以通过辗转传诵,利益很多人,乃至现在和将来无量无边的人。但也不是说只要法施就可以了,这取决于受施人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往往是先施人以财物和无畏,然后再施以法,以便帮助受施者能够自立和觉悟,永远脱离种种不幸之困扰。

第四是布施人身心净化。这主要是指布施人本身的品质,这与布施时的心态安立有所不同。布施时的心态是一种短暂的行为状态,它的生起除了靠所对的殊胜境界的引发之外,还有赖于我们平时身心净化程度。那么平时的身心如何净化呢?这就要靠断恶修善来净化。真正有智慧的人对于自己曾经犯过的过失常加忏悔,而且励力防护不再重犯,并能勤修善法。没有智慧的人与此相反。佛陀教诫众生行善断恶,可以从远离十恶法、奉行十善法开始做起。所谓十恶法,涵盖身业三恶(杀生、偷盗、邪淫)、语业四恶(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以及意业三恶(贪欲、瞋恚、邪见)。远离这十恶法,便能奉行与此相对应的十善法。若能长期行持,身心便能逐渐净化。在此基础上,如果更能持守佛陀制定戒律,则如虎添翼、如鱼入水、如鸟飞空,使烦恼恶业更相远离,慈心善法更相聚拢,所积功德更为广大。所谓戒律,也是涵盖两个方面:当断者断,当行者行。那么这与远离十恶法、奉行十善法有什么差别呢?主要区别在于,普通状况下的断恶行善,是有限的行为,行一善即得一功,断一恶即远一过。然而一旦受持戒律,励力守护,则具有无限的意义,持一戒即能远无量恶,守一律即能得无量功。这是戒律本身的内涵所决定的,一旦受持戒律,造业的对象便是无量无边的众生,造业的意乐便是要究竟离开一切痛苦并得到一切快乐。因此,持守戒律之人的一言一行,并不简单的就是一言一行,而是具有无限宽广的意义和价值。

十、奉行慈善成净土,随缘无执趣大同

修学佛法,践行慈善,以此净化身心、利益人间,便有人间佛教的呈现。如太虚大师在《怎样建设人间佛教》一文中指出:“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因世人的需要而建立人间佛教,为人人可走的坦路,以成为现世界转变中的光明大道,领导世间的人类改善、向上进步。”在《建设人间净土论》一文中太虚大师更进一步提出建设人间净土的理想:“人人皆有此心力,即人人皆已有创造净土本能,人人能发造成此土为净土之胜愿,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间可造成为净土……质言之,今此人间虽非良好庄严,然可凭各人一片清净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之久之,此浊恶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故名为人间净土。”

由此看来,人间佛教,不单是指佛教人间化,更蕴含着人间佛教化的理想。人间净土不是佛教所独有的理想,更代表着人类的一种共同追求。这种追求的理想,在不同的圣人先哲那里有不同的称呼,或曰大同世界,或曰理想国,或曰人间净土,……至于怎么称呼,都无关紧要,在这里计较它们的差别,也没有现实的意义。重要的是,人类面临相同相关的困境,有着共通共同的渴求。如果希望得到持久的和平安定与和谐的发展繁荣,那么所有文明、所有文化、所有人群就必须联合起来,求同存异,共同营造人类的幸福家园。

« 前一页1234567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学诚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