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祉与佛教慈善
2009年03月31日 17:38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已有评论0

九、众善兼备助布施,渐次修学得圆满

在实际布施的时候,如果能具备其它的善法来配合,特别是以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五度来辅助布施,可使布施更加清净、持久、深广、圆满,远离污垢和缺憾。如《大智度论》说:“菩萨以方便力故,行一波罗蜜能摄五波罗蜜。复次,有为法因缘果报相续故,相成善法。善法因缘故,是波罗蜜皆是善法故,行一则摄五,以一波罗蜜为主,余波罗蜜有分。有菩萨摩诃萨深行檀波罗蜜(即布施度),安住檀波罗蜜中布施众生时得慈心,从慈能起慈身、口业,是时菩萨即取尸罗波罗蜜(即持戒度)。何以故?慈业是三善道、尸罗波罗蜜根本,所谓不贪、不瞋、正见,是三慈业能生三种身业、四种口业。慈即是善业,为利益众生,故名为慈。取羼提波罗蜜(即忍辱度)者,菩萨为一切智慧故布施,受者瞋,若施主唱言‘我能一切施’,受者不得称意,便作是言:‘谁使汝请我,而不随我意?’瞋者是心恶业,骂者是口恶业,打害者是身恶业。瞋有上、中、下,上者害杀,中者骂詈,下者心瞋。尔时菩萨不生三种恶业(身、口、意恶业),意业是根本故,但说意业,作是念:‘是我之罪。我请彼人而不能得称意,由我薄福,不能具足施与。我若瞋者,既失财物,又失福德,是故不应瞋。’取毗梨耶波罗蜜(即精进度)者,若菩萨布施时,受者打害,心不没不舍,布施如先说。为布施故,身心勤精进,作是念:‘我先世不强意布施故,今不能得称受者意,但当勤布施,不应计余小事。’取禅波罗蜜(即禅定度)者,菩萨布施,不求今世福乐,亦不求后世转轮圣王、天王、人王,亦不求世间禅定乐,为众生故,不求涅槃乐,但摄是诸意在一切种智中,不令散乱。取般若波罗蜜(即智慧度)者,菩萨布施时,常观一切有为作法虚诳、不坚固、如幻如梦。施众生时,不见有益无益。何以故?是布施物非定是乐因缘,或时得食腹胀而死,或时得财为贼所害,亦以得财物故,生悭贪心而堕饿鬼中,又此财物有为相故,念念生灭,无常生苦因缘。复次,此财物入诸法实相毕竟空中不分别有利、无利。是故菩萨于受者不求恩分,于布施不望果报。设求报,若彼不报,则生怨恨。菩萨作是念:‘诸法毕竟空故,我无所与。若求果报,当求毕竟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布施相,是故不见有益;以毕竟空故,亦不见无益。如是于檀波罗蜜边取五波罗蜜。”(卷第八十)

《大智度论》又说:“【经】菩萨摩诃萨住尸罗波罗蜜中,身口意生布施福德,助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是功德不取声闻、辟支佛地。住尸罗波罗蜜中,不夺他命,不劫夺他物,不行邪淫,不妄语,不两舌(即不离间语),不恶口,不绮语,不贪嫉,不瞋恚,不邪见。所有布施,饥者与食,渴者与饮,须乘与乘,须衣与衣,须香与香,须璎珞与璎珞,涂香、卧具、房舍、灯烛,资生所须尽给与之。持是布施与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回向不堕声闻、辟支佛地。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住尸罗波罗蜜取檀波罗蜜。……菩萨从初发心乃至坐道场,于其中间若一切众生来瞋恚骂詈、若节节支解,菩萨住于忍辱,作是念:‘我应布施一切众生,不应不与。’是众生须食与食,须饮与饮,乃至资生所须尽皆与之。持是功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回向时不生二心:谁回向者?回向何处?是为菩萨住羼提波罗蜜取檀波罗蜜。……菩萨住毗梨耶波罗蜜,身心精进,不懈不息,作是念:‘我必应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应不得。’是菩萨为利益众生故,往一由旬,若百千万亿由旬,若过一世界,若过十世界,若过百千万亿世界,住毗梨耶波罗蜜中,若不能得一人教令入佛道中、若声闻道中、若辟支佛道中,或得一人教令行十善道,精进不懈法施及以财施令具足。持是功德与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回向声闻、辟支佛地,是为菩萨住毗梨耶波罗蜜取檀波罗蜜。……菩萨摩诃萨住禅波罗蜜,离诸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第二、第三、第四禅,入慈悲喜舍,乃至入非有想非无想处,住禅波罗蜜,中心不乱,行二施以施众生:法施、财施。自行二施,教他行二施,赞叹二施法,欢喜赞叹行二施者。持是功德与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向声闻、辟支佛地,是为菩萨住禅波罗蜜取檀波罗蜜。……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内空,内空不可得,外空,外空不可得,内外空,内外空不可得,空空,空空不可得,乃至一切法空,一切法空不可得。菩萨住是十四空中,不得色相若空、若不空,不得受、想、行、识相若空、若不空,不得四念处若空、若不空,乃至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空、若不空,不得有为性、无为性若空、若不空。是菩萨摩诃萨如是住般若波罗蜜中有所布施,若饮食、衣服、种种资生之具,观是布施空。何等空?施者、受者及财物空,不令悭著心生。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从初发意乃至坐道场,无有妄想分别。如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无悭著心,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行般若波罗蜜时无悭著心,是菩萨所可尊者般若波罗蜜。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檀波罗蜜。【论】菩萨住忍辱中布施众生,衣食等诸物尽给与,受者逆骂打害菩萨,破其施忍,菩萨作是念:‘我不应为虚诳身故毁波罗蜜道,我应布施,不应生恶心,不以小恶因缘故而生废退。’是菩萨命未尽间,增益施心。若命终时,二波罗蜜力故,即生好处,续行布施。……有菩萨多行般若波罗蜜,知诸法实相,安住不动法中,一切世间天及人,无能难诘令倾动者。若得财物布施二种众生,若施佛、若施众生,以众生空故,其心平等,不贵著诸佛,不轻贱众生。若施贫贱人,轻贱故福少;若施诸佛,贪著故福不具足。若以金银宝物及施草木,以法空故,亦等无异。断诸分别、一异等诸妄想,入不二法门布施,是名财施。法施亦如是,不贪贵有智能受法者,不轻无智不解法者。所以者何?佛法无量,不可说、不可思议故。若说布施等浅法,及说十二因缘、空、无相、无作等诸甚深法,等无异。何以故?是法皆入寂灭、不戏论法中故。如是等,名般若生布施。复次,是菩萨于十方三世诸佛及弟子所修三种功德随喜,皆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慧力故,无所不施,能与众生福德分。复有菩萨若布施时生种种好心,拔出悭贪根本而行布施,慈心施故,灭诸瞋恚;见受者得乐欢喜故,灭嫉妒心;恭敬心施受者故,破骄慢;了了信知布施果报故,破疑及无明;不得与者、受者定实故,破有、无等余邪见;观受者如佛,观物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观己身从本已来毕竟空,若如是布施不虚诳故,直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等相,名般若波罗蜜生檀波罗蜜。”(卷第八十、八十一)

以五度助成布施度,久修的大心大智的菩萨才容易做得好,而初修的人可以随顺近似地做:

一是给予受施者应有的尊重。受施者所缺乏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心理上的安抚与精神上的振作。因此布施者所布施的不仅仅是物资,更是一份爱心、一份感恩的心和一份尊重的心。因为将受施者看作是自己的亲人而生爱,因为对方成就了自己的善行而感恩,因为人人自性都如同佛一样高贵而尊重。有了爱心,便远离了冷漠的心;有了感恩的心,便远离了求回报的心;有了尊重的心,便远离了骄慢的心。若能这样行持,便是持戒。佛陀制定戒律,不单单为了约束,更是为了释放:约束的是烦恼与恶业,释放的却是清净与慈悲。

二是以坚忍的心面对一切困境。很多人并不是不愿意布施别人、帮助别人,只是布施的结果常常让人望而生畏。这些结果可能是别人的不解、误解,甚至是责难。既然如此,又何必自找麻烦、自讨苦吃呢?于是便放弃了努力,而且还常常得出“好人不得好报”诸如此类的结论。实际上,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行善是要付出代价的,更没有意识到这些付出的代价有着绝对重要的意义。对于行大乘菩萨道的菩萨,早已将自己的身心性命施予众生。既施予众生,则为了保全众生的色身性命,为了滋长众生的法身慧命,即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佛陀在证道以后的四十几年里,四处游历,教化众生,未息一刻,乃至命终;唐僧玄奘西行取经,历经劫难,万死一生;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传戒律,虽屡遭失败,乃至最后双目失明,仍旧矢志不渝……这些高僧大德为了弘法利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乃至为此贡献了宝贵的生命。然而,他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因此得到了高度的升华,成了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精神永恒的象征。这些都是佛菩萨的行谊,是我们效学的典范。尽管眼前还做不到这般究竟,但至少要能忍受别人的不解、误解乃至责难,将此当作历练自己最好的逆增上缘。这实际上就是在成就自己的忍辱。忍辱,在内心积聚的不是痛苦与怨恨,而是更加的清凉与坚韧。之所以清凉,是因为逆境帮助消除了内在的烦恼和往昔的恶业;之所以坚韧,是因为困境帮助增加了内在的勇气与毅力。

三是以稳定持久的心广作布施。真正要做利益别人的事情,最简单而又可靠的动机莫过于就是发现别人需要它。需要的层次或有不同,但都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当年毛泽东主席曾评价雷锋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当内心想的是广大群众的需要,就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人们去做一些事情,而且越做内心越踏实,越做内心越笃定。这也是一个人的作为能给予他的最重要的回馈:当下就能体验到生命的价值感。至于受施人的回报、社会的肯定,那些都是其次的事情,甚至无关紧要。但为了倡导一种正当的回馈感恩的社会风气,对于这些回报和肯定也应恰当处理。任何一种行为要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力,取决于行为背后动机的纯净程度。若是完全出于无私而又博大的爱心,那么任何一个举动便具有永恒的意义。一个具有深厚信仰的人,可以近似地做到这一点。但信仰的建立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久的坚持才有可能。这样的过程通常是:在一种正确的观念指导下,不断地去行动,从而培养成习惯;在良好的习惯推动下,不断地去累积,从而形成传统;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传统便形成了文化;将文化的内涵进行升华,便近似成了一种信仰。如果一个人能生活在有信仰的氛围里,那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他的生命将有机会得到历史沉淀的净化,也因此更容易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崇高道德和精神追求的人。无疑,这样的人是幸福的,而且能最大程度地给周围的人带来幸福。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来源于坚持,坚持“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样做就是在成就自己的精进。精进并不一定是指争分夺秒地做很多事情,而是首先知道哪些是好的事情应该去做,哪些是不好的事情不应该去做。知道以后也不一定一下子做很多,更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勉强去做,而是力所能及地坚持去做,一次哪怕做一点点,做一点点就净化自己的内心一点点。

四是以内敛恬淡的心对待布施。若能按照以上几个方面勤作布施,当能累积丰厚福德资粮,正所谓己施于人而己愈有。也就是说,若能真心行善于大众,社会所给予的回馈一定不薄,甚至是超乎想象的丰厚。这样的回馈,或为财利,或为名位……。尽管这并非当初的目的,然而当它们来临的时候,如何对待它们,也非常重要。若能正确对待,回馈就可以成为利生事业的增上缘;若不能正确对待,就可能成为它们的奴隶,从而背离了当初的发心。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处顺境而不生骄慢,处逆境而不生怨恨,持守淡泊宁静的心态,方能显明高远的志向。这实际上就是在成就静虑。静虑并非消极厌世、无所作为,而是心处红尘而不为所染,身处闹市而不为所动,时时刻刻都能守护好那片清净、安定的心灵家园。

五是以深远的智慧洞察世间。既能广行布施,又能持守恬淡,则观照世间真相的智慧容易生起。智慧能起,则无明烦恼易消,一切痛苦根源易断。这也是一切作为的根本目的,是佛法不共一切世间法的根本所在。随着智慧的增长,对宇宙人生愈有真切的洞察,对众生苦难愈有深切的体会,推动帮助众生的心便愈加强烈。如是福德、智慧二资粮辗转增上,渐趋圆满,以至于成就完人,乃至佛果。

另外,就初修的人来说,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慈善、奉行布施,应依着业果缘起法则进行取舍抉择,以便让自他得到切实的利益和更大的安乐,并且持久稳步增上。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学诚   编辑: 李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