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与大乘佛教的建设——佛、菩萨所有法门的施设全是为了建立菩提心
2009年03月28日 22:59 】 【打印已有评论0

内容摘要:在众多的修行法门之中,究竟哪种法门对尽虚空一切众生最有益呢?那就是修习菩提心!时时持守菩提心,发利他愿,爱惜一切众生,这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所在。每次修行皆回向一切众生能离苦得乐,这即是大乘佛教之菩萨行。

关键词:菩提心 慈悲心 大乘佛教 利益众生 

一、前言――菩提心与大乘佛教的关系

大乘佛教的心要、菁华,是菩提心;大乘佛教的基础,也是慈悲心――菩提心就是觉悟者的慈悲心。大乘佛教行者因为悲心,自己不仅能脱离轮回苦,也不忍其他众生受苦。怀抱着大慈悲祈求开悟,以利益一切众生,即是菩提心,此即为大乘佛教的关怀和终极目的――彻底解除所有众生的痛苦。

当慈悲心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的内心会涌现对众生的责任感。这时,我们便会生起愿力,希望自己愈加精进以服务众生,佛教称此为获得菩提心的愿力。能够达到此境界者,即是菩萨。菩萨度化众生获得解脱的心,即是大慈悲心。决心把所有的众生从轮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并使他们成佛,这就是发菩提心!所谓菩提心,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略称,直译作“无上正等正觉心。”简而言之,即是“愿与一切众生共成究竟佛道”的坚固誓愿。

大小乘法的分野虽可从多方面,诸如空性见、慈悲、福德、善巧等等教义来区别。然而,其间最根本的差异,正是以菩提心的有无来加以分别。因此,对于一个初发心的大乘行者而言,最重要的核心功课就是要在日常的修行生活中,努力地发起并增长自己的菩提心。所以,在众多的修行法门之中,究竟什么对尽虚空一切众生最有益呢?那就是修习菩提心!时时持守菩提心,发利他愿,爱惜一切众生,这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所在。

在基本佛法的正见确立后,开发其大乘心志,实为修行第一要务。因此,在修行之始,必须坚定自己的内心:修行是为了六道众生以及每一个处于中阴的众生而证得菩提心。每次修行皆如此回向一切众生,这样的修行即是大乘佛教之菩萨行、菩萨道。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海涛法师   编辑: 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