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达摩禅法在中国的学修体系
2009年03月28日 22:55 】 【打印已有评论0

内容摘要:佛教大约在西元一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中国。约西元475年,菩提达摩在他师父般若多罗的鼓励下由印度来到中国。他花了几年时间云游了中国随后驻锡少林寺。他承袭了印度禅法,并把这套修行体系介绍到中国,随后禅法又传入日本和朝鲜。根据传《法定正宗定祖图》记载“原夫菩提达摩。实佛氏一教之二十八祖也。与乎大迦叶。乃释迦文如来。直下之相承者也”。根据七,八世纪的敦煌藏经文献记载,菩提达摩传入中国的禅法的特色在于:“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其中著名六祖惠能尤重此点。因此,中国禅超越了佛教不同教派间的分别,奠定了立足于个人修证的禅门修行体系。进而,经历了晚唐和宋代,禅宗得到了壮大和繁荣;每个宗派又发展出自己不同的禅法,这也导致了后来禅宗五大宗派的形成。

关键词:禅 菩提达摩 大乘禅修 理论和实践 

南传的禅修

佛教最初的教法立足于四圣谛和八正道,并通过对这些佛陀遗教的体验和习练引发禅定;这种思潮无疑受到瑜伽思想的影响。而佛教的特色在于,扬弃了沉溺于身体的苦行和享乐的两种极端;行中道(八正道)而趣入正觉。简而言之,就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在戒定慧的基础上悟入,解脱。南传巴厘语三藏认为禅定分四个等级,就是四禅;从道德层面上;对修行者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进行提升和发展。这种观点也被瑜伽经典所认同。

南传佛教修禅的核心是对四禅的体证。这些也包含了由受,想,行,识入手,所引发的九次第定。修行者通过对贪,嗔,痴,慢,疑(五盖)的对治,而修证四禅;进而证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这四禅天。但这只是禅修的四个阶位,而不是最终的解脱和涅槃。

佛陀认为修行人通过四禅,可以最终证入涅槃,而且可以在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基础上,引发一些神通自在。佛陀也印证由此可以得到三种神通;即天眼通,宿命通,和灭尽定。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大悟法师   编辑: 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