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佛教的包容与包容佛教
2009年03月28日 19:32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2、展开双臂拥抱你

中国的文化对佛教也给予了同样的包容。这一点,从观世音菩萨形象本身的变化,就可以领略。佛教进入中国的时候,观世音菩萨是一个印度人的模样,然后是一个西域人的模样,从有胡子的形象变成没有胡子的形象,从男性形象转变成一个女身,最终变成了一个非常恬静的中国的女神——观音女神。从观音造像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如何包容了佛教。

还有老子化胡的故事。道师王浮的《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到印度投胎,变成了释迦牟尼,然后到中国来传教。那么紧接着,佛家也编了一个故事说,释迦牟尼让自己的三个弟子下凡,变成了孔丘、颜回和李聃。你说你是投胎变成了我,我呢,却让三个人下凡,变成你们的三个老祖宗。道家与佛家的这样的一种争执,实际上是中华文化在包容佛教过程中间的插曲。它反映了汉地佛教早期传播方式上的某些特点,既是佛道文化相撞击的产物,又同时对佛道两教的发展形成影响。

当然,也有激烈的事情发生,沙门应否向帝王跪拜的争论,就是佛家与封建皇权和儒家纲常的严重矛盾。还有身灭与身不灭、因果报应等争执,也是非常激烈的。最严重的现象当属历史上的一些“灭佛”事件。我在佛光山与星云大师讨论包容话题的时候,我谈到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他补充说:“还有太平天国。”

不过,这些事件在整个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中是支流和插曲。如今佛教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已经清楚地说明了中华文化对佛教的包容。在佛教和中国文化长期的交流中,达成了一种默契,这种默契使得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接近。

由于中国文化自己的强大生命力,使中华文化和佛教文化都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故乡,在这里绵延生存数千年。而在佛教真正的故乡印度,佛教反而日渐式微。通过中华文化对佛教的接纳和包容,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本身是极具包容性,极具亲和力的。

3.儒释道鼎力崛起的文化架构

佛教的迅速崛起,使它与儒家、道家之间,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呈现出三足鼎立的状态。儒家的人文关怀与价值信念,道家的理想人格与超越精神,佛家的菩提智慧与人生解脱、精神自由,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刘长乐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