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讲堂:峨眉行愿 普贤宝光
峨眉山金顶十方四面普贤菩萨圣像(图片来源:峨眉山佛教网) 普贤菩萨从初发菩提心以来,经过漫长的修行积累,历登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果位,最后证得等觉地大菩萨位,在佛教中被尊为“亚圣”
峨眉山金顶十方四面普贤菩萨圣像(图片来源:峨眉山佛教网)
普贤菩萨从初发菩提心以来,经过漫长的修行积累,历登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果位,最后证得等觉地大菩萨位,在佛教中被尊为“亚圣” 。他与文殊、观音、地藏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如果再加上大势至、弥勒就成了六大菩萨。
在佛教所说的娑婆世界中,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是释迦佛的两大助手,始终努力地帮助着如来教导度化众生的事业。作为如来的左膀右臂,文殊菩萨驾狮子胁侍左边,而普贤菩萨则乘白象胁侍右边。他们不仅在空间位置上俩俩相对,更是在内在的德行上相互依存、相互融摄,共同组成难以分割的实质关系。
普贤菩萨表示理、行、定三德,文殊菩萨则象征智、证、慧三德,两者密切融合,就意味着佛法最圆满境界的完成。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除了普贤与文殊菩萨两者之间那层相辅相成的关系外,他俩又共同和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形成另一层的因果关系,这就是普贤与文殊是因,毗卢遮那佛是果。因为一旦能够圆满彻底地证得普贤菩萨所表示的理、行、定三德,以及文殊菩萨所象征的智、证、慧三德,那就是佛了。可见,“理”与“智”是成佛的因,佛是“理”与“智”的果。唐澄观法师说:“三圣之内,二圣为因,如来为果。”法藏法师也说:“文殊与普贤不二镕融,而成毗卢遮那佛,乃至显现三圣圆融之境界。”他们所表达的,正是这个道理。
基于这种深刻的认识,人们在总结《华严经》所阐明的宗旨时,认定是一佛二菩萨的法门,因此把毗卢遮那、普贤、文殊统称为“华严三圣”。
相关链接:大行大愿 普贤菩萨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