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慈济:三十位企业家冬令发放 感受贫穷心入悲门
原标题:企业家付出吃上踏实饭 企业家刘增爱紧紧拥抱着泪流满面的小朋友,传递着自己心中对孩子的不舍与关爱。(摄影者:张凤地点:河北省易县特教中心日期:2013/11/30) 前往特教中心的路
原标题:企业家付出吃上踏实饭
企业家刘增爱紧紧拥抱着泪流满面的小朋友,传递着自己心中对孩子的不舍与关爱。(摄影者:张凤地点:河北省易县特教中心日期:2013/11/30)
前往特教中心的路旁空地,晒满了当地乡亲的主要粮食玉米。(摄影者:丁敏艳地点:河北省易县梁格庄镇日期:2013/11/30)
实业家姜明心跪在地上,为孩子送上棉服,并紧紧的拥抱他。(摄影者:张凤地点:河北省易县特教中心日期:2013/11/30)
在实业家们的协助下,所有孩子们都穿上了慈济提供的棉服,挺拔的站立,让身边的实业家们感动。(摄影者:张凤地点:河北省易县特教中心日期:2013/11/30)
“你们来到我们这里献爱心,今天连天气都献爱心。”11月30日是河北省易县冬令工作的第一天,连日的晴朗延续至今,让乡亲前来领受物资而不必受冻寒之苦,也为这风和日丽感到欢欣。
有句顺口溜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年节对国人来说,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但在易县偏远地区的贫困乡亲来说,长年苦于地脊人贫,每逢年关总得亲戚邻里间相互帮助才过得去。此刻,慈济人及时送上面粉、大米,还带来棉袄、棉被,甚至贴心地准备了食用油与精盐。连续第五年陪伴慈济人在河北省冬令发放的扶贫办宋天兴副主任说:“这两年,慈济让很多贫困的家庭过年吃上顿白面饺子了,有些老人看到白面大米感动地哭。”
一位乡亲对志工说:“这些‘精粮’,我们掺上杂粮,这是够吃一年的。有了这些物质,办年货就不用再借钱了!”易县乡亲把一般家庭的主食大米与面粉称做‘精粮’,混上由绿豆、黑豆、黄豆种种豆类做成面,或是混上玉米粉做成面团,用这些杂粮来吃上一整年。无怪乎远从北京来参与慈济发放的年轻实业家王超,搬了无数大米与面粉之后用餐时间,感动地说:“这是我几十年来,吃得最安心的一顿饭了。”
这一次北京慈济志工所规划的易县冬令发放,除了关爱乡亲之外,也接引了三十位实业家参与发放工作;他们之中,有些人才刚刚参加过十月底在台湾举办的实业家“静思生活营”,另一些则透过已经投入志工的实业家仇序、金向群、韩铭、杜伯阳等人的邀请,第一次亲身接触慈济活动。
因此,台湾冬令发放团中的实业家黄秋良、魏良旭、方汉武、王玉壶也是一路相陪,一起前往“易县特殊教育中心”进行冬令发放,再回到梁格庄中学的发放现场发放,加上晚间的岁末祝福祝福,这群实业家相当于搭上一条高速公路,迅速从悲门出发,体验不同的人生风光。
风萧萧兮易水寒 菩萨一去兮送温暖
易水河已经上了冻,干枯的芦苇在冰上轻摆,似乎在挥手致意。一辆大巴车满载着参加慈济易县冬令发放的实业家,车上漫溢着温暖和笑声,向易县特殊教育中心驶去。惹大家笑声不断的,是两位来自台湾的开心果:一位是一上车就自告奋勇给大家唱歌的慈济志工黄秋良;一位是不断给大家发台湾黑豆和海苔的慈济志工魏良旭。
黄秋良高歌一曲之后,说道:“来到易县这个地方,就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不过后半句不是‘壮士去一兮不复还’,我们车上这么多尊菩萨,连易县都变得暖和了,应该是‘菩萨一去兮送温暖’。”
黄秋良讲自己从前有过一段纸醉金迷的生活,天天交际应酬,沉迷于“K歌”,坦承自己的“歌艺”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加入慈济之后他才发现:“新歌唱流行,老歌唱心情,慈济唱心灵。”
车上的实业家们被黄秋良的分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今天一大早四点多钟就要起床,五点多集合从北京出发,一路奔波到现在,分享还没听够,目的地就到了。
地上玉米满尘粉原是乡亲日常食
“到了!到了!”大巴缓缓驶进乡道的尽头,接着停了下来。“大家就在这下车,前面那涵洞,大车过不了。”驾驶师傅喊着,大家随即鱼贯地走下车。几位前几分钟还在车上打盹小憩的实业家,走下车时,霎时被迎面而来夹杂动物排泄物气味的冷风,冻了打了几个哆嗦。
“哇!冷!”好几人来回的蹦着,就想藉由身体的小活动去除寒意,就在大家努力的抵抗寒冷时,忽然间又有人被眼前铺在黄土地上晾晒的玉米给吸引住。 几位实业家拿起手机拍着,嘴巴还不时嘟嚷着“哇!就摆在地上晒,这玉米能吃吗?”
“这是这边乡亲的主食!”当随行的访视志工说完,大家倏时地安静了下来,因为对这群今天参与发放活动的实业家来说,很难相信这种摆在地上沾满风沙的东西能入口。
土灰色的校门就在泥路的尽头,当志工大队走进校园时,却看到跟一般校园不同的景象,一畦畦的菜园错落在一排排的校舍间。“那是孩子与老师们种的,这些可以贴补一下师生的伙食开销。”志工说着,许多人脸上呈现着许多不解的问号,到底,这群师生的伙食费,一天是多少?精于打算的实业家在心中估量着,却没有说出口。
乍见孩童豆大泪 不懂体贴猛自省
大家转进教室,四十位有着身体不同障碍的孩子已在等待着。发放仪式简单隆重地展开,而每位参与发放的实业家,身旁均站有一位孩子,有人随即热络的跟孩子互动着;有人却是尴尬杵着,不知如何是好。
站在发放位置第一排的刘增爱,主动地对自己陪伴的孩子笑,但是孩子却是一付漠然的态度,他心想:“别人家陪伴的孩子,早笑得露出八颗牙,我陪的这孩子是怎么了?”他主动一而再再而三的示好,孩子还是不停的摇头晃脑,不想跟他有任何眼神接触。这时台前的志工表演〈一家人〉的手语,刘增爱忽然发现孩子豆大的眼泪一直落下,这种景象震撼了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前一分钟,我还抱怨他很不给我面子,这时我却为自己不懂体贴而自责!”刘增爱的脸上爬满了泪,他用力的抱着孩子,哭泣不止的孩子也紧搂着他,刘增爱说:“那一霎那,我才真正了解什么是心灵相通,也才了解孩子心中难以言喻的苦。”他觉得因为今天的发放,自己才懂如何去爱人,更得这个孩子为他上了宝贵一课。
大手紧握蜷曲手 松开紧闭心扉门
赵晨阳因眼疾而造成弱视,她的世界就是一片晃动朦胧的景像,当发放开始时,她忸怩的低着头,直怕人发现她那不寻常的双眼。陪伴她的实业家王超,看着她秀气的脸庞直觉得不舍,在过程中,他紧紧的握住她的手,在志工比划手语时,他还拉起孩子的手跟着旋律一起唱着。
站王超身后的姜明心,陪伴的是一个小男孩,严寒的天气的让孩子的脸上呈现红扑扑两坨,姜明心压低身子轻声询问着孩子“你叫什么名啊?”孩子以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回答“李海涛”。
十四岁的李海涛在活动开始之际,就一直不安地将衣服袖子往下拉。姜明心看出他不安的所在,轻轻地拉起孩子挛缩扭曲的手,李海涛紧握的拳头慢慢松开,最后两人十指相扣,李海涛还不时抬起头来对姜明心微笑。姜明心感触非常多,他说:“我也是为人父,看到他就如同看到自己的孩子,我心疼他。”在今天为孩子穿棉衣的活动中,他做得极不顺手且手忙脚乱,他说:“这时我才真的了解,我真的是一个不及格的父亲。”
一天两元为餐费 愿改浑厄助儿童
在特殊学校的这群孩子,不管他们身上有着什么样的障碍,为了回报这群陌生人的帮忙及关爱,聋哑孩子特别的练习几首舞曲,表演给大家看;随后几位弱视或者失明的孩子,高声地唱着歌,他们都尽力表现的跟一般人一样,甚至是更多感情及情绪的投入,更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升起尊重每一生命个体的爱。
特殊中心张红英校长说:“我们特别感谢慈济,因为这些残疾儿童不但残疾,家庭条件也非常恶劣,需要很多关怀。”她说这次为了表演节目,准备了几个月之久,正式排练就练了一个月。在她看来,慈济的行为对学校老师的影响非常大,通过老师们,又可以把慈济的正向信息传给孩子们。
幸福温暖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在发放活动结束后,慈济志工随即带领这群实业家赶回梁格庄的发放点,回程路上,慈济基金会同仁廖明仁又问起,给大家猜猜特教中心的伙食费几何,实业家们不同的答案此起彼落,最后廖明仁揭晓答案说:“师生都差不多,一人一天两元!”全车人员顿时陷入难以致信的沉默。
坐在位子上的黄作群忽然流起泪来,她哽咽地说:“我只看到他们身体障碍及活动的困难,没想到他们竟是连吃一餐饱饭都不容易!”她怪自己总是浑浑厄厄过日子,她觉得自己太慢走进慈济。坐在她后方,从事电子科技的邵国栋说:“从今天开始,来帮助这些孩子,也是我努力的目标之一。”
白马王子搬面粉 天下长辈我父母
这一车企业家和志工回到梁格庄乡,已经过了下午一点。他们在动线上,刚刚受到一番心灵洗礼的企业家们,又感受到了新的法喜,在最累最脏的面粉发放处,可以频频看到他们的身影。往日里衣着光鲜体面的企业家们,浑身都被面粉染白了,他们却很自豪,因为慈济人封他们做“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
窦魁峰就是一位“白马王子”。这位年轻有为的“80后”实业家,今天早上从北京到梁格庄后,就很开心地去香积组为大家分粥,一不小心掉了队,没有赶上去特殊教育中心的车。
他开始有点茫然,但走到操场上,发现有那里有两条如此壮观的动线,就很欢喜地投入到动线上去发面粉,刚一开始光觉得开心,就抢着搬;抱了一会儿面粉,渐渐小臂抬不起来了,又扛了一会,肩膀又痛起来了。他体会特别深的是,他一开始对乡亲说感恩,都得不到什么回应,一度都不想再说了;但有一个老乡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爷爷,他突然觉得这些事情就像为他的爷爷在做,于是身体的疼痛和其他的不满一下子都消失了。
这三十位企业家结束一天的服务,在分享时刻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在感恩祝福会上,他们又很开心地领到了证严上人的福慧红包和其他结缘品,晚间九点时分,实业家们带着满盈的法喜,在浓浓夜色中踏上了回北京的路程。今天只是他们的一小步,他们许多人发愿还要继续投入,投入更长远的欢喜路。
相关专题: 台湾慈济视频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